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在用一柄胴張小判,但小判的劍柄屬實難頂,又握不緊,又滑,還磨手。於是我看上了一把古刀型。雖然我自己沒感覺出胴張有什麼大用,但還是經常聽說胴張部分實際上可以起到不錯的防禦效果。而我看上的古刀型是基本上沒有胴張的,就想請問大家胴張的實際效果明顯嗎?大家又是如何運用的呢?


謝邀。

先說結論作用大。

從小判開始說吧,小判對於新人的一個極大幫助在於可以令人快速的掌握正確握刀姿勢和使用刀刃正確打擊,減少竹刀在掌內旋轉的可能。在手感上更貼近於真刀,而且小判竹刀相對而言劍柄部分較細也對小手選手比較友善,以我自己的體驗來說,也是轉用小判竹劍後對手之內有了些許體會。

再說胴張,從設計上來說,胴張的這個位置是用來擦開,格開對手刀劍。用刀刃進行格擋會損壞刀刃。胴張比一般竹刀會粗一點,那麼在使用技巧的時候動作可以更小,速度更快,容錯率更高。另外胴張可以把竹刀重心向手部調整,這樣的結果就是可以減少慣性,連技更容易控制。

綜上稽古,比賽中,從竹劍角度講,小判胴張更佔起手。然而人儒劍儒,用什麼都是儒娃。


竹劍的胴張,柄太什麼的,並不是為了某個地方膨脹一些防禦效果好,而是為了調整劍的重心。

小判有利於掌握刀刃方向,但剛開始老繭還沒有的時候,更加磨手。


您需要胴張柄太


我基本上只有用過最普通的竹劍,在大學社團時期也用過學長留下的小判。但胴張型我還真沒有遇到過,當然你會發現韓國選手普遍愛用胴張型竹刀。反正聽幾個用過胴張型的劍友說,中心靠後,手感更輕便,還有抽胴聲音響(他沒有解釋原因)。但影響也就是一點,主要還看個人技術水平。


作用不大,找一個實戰型比賽時順手的就好,那些古流的什麼的其實日本人都不太懂,慢慢到高段以後會體會得到,竹劍其實就是消耗品,也不需要用太貴的


首先希望題主要理解不同的劍柄形制和劍身形制對操作感覺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我想主要從劍身來說吧。

古刀也好,胴張也罷,更多的是通過重心的細微調整,實現不同的手感。以尋常人的體驗為例,古刀形制更易於找到劍道練習當中「藉助劍自身的重量素振或擊打」的訣竅,但在比賽當中,由於其重心靠前的特性,難以流暢地施展大量的連續技等等……當然這都不考慮真正對任何器具得心應手的大前輩。

回到胴張來說,我猜測題主可能是看到了某些劍道具店家對竹刀的描述(笑),說胴張宛如一個盾牌云云。其實沒有這麼複雜,胴張的功能類似於劍鎬。這個概念在楊敢峰老師的二更視頻里有所提及,而我是外行人,就借用一下這個說法。鎬是實施各種應對技(擦擊,返等等)的關鍵位置,更大的胴張意味著施展這些技能的容錯率更高(其實是一種器械作弊23333你可以想像一下帶巨大劍鎬的武器跟細長的武器對決的場面)。

總結兩點就是:1. 什麼古刀也好胴張也好,對重心的影響才是最關鍵的,而不是竹刀肚子有多大。 2. 胴張的大小和功能,主要體現在一些waza的施展上,但是影響有限。實際上熟練者用古刀型竹刀依然可以靈活地施展。

所以我想,題主更需要的可能只不過是一把普通圓柄的竹刀,而不是感覺微妙見仁見智的小判(我就非常不喜歡)。至於胴張的大小,我概述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建議題主慢慢感悟。


胴張的意思是中後部粗大。

竹刀的竹子是一體加工的。型制基本是幾個固定的種類。

胴越張,先元半徑比小,重心靠近鍔,揮起來比較輕盈。反之半徑比趨向於1,則貼近古刀形,重心靠前,感覺沉甸甸的。

至於靠近竹節的較粗的位置有什麼用。

當然有的講法是說這裡可以幫助你更方便地使用一些技法。

但從自己的經驗和視頻來看大多數waza用不到這個部位。就算用的到,古刀形和胴張型的此部位的差距也沒有大到影響實力的程度。

這點差距就這麼敏感,你是個數控機床啊?


用小判磨手是自己手指內不夠,手掌和劍柄的配合不夠,所以才會磨手。

胴張的防禦優勢更是無稽之談,對手seme的時候劍尖壓迫就是通過胴張到刀鐔,胴張大反而容易被壓迫丟失中段,所以比賽型竹劍都不粗。


買幾把實戰型燒一下錢

你就知道什麼叫做牙籤


不懂。。。拿著基本劍練唄。別燒這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