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老美喫的飽飽的,一舉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

這次新冠很嚴重,世界損失慘重,老美至今都還在上升期,但老美實力雄厚,一次兩次的危機動不了老美的根基,等回過神來,老美需要補血,勢必折騰中國,說不定還的繼續折騰一堆國家。

可在眼前,印度隱約有太多祕密了,大瘟疫很可能讓印度發生巨變,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天,一個印度夠不夠老美喫飽?


寫一個相對無關的回答,希望被摺疊的慢一些。

「印度跌倒夠不夠美國喫?」 問這種問題,其實有一個潛意識,就是希望歐洲或者印度跌倒,再次緩和一下中美之間的衝突,讓我們苟的時間長一些,再長一些……

對不對呢?

是對的。現在我們缺的就是時間。

但老祖宗說得好:「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這和玩即時戰略遊戲一樣,光指望著對手之間互相攻擊,自己作壁上觀。當對方決出勝負的時候,勝出的那一家,將佔有地圖上幾乎所有的資源、戰略要地,而你,就再也打不過他了。

戰略時間當然很重要,但是,在苟住的同時,敢於聚集局部優勢,不斷取得局部勝利,才能真正積小勝為大勝。

我輩自強。


先看看蘇聯跌倒美國獲得什麼好處

一、東歐全面倒向美國

二、中東在沒有蘇聯掣肘,美國獨霸中東

三、全球包括中國,社會主義國家失去強力靠山或籌碼。

四、美資通過各種渠道控制了大量俄羅斯資產。

五、南美以及北美沒有了蘇聯摻合,美國繼續橫行南北美洲。

六、美元全面佔領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美債儲備在全球逐步代替美元儲備。

、之前東歐一直是蘇聯的自留地,蘇聯解體後,東歐所有國家快速主動或被動進入西方陣營,巴爾幹之虎南斯拉夫 被快速拆成七個國家,捷克斯洛伐克被拆成兩個國家,波蘭直接站在反俄羅斯第一陣營。

所有東歐國家都間接或主動被西方國家控制了,那麼印度有啥自留地?

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斯里蘭卡?

這些國家窮都都能看到美國的窮人,我想不到印度還有啥自留地能讓美國高興的啃一口。

、自從石油和美元捆在一起後,中東地區對於美國的重要性就放在國家首要位置。

但是蘇聯在的時候,大量中東國家在美蘇兩國之間遊走討要好處。薩達姆、穆巴拉克、卡扎菲這些中東政治家,因為蘇聯存在,所以幸福的活著。他們總是夢想中東統一,然後可以抗衡美國,而美國不能下狠手解決他們,克格勃情報機關在中東一直和CIA打成平手,這些政治強人給美國石油美元造成了巨大幹擾。

蘇聯解體後,美國逐個解決了這些中東強人,中東再也沒有合力的可能性,美國在中東就會繼續亂下去,再也不會有強人出現統一中東的情況。

那麼印度在中東有啥影響力,有中東的印度藥店?中東印度打工仔?中東石油對印度出口換成美國頁巖油?這些美國喫的時候是不是有點塞牙呢?

、蘇聯解體,中國失去利用蘇聯當談判籌碼的有利局面,獨自扛起美國滿滿的敵意。

越南失去最大靠山,開始倒向美國,背靠美國安慰自己,然後和中國對抗。

朝鮮直接斷奶,從東亞經濟奇蹟轉向東亞第一窮橫之國,靠印加鈔,販賣毒品來讓自己不會崩潰。

古巴,孤懸北美,比斷奶還慘,不遠處就是美國,一直苦苦支撐。

那麼印度呢?美國一直扶持印度對抗中國,印度跌倒,誰來負責對抗中國,印度是唯一在中國接壤國家裡,對中國敵滿滿的大國。

印度跌倒誰來扛起對抗中國的大棋?越南?緬甸?巴基斯坦?尼泊爾?蒙古?哈薩克?

、蘇聯解體後,美資通過扶持俄羅斯寡頭們,迅速控制了大量戰略性資源,石油礦產等,讓美資幸福喫到普京上臺。

印度這一塊還可以,國內大量私人企業,可是讓美資幸福的喫一陣。但是印度大部分企業都是私人企業,侵吞私人企業這個行為,美國人不知道臉皮能有多厚?不過確實值得一喫。

五、美國一直把南美洲和北美洲當做自己家後院,門羅主義的大本營。

蘇聯在的時候,經常策動中、南美洲國家對抗美國統治,讓美國經常被動不已,蘇聯解體後,中、南美洲因為沒有蘇聯支持,最後統統在美國魔掌下安靜被宰割。

那麼印度能在南美幹嘛?輸出安靜的印度教嗎?讓大家明白被美國壓迫是是神的旨意。這個天主教徒們估計會發瘋,這招可以一試,美國肯定很開心。

六、蘇聯解體後,美元成為全世界通行貨幣,整個東歐國家貨幣體系作廢,美元成為唯一儲備貨幣。然後美國不甘於此,竟然讓各國用美債替代美元當成貨幣儲備,也就是說美債具有貨幣屬性。

這一招就是因為沒有蘇聯影響,那麼印度盧比在哪些國家比較好用呢?都是美元流通區。

印度在美國版圖上就是一顆看起來聽話的棋子,看起來聽話的大棋子,印度國際地位在美國一念之間而已,這個骨子裡奴性而又狡詐的國家,美國早就研究的很透,所以美國喫飽了撐的差不多,去幹掉自己的棋子。


假如印度解體肯定夠美國飽餐一頓,但為了應對這次新冠疫情,美國先撒幣2萬億美元,搞經濟刺激計劃,其中3500億紓困小企業救助款20天花完後,昨天(4月22日)又追加了4840億美元救助款,與此同時特朗普「重啟美國」三步走計劃已經在逐步實施,因此被破產潮威脅的美國大概率是等不到印度解體這種黑天鵝事件變成現實化解危機了。

不過題主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的,事實上美國已經開始對印度下手,早在去年,美國就取消了印度最惠國待遇,今年2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更新了美國認定的發展中國家(地區)和最不發達國家(地區)的名單。其中,印度、韓國、巴西、南非、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等27個國家從發展中國家名單中除名。這也就意味著美國更容易對這些國家發起貿易審查,或者利用「長臂管轄」進行報復性處罰。特朗普和其爪牙白宮貿易和經濟顧問納瓦羅就曾多次指責印度的關稅太高,要求印度降低關稅。

至於割印度韭菜的方法麼,印度人口眾多,GDP增長相對迅速,美國可以在金融、保險、農產品、食品以及工業產品等領域對印傾銷,特別是中國對美加徵關稅的領域,印度都能作為冤大頭替補上去給美國補血,記得特朗普是怎麼逼印度取消藥品出口禁令的麼?那只是個開始。


不夠分,蘇聯GDP最高的時候達到美國一半以上,工業製造能力達到美國的70%,關鍵是蘇聯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尤其是在東歐也不比美國差多少。

以美國的胃口也不過是喫了10年左右就喫乾淨了,到了2000年,美國又餓了。要不是本拉登,估計早就抱著兔子頭啃了。

印度的GDP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多一些,最關鍵的是印度的工業產值在世界尺度上幾乎為0,人均GDP幾乎全部是依靠農業和賣資源以及人力資源也就是IT外包為主,而且印度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也僅限於幾個臨國,就算是送給美國,也沒啥油水。

所以印度倒掉,真心不夠大國喫的。頂多也就是能夠餵養一下英國和法國這種二流國家。


別鬧,政委同志也是這個意思:將來一段時間的美國,成也印度,敗也印度

怎麼說呢?先列舉幾個「成也印度」的例子:

1、美國的理工科人才需要印度人來補充。美國由於本土及白人學習理工科的人越來越少,需要外來人才作補充,一直以來主要是中國人、印度人。但是將來一段時間,美國對中國人的提防會進一步升級,那麼很多崗位只能找印度人。印度人將在不遠的將來會佔據更多美國科技部門的重要職位

2、印度是美國高科技產業的加成器。你比如像美版知乎Quora,美國本土人用的並不算太多,但是因為上億會英語的印度人在裡面異常活躍,Quora的國際化天然做得知乎要好。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油管、臉書、INS等網站。印度天然地成為了美國科技企業佔領全球市場的加成器

3、印度是美國輿論機器的放大器。比如近期疫情期間的輿論鬥爭,印度搞了一系列動作:扣我們的商船、宣揚美國的印太同盟、禁止向我們出口作為口罩原材料的棉花、印度律師團號稱要起訴我們要索賠、抹黑我們出口的核酸試劑盒質量,等等。印度人云亦云、與美國狼狽為奸,這些舉措都是在放大美國的話語權

另外,在美國的武器出口、美元霸權、聯合國事務等方面,印度也是美國的助力器。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將來壞了美國如意算盤的,必然也是印度人

1、美國自以為在高科技領域可以用印度人取代中國人,豈料印度人嘴上功夫遠勝實際本領;PPT水平遠勝代碼的水平。一些明顯的例子就是Windows, Chrome越來越不好用了,波音737max掉了,谷歌汽車離奇事故了,行業軟體升級後Bug越來越多了。當將來印度人佔據矽谷的技術位置超過一定門檻之時,就是美國科技產業走下坡路之際。而且由於印度教的作用,印度人喜歡在公司裏壯大自己的隊伍。將來龐太效應,美國科技企業將整個騰籠換鳥。

2、美國企業以為搶到了印度這個市場,就奪得了一塊肥肉。因此,總是斷不了要投入資源,經營和挖掘印度市場。但事實是,印度就是一個大坑,進多少,陷多少,有去無回。印度光能提供市場,不能提供收益

3、在配合美國戰略和話語方面,印度一是有自己的打算,明面上看著像是聯美製化,實際上也可能是聯華坑美。二是印度經常搞烏龍,把局面搞亂,幫美國的倒忙。嘿嘿嘿

總之,印度就是「懶羊羊」頭頂上的那坨東西,它很大,看著能助你,最終必坑你。

老美現在為了制約我們,到處拉隊伍,以至飢不擇食,以為拉上印度能壯大自己,殊不知:印雖三哥、亡美必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