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不來齊白石先生的畫的人真的是不懂藝術嗎?


詩書畫印皆佳的中國畫大家。開創了中國大寫意花鳥畫的墨葉紅花的先河。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齣五歸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具有生活情趣,所作蝦蟲,天趣橫生。一句「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奠定了其繪畫理論高度,成為中國畫造型理論的核心。齊白石是繼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之後,在中國大寫意國畫開宗的大畫家。


工於藝,詩心虔誠;

精於技,爐火純青。


齊白石的畫如今是家喻戶曉了,是身份,財富的象徵,可在他未出名前是沒幾個人喜歡的,包括他崇拜的吳昌碩,吳昌碩說:近有人學我皮毛竟得大名。(滿滿的不屑)齊白石的畫如今是越賣越多,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假的吧,喜歡就看看,不喜歡就洗洗睡了,晚安。


在幾個博物館看過大量字畫,當然,不一定全是真品,齊白石先生的畫,是印象最深刻的,他的畫,透著一股生氣,生機勃勃的生,有病的人,治療中的人,看他的畫大有好處,他的畫,得了生的神韻,除他以外特別的,還有崑崙先生的字,一股豪氣怎麼也遮不住,抑鬱的人可以多臨摹崑崙先生的字,可以提振你的情緒,這一字一畫都是我的最愛


謝邀

我沒接觸過

不好評價


齊白石的畫是雅俗共賞的,所謂的俗是說他出身木匠接觸廣大勞動人民, 有豐富的民間生活經驗,繪畫題材大都是日常我們能看到的,例如各種蔬菜和昆蟲 , 甚至是老鼠。 所謂的雅是說 他後期經過努力,學習詩文,增加了自己豐富的文學素養,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文人, 同時,又努力學習書法,加強了自己的書法水平,這樣他的繪畫題材 雖然平凡通俗,卻能在平凡之中卻又透露出高雅的意境。同時,他的繪畫水平的技術又很高,繪畫裏不僅有不僅有工筆的技法,又有寫意的筆意,所以齊白石的繪畫要仔細的看和體會


齊白石的精品有意趣,耐看,配上他的字,印章,更有意思。是20世紀最後的大師。


白石老人在創作之前,往往會在畫稿上反覆推敲,直至每根線條,每處墨塊達到他滿意的程度,才正式作畫。每有得意作品,都將畫稿藏之備用。此圖以繁簡結合的方式處理,人物的臉、手用淡墨勾線後染以赭石色;籃菊的菊花瓣片及織籃的竹篦,俱出諸細筆勾成。衣袍重墨空勾,暗部以水墨淡染。手中竹杖施以濃墨,寥寥數筆,鏗鏘有力。人物臉、手之筆線清淡柔和,衣袍線條蒼勁渾厚。粗與細、濃與淡、實與虛、色與墨進行對比,突出各自特徵。老者之悠閑自適、豁然舒泰的心境、神態畢現於紙上,在對比中突出人物的立體感。構圖開張大氣,神態祥和生動,實為白石晚年大寫意人物數十年功力所至之佳品。

單以存世的作品來看,齊白石的人物畫並非是他整體創作中數量最多或是最具代表性的題材。然而,齊白石以人物為題材的作品卻包含了豐富的內在意義,並與其繪畫、生活歷程緊密連接。木匠出生的白石老人早年作為聞名鄉裏的畫師,就善畫肖像、人物,而且能畫得惟妙惟肖,著色鮮艷,全是民間寫真的傳統。來到北京進行「衰年變法」之後,他的人物畫便愈來愈追求「不似之似」的寫意風神了。如果說齊白石的花鳥作品是其藝術成就的典型代表的話,那麼,他的人物畫則可以說是其作品「民間味」意涵的具體呈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