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的材料補充是:閑下來指的是什麼,比如有沒有特定的時間段或者特定的場景。所回想的這一天的對話和做過的事情是否有指向性,比如說回想的對話是讓人開心的?還是發生衝突的?和誰的對話會回想的比較多。回想做過的事情也是一樣,是像放電影一樣從頭到尾都想一遍,還是會固定在某些具體的情節?這些是你在以後發生類似的情況的時候,可以去思考的。

在僅有的素材條件下,也有很多種不同的猜測和理解。

有可能是雖然身體空下來了,但是腦子一直處於持續的緊張狀態,所以它會不斷的運轉。就像我們電腦的處理器一樣,實時的去監測這一整天發生的事情。這有可能提示你的大腦需要休息。

也有可能剛好相反,雖然身體空下來了,但是由於某一種原因(以焦慮為例)。大腦持續工作的狀態讓自己保持忙碌的狀態,以此來抵消焦慮感。

也有可能通過這樣的回想來迴避閑時可以去做的事,比如面對和父母、和伴侶或者與孩子的關係。

假設如果回想的對話和事情都是愉快的,那麼也有可能只是為了去回味和重新經歷一遍這樣的快樂體驗。

如果回想的對話和事情都指向了矛盾和衝突,比如爭吵,而且吵輸了。那麼有可能回想的那一遍去試圖重新回到爭吵的場景,去改變那個互動(在腦中)。


我覺得這個習慣很好呀,能每天很冷靜的復盤就好像每天寫日記一樣。

想想是不是換種方式處理會更好,非常有利於自身成長呢


吾日三省吾身


《傳習錄》上有這樣一則故事,大意是有天弟子問王陽明:我每次說完一件事之後總是會後悔,覺得這樣或者那樣說更好,但是話已經說出去了,後悔也沒用了怎麼辦?王陽明告訴他:沒其他的捷徑可以走,過去的過去,唯有「在事上磨」,仔細琢磨自己說過的做過的事情那些不妥當,是否有更積極的溝通辦法,下一次儘可能地去避免不恰當的溝通方式。

我是搞管理的,溝通基本是核心,所以深信此道。我甚至會吧我覺得過激的話記下來,讓自己反思,寫下更好的溝通方法。

我想你做的也是這件事


如果說是思考與別人對話是否妥當,那應該是善良,不想讓自己的一言一行傷害到別人,這是一種病態的心理。


善於總結 善於自我審視,從而變得更優秀,這是一種想讓自己進步的心理?


是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