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吃飯也是一個故事,值得回味的不只是飯菜的味道

來描述一下我最喜歡的一道菜,拔絲奶豆腐。第一次吃是在同事家裡蹭到的,後來在餐廳吃過一次,現在這道菜在我所在城市的餐廳都點不到了,拔絲菜品中最好吃的一道。


謝邀。

果然吃貨問題會邀請吃貨呀

難以忘懷的實物 emmm 太多了

小的時候 最愛的是奶奶做的罐罐雞

把土雞拔毛洗凈切塊後塞入一個大肚子陶罐中 放入剛從屋後的花椒樹上摘下的還帶著花椒枝葉的花椒 老薑拍拍拍一塊往裡塞 辣椒幾個 放些許鹽 然後用裹著挂面外面的那層包裝紙把洞口封住 埋在煮過午餐的灶台里的草木灰裡頭 讓炭火的餘溫將雞肉煨熟

等到夕陽西下 遊了一天的鴨子都往家回的時候 把陶罐從灰燼里掏出來 揭開蓋子 那香味就放肆的瀰漫出來了 原本沒有放入一滴水的罐子里 此刻卻是滿滿的飄著油花的湯汁 雞肉是金黃的色澤 特別軟膩 雞骨頭都香到想全部吃到肚子里去 那雞湯 濃醇鮮香 喝一口 能上天

那個味道 隨著奶奶一起 被帶到了天堂

大學的時候 最愛的是 學校門口精武鴨脖家的燒雞

去學校吃的第一餐就是他了 以至於初來乍到的我 產生了對學校附近的海南食物還不錯的誤解

半隻燒雞 一根滷製烤腸 一份炒豆角 一份空心菜 配上他們家特製的辣油 再來一碗帶著冰渣的銀耳湯 我想海南的夏天 就是這樣熱辣與美好的吧

不蘸辣油的燒雞 每一塊金黃都帶著滷汁的香氣與傲慢

蘸上辣油的燒雞 那種直擊靈魂的香與辣 每一口都讓我欲罷不能

那才是我的大學食堂吧 感覺幾天不吃就心裡撓得慌 我帶著我的室友我的同學我的發小我的男朋友都一起去分享過我最愛的燒雞 它陪我走過了大學四年的熱辣時光

隨著畢業 燒雞的味道就像是被封印在了海南一樣 那種一想起就自動分泌口腔粘液的滋味 就再也沒吃到過了


姥爺是廚師,幹了一輩子退休了。小時候姥爺給我做過一次貓耳朵,就是用面切成小方塊,然後在案板上用大拇指一攆,做成一個小卷卷,然後煮熟了,撈出來加蔬菜丁肉丁炒一下,特別好吃,實在太好吃了小時候吃了一次直接發燒了…爸媽老拿這事兒嘲笑我…後來我長大了,暑假去姥爺家住,姥爺一天早晨起來,給我和表哥炒米飯,滿懷期待地等了半天。然後發現,姥爺做的炒米飯已經沒有我自己做的好吃了…油放太多了非常膩,鹽也有點少…米飯里還有一隻蒼蠅…突然發現姥爺老了…炒米飯雖然不好吃,我還說我把蒼蠅挑了出去,一大碗飯吃完了。表哥也是。

臘月二十七,是母親做豆腐的日子。天微微亮,母親挑著兩桶早已泡好的黃豆去磨坊,我只顧夢會周公。太陽出來時鮮嫩的豆子變成豆漿回來。倒入大鍋里煮。直到煮至漿面泛黃舀至缸中。加入滷水攪拌。不多時,一缸鮮嫩的豆腦即成。蒸汽繚繞繚繞中,人被濃郁的豆香包圍。我拿了碗,先干為敬。

母親總要再給我添一些的。直到吃撐後才心滿意足的把豆腦倒進墊著包袱的笸籮,用力擠壓,直至水分盡數擠出,豆腐腦抱成豆腐。潔白細膩的豆腐出自母親那雙黝黑的手。那雙手,總能帶給我故鄉的味道。

小時我是極討厭豆腐的,食之無味,棄之挨揍。直至後來他鄉漂泊多年,偶然想起,唯一挂念心尖的卻是豆腐。


好吃的食物我都難以忘記還有有感情的

姥姥做的手擀麵,腌的小鹹菜,燉小雞 ,疙瘩湯

爺爺做的牛肉丸子

爸爸燉的魚 蒸的螃蟹 媽媽做的溜肉段

還有家裡不富裕的時候一個月吃的一次的燒烤

其實難忘的食物背後都承載著很珍貴的回憶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