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慾強,直白地說就是父母希望任何事情孩子都按他們的意志行事。父母控制慾太強會讓孩子有強烈的攻擊衝動、失去自主、自我價值感。

在兒童期,孩子可能因弱小而壓抑攻擊衝動,青春期很可能變得相當叛逆和強烈攻擊他人[出現反社會的人格傾向]和自我攻擊[自傷和自殘]。

還有孩子可能適應性極差,好像完全沒有個人思維,更別說創造性,他們只知道按照父母的意志行事,如何事情都感到無能為力,不敢自我主張。如果按部就班地進入大學,就可能難以適應大學生活。給別人的印象是僵硬、呆板,不會處理人際關係,不會談戀愛,不知道興趣愛好,他會苦惱不堪而又茫然失措。他們內心非常空虛,他們不想按父母的意志辦事而又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志行事,他們害怕犯錯和深感無能,這總是令他感到不快,這就會容易造成抑鬱。

很多控制慾極強的父母會培養出「乖乖女」,她們楚楚可憐而又對社會嚴重理想化,可能會有自我譴責的行為模式,這便造成一旦進入不平等的親密關係很容易成為受害者,甚至成為PUA[情感操控]的受害者。

實際上,意識上故意控制孩子的父母是很少的,更多的父母根本就不知道他們的很多行為都是在控制孩子。根源是他們把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給孩子或者過度保護孩子,並都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例如,當孩子幼小的時候,不會使用筷子,便在旁邊地大喊大叫;比如,孩子系鞋帶動作慢了,就會連忙催促;比如,孩子做題目有點偷懶和懈怠,就上綱上線;比如,孩子想和同學聚會,父母擔心孩子安全,不根據具體情境而嚴格禁止;比如,孩子沒有學鋼琴的天賦,逼著孩子學鋼琴等等……


謝邀。雖然我父母沒有特彆強,但有控制慾。從小到大,只要我的意見和他們不合,就是我不聽話,這句話我聽的不要太多。現在他們又要控制我的婚事,我喜歡的人他們不同意,理由只有一個,嫌他們家遠(把他倆接到身邊又不願意),無關品行和家境,只想讓我永遠待在他們身邊,最好嫁到家門口。

我媽常說:「就是把你慣的,現在一點不聽話。」其實我心裡想的是:如果能重來一次,我絕對不會聽話。

聽話的孩子太累了,我現在感覺超級壓抑,壓力巨大。


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過度控制孩子,不僅會造成孩子抑鬱、焦慮、怯懦、做事拖延、迴避,甚至還會發展成為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嚴重時還會出現自殺行為。

一位英國的單親媽媽稱自己兒子週薪 30000 英鎊(人民幣約 26 萬元),而如今自己卻流落街頭,住在倉庫的大鐵箱,挨餓又受凍。是孩子不孝,還是另有原因?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蘭格(Langer)和羅丁(Rodin),在臨終關懷的養老院做了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他們在養老院拜訪了一些老人,並在拜訪結束時,給每位老人曾送了一盆植物。在實驗中,他們把老人隨機地分成兩組,即對照組和實驗組,並對對照組的老人們說:「這盆植物是送給你的禮物,但是你不用管它,護士會每天給它澆水的,你負責欣賞就可以了。」而給實驗組的老人們說:「這盆植物送給你的禮物,你需要照顧這盆植物,定期澆水施肥,否則這盆植物會死掉的。」也就是說,對於對照組老人,這盆植物的生或者死由護士決定。而對於實驗組的老人,這盆植物的生或者死由老人們決定。一年之後,心理學家回到這家養老院進行回訪,他們驚奇地發現,上次拜訪的對照組的老人,死亡率為 30%,而實驗組的老人,死亡率則為 15%,降低了整整一半。



當研究論文發表之後,大家紛紛表示質疑,但後來,這個實驗在不同國家、不同社會、不同種族和跨文化背景下被反覆驗證,還是這個結果,充分說明「控制感」與健康的關係。我們的人生本就是一個從追求控制、獲得控制、到最後再失去控制的過程。「控制感」是人類的基本心理需要之一,並貫穿於我們人生全過程。事實上,每個人的一生都在追求「控制感」,因為控制意味著確定和安全感。

為人父母也需要「控制感」

當我們走進婚姻並開始為人父母之後,我們會發現,孩子的出生正在不斷挑戰著我們的「控制感」,特別是剛剛為人父母,孩子的到來會給全家帶來「失控」的體驗。首先是新媽媽們為了養育嬰兒,不得不打破自己原有的生活規律,騰出幾乎全部的時間和精力照顧嬰兒,基本上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緊接著是新爸爸們,所有的工作節奏全部被打亂,他們不僅要幫助照顧孩子,還有照顧妻子,尤其是晚上根本無法保證的睡眠和與日俱長的家庭開支,使許多新爸爸們接近抓狂。好不容易熬到孩子斷奶、獨立行走並開始說話,父母們突然發現,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了,他們似乎並不喜歡聽從父母的安排,開始喜歡把東西往地上扔,感覺自己能夠控制這個世界了,有些孩子甚至會用激烈的哭鬧、破壞性行為來向父母抗議。而隨著孩子年齡不斷增大,特別是到了「青春期」時,父母要往東走,孩子偏要往西走,這並不是西邊的東西是孩子想要的,而只是要逆反,因為在孩子的潛意識中,就是想宣稱:父母不要再控制我的行為,控制我的思想。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雜誌查看完整 19 篇內容

雜誌

世界博覽 2018年16期

報道世界重大事件,展示世界各國人文地理新版圖、新景觀

¥8.00 會員免費


謝邀。

新加坡大學的六位學者花了總共五年的時間研究追蹤了約300位小孩與他們的家長。這個研究顯示,當家長對孩子的控制與幹預越高時,小孩越容易出現過度自我批判(Self-critical)、焦慮癥狀、以及憂鬱傾向。

這份研究在2010年到2014年間追蹤了300位孩子以及孩子的其中一位家長(研究人員選擇較參與孩子生活的家長),這些小孩來自新加坡10所學校,年齡約七歲。研究的第一階段,研究人員請這些孩子在限定時間內解拼圖,而也參與研究的家長則被告知「你可以自由幫助孩子。」在拼拼圖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則是觀察家長如何「協助」孩子──有高度「控制」(controlling)以及「介入」(intrusive)行為的家長則是在過程中不斷幹預孩子拼拼圖,像是下指令告訴孩子該怎麼做、直接插手糾正孩子弄錯的地方,或是甚至直接幫孩子完成拼圖。然後,接下來的幾年,研究人員從家長、孩子、以及學校老師等各種報告和觀察中,來檢視孩子的自我批判程度。

家長控制慾高,造成孩子過度自我批判

這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探討導致孩子發展出「不良型完美主義」(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的原因。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分成兩型:良好型完美主義(Good perfectionism)以及不良型完美主義(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良好型完美主義的人能夠投入心力去嘗試,但不良型完美主義的人則是過度沉浸於自我批判,以及擔憂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而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發展出不良型的完美主義?是家庭的社經地位?孩子的性格或氣質?還是家長的教養方式?這份研究的主要研究員、新加玻大學的教授Ryan Hong教授說:「我們發現,家長的介入(parental intrusiveness)是一個預測孩子自我批判程度的主要因素。」

Hong教授解釋,當家長高度控制與介入小孩的生活時,傳遞給孩子的訊息就是「不管你怎麼做,你永遠都不夠好。」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可能會害怕任何犯錯(就算只是非常微小的錯誤),也容易常常責備自己為什麼會犯錯、怪自己不夠完美。這些孩子容易過度自我批判,而自我批判的程度則是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更加劇。除此之外,這些孩子也顯示較高的焦慮以及憂鬱癥狀。

家長請適當放手,讓孩子有犯錯和失敗的機會

「家長應該要給予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學習,學習的過程中包括犯錯以及從錯誤中學習。」Hong教授表示。而當家長過度控制以及介入時,孩子就錯失了這樣的學習機會。譬如,當孩子間發生爭執時,家長直接跳出來幫孩子解決衝突、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直接插手幫孩子解決困難、或是家長常常指示孩子該怎麼做、或是給孩子過高的標準與期待、在孩子犯錯時激烈指責小孩…等等。在這樣家長高度控制的環境底下,孩子就失去了嘗試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而如果沒有這些機會讓孩子建立自信與能力,孩子就會變得不敢嘗試、不敢犯錯、並且常常指責自己。於是,他們更容易焦慮、需要倚賴大人替他解決事情、更憂鬱,以及在一些極端情況下還可能導致自殺傾向。

這個研究並不是什麼新發現。澳洲雪梨大學的教授Mark Dadd表示,在澳洲所做的一些研究也有類似的結果。Dadd教授強調,這些研究結果應該要廣泛的傳遞給家長們知道,讓家長有正確的教養觀念──往後退一步,讓孩子有機會自己嘗試與解決問題。

想要培養出一個獨立的孩子,就要給孩子機會嘗試自己解決問題、給孩子機會犯錯以及鼓勵孩子從錯誤中學習。這表示孩子可能會失敗、可能會搞得一蹋糊塗、可能會感到挫折、可能需要嘗試好幾次、可能需要面對失敗所帶來的後果──或許在家長眼中不希望看到孩子受挫折或是傷心難過,但這些都是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必經過程。當然,有些時候孩子的確需要家長的介入幫忙,但大部分情況下家長可以做的是陪伴與支持孩子,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任何事情都要插手、介入、或是幫孩子完成。

看見孩子的成就,不要只責備犯錯

「我們的研究指出,像是在新加坡這種高度強調學術成績表現的社會中,很多家長會給孩子不實際的高標準。結果讓孩子害怕犯錯、過度沉浸於「要完美」的想法中,而衍生之後很多情緒健康問題。」Hong教授說。

臺灣也是一個高度重視孩子成績的地方,許多家長因為孩子的成績「不夠理想」而責備孩子、甚至因為考試成績造成親子之間關係惡劣。Hong教授建議,家長可以從問孩子的問句開始改變,譬如當家長問孩子「考試有考滿分嗎?」時,這傳遞給孩子的訊息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就是你要考滿分,不能出錯。」Hong教授更是呼籲,家長不要責備批評孩子考試考得不好或是沒達到標準,而是要看見孩子已經達成的成就,並且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就反應激烈,這隻會讓孩子更害怕犯錯。

當個支持孩子的家長,不要當控制型家長

身為中學老師的作家Jessica Lahey在她的新書《The Gift of Failure》中也呼籲家長適當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她在書中提到了一個類似的研究──研究員觀察了孩子在玩時,在身旁媽媽的幹預程度──有一類型的媽媽屬於「控制型」(controlling),常常干涉糾正孩子;另一型的媽媽屬於「支持自主型」(Autonomy-supportive),願意讓孩子自己嘗試自己想辦法。觀察媽媽與孩子的相處後,研究員讓孩子獨自一個人解決任務,結果發現,有控制型媽媽的小孩一碰到困難時就放棄,相反的,有支持型媽媽的小孩則是會在困難與挫折中繼續嘗試。


懦弱 敏感 不敢嘗試和陌生環境的主動交流 焦慮 習慣性代入失敗和責任感 無法接受低於預期 總之 這是一種很失敗的教育方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