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發聲時音域就釋放了,不是拓展是釋放!

一般情況下

我們要麼氣息的保持支撐用的不好

氣息的調動不會用,一般都氣息不足或者漏氣

大多數人閉合有問題喉位不穩,聲帶過度收縮或者閉合差(這裡說的操作不好都會影響聲帶振動頻率和共鳴)

然後就是打開、共鳴認識不足做的不好

最後力道很多人不注意

很多時候我們也是在練習力道

力道用大了 身體緊張強制,肌肉僵硬

不夠就會鬆懈,整體發聲狀態松垮,聲音無力

以上這些協調做對了,那就會了正確練聲

正確發聲後立刻就會有音域的釋放


謝邀。

練聲通常不會循序漸進的突破,而是爆髮式突破,往往一個傳聲動作改變了,調就突破上去了,剩下就是把這個改變後的動作大量練習形成記憶,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

而持之以恆的音階訓練可以提高聲帶肌的耐力,也就是說你有音域提高的機會,但是得本身耐力跟上才能抓住這個機會。

所以我個人認為比較合理的方法就是持續鍛煉發聲相關肌肉,多做無聲練習改變發聲狀態。


從不用假聲,到開始使用假聲、尖叫(最低級的換聲),就直接提高8度左右。

但是最近幾年才開始考慮音區連接的問題。

這個過程大概花了2年半左右。

我練習量挺大的,每天哼唱的平均時間,粗略估計4、5個小時,當然因為沒人教全靠自己摸索,肯定進度比較差,而且是前期進度差,越到後面進度越快,最近在開始做增加真聲成分的練習了。

因為我是自上而下解決的換聲區問題,先唱好假聲,再帶著假聲往下拉,逐步解決連接問題,所以具體到多久提高一個度,就說不清楚了。

你可以參考一下。


這個東西說不準

你控制了那麼多變數,每天,正確,一個小時

但是還有一樣重要變數,

就是每個人的聲帶條件不一樣的

有的人比較容易,有的人比較難

所以聲樂永遠都不能和別人比,只能和自己比


這個不一定的,會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來定。想要音域得到擴展,必須每天做相應的擴展音域的訓練。我們以鋼琴跟唱爬樓梯為主讓學生訓練。當然老師這裡還有秘密訓練法,通常會另闢蹊徑的訓練,加深學生的印象。想獲得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可以私信老師進行試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