好像買了房的人好像也找不到這種歸宿感,沒房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在北京 需要三代人 才能變成本地人,回二三線 來了就是**人,相當於一代就成本地人了。


哥們兒,落葉歸根這個詞兒聽說過嗎?


感覺自己是那中骨子裡帶風的人,漂泊著反而覺得心安,離家了反而覺得有了歸宿。


歸屬感嘛 還是要看心情 當然物質層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心情 反正...我沒有 我也不想有

如果我戶口在這,可能更會有歸屬感


全國好幾個都有房,沒有歸宿感,始終感覺在流浪,世界各地流浪。沒有那些莫名的優越感


有家的地方就有歸屬感,家不等於房子和戶口


能啊。。。因為喜歡文化氛圍就會。。。有歸屬感


越繁華越寂寞,越明亮越迷惘。


能,因為自己小時候爸媽做過北漂,自己也相當於半個留守兒童,所以每次去北京見爸媽就超級激動,這種感情形成了,導致現在雖然爸媽回家鄉發展了,我一去北京仍舊有一種親切,溫暖的歸屬感 ?


有些事情分你自己怎麼想怎麼去看。善惡不分,視為原則。一樣的道理,關鍵在於你個人的看法。加油加油加油


家在哪裡哪裡就有歸屬感。


掙錢多就會覺得找到了


感覺北京是一座沒有煙火氣的城市


沒找到

我在這個城市,看到的是滿眼的孤獨。因為北京,不是我的城市。我不過是北漂人潮中,一隻不起眼的跳蚤,算了,這是別人的城市


善於思考的 @喻三歲要成長了 線下問我這個問題。總結思路後把想法同步到這裡。

由於這個話題,對於一個能活著就很幸福的人來說,有些生僻了,因此選擇了匿名作答。

-----------------------------------------------------------------------------------------------

從一段親身經歷說起:

2012年我隻身來到深圳,一切從頭來,人脈、工作、團隊、住處;大概半年左右一切有序,有朋友、有團隊、有住處、有酒喝、有錢賺;但是依舊感覺不安定不踏實,而這種安定、踏實感,就應該是我對歸屬感的定義。

1、城市的調性與我的調性。深圳年輕的城市,創業氛圍很濃重,科技化節奏快,而我喜歡慢節奏,有沉澱,有點老舊感的城市。所以成長環境決定了我對一個城市是否會產生歸屬感。當然有個朋友和我說,當他在上海生活會覺得自己是個外地人,在深圳會有主人翁精神,我覺得這是一個城市的包容性,讓他受到了尊重和安全,這可能會對產生歸屬感有一定促進作用,但不起決定性因素。

2、自身缺乏安全感,我本來是一個自身安全感並不強,且好奇心不強,雖然適應能力還可以,但始終內心深處不願去嘗試新鮮事物。

3、據說北京男的都戀家,80後又是有點小慫的一類羣體,雖說男兒志在四方,但和父母生活在一個城市裡,一個寫在基因裏的熟悉的城市,會特別有踏實感。

歸屬感可能有人覺得財務自由、社會身份地位、屬於自己房子、一個穩定工作、團隊的認可是提升歸屬感的必備因素,但是拋開這些表面,直面內心,到底什麼纔是屬於自己的歸屬感呢?


其實一直覺得很有歸屬感,直到知道可能再也不能和某個人一起走下去了。

想過回大學的城市,回老家,或者隨便去一個城市吧。

呆在自己到不了的地方,才讓人瞬間失去了歸屬感。

可是還想分享一句朋友的話給你們,

「有房哪叫家啊,有家人才叫家」

多麼希望有這樣一個讓我有歸宿感的家人,至少前路別太迷茫,有路可進,也有路可退。


我為什麼會被問到這道題?我一個北京人在這兒都沒有歸屬感,去哪兒能有歸屬感……

歸屬感與「北京」無關,而是在於你身邊的人是否志趣相投,這座城市能不能滿足你的喜好和追求。或許你買不起北京的房,在出租屋中卻有能一起談心的小夥伴;或許你搖不上北京的車,每天拼車也能和大家開心的交流;或許你談不到北京(或者在北京有房)的對象,但TA願意和你一起奮鬥,一起去你們想去的地方……

但如果你在北京連穩定的收入來源都沒有,社保都沒人給上,那這座城市對你來說可能不夠友好,畢竟北京的人太多了,城市的福利不可能把每個人都照顧得面面俱到。

雖然我也沒錢買房(人總是要獨立去住的),我也搖不上號,但我喜歡的人熟悉的人親近的人都在這裡,對我來說沒有哪裡比這裡更好了。


不管在哪裡,都能找到歸宿感,需要看你自己


沒房子,倒有輛車,結婚之前沒歸屬感。我倒覺得房子沒啥關係,我哥們有房子一樣覺得北京這地方呆不住。結婚之後一出差就想回家,可能建立一個家庭是歸屬感的地標吧。相信你就是在南北極建立了家庭,一想到家裡老婆孩子在等著你喫飯,歸屬感自然就有了。


從物質的層面找到歸宿很難,人們對物質的追求永遠是無窮盡的,多讀書思考從精神的層面找到歸宿纔是正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