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質上或者說具象,標誌性建築的意義更多體現在由大尺度引起的空間變化以及強烈個性的建築形式營造的空間氛圍,這種變化和氛圍在城市設計角度上會影響城市Block的佈局、道路的設置等等進而影響城市肌理。

而個人認為之所以成為標誌性建築是因為其在人們心中留有的印象以及承載的抽象事物有關,反之可作為限定標誌性建築的條件。

這種深入人心的印象與感受往往會使你主觀上形成記憶中心,打個比方,很多路癡分不清楚方向,但是朋友聚會集合定位往往都會以某一建築作為參照(雕塑等構築物實際上也是建築)。再比方,你可能會記得你當時在聖家族教堂下和誰一同仰頭觀賞。很多人會通過標誌性建築來記憶一些事情,而整個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則承載著這個城市集羣的集體記憶。

阿爾多·羅西在《城市建築》中所提到的「城市是集體記憶的場所」放在這個問題依然是適用的。

也就是說除了開始提到的物理性質上的意義,標誌性建築更多的是作為抽象層面的意義的載體,可能是場地文脈的開端,又或者順應了場地文脈;可能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又或者符合了城市形象等等

一個好的城市地標可以準確地反映出一個城市,成為這個城市的符號,例如:提到鳥巢,大家就會想到北京;提到東京塔,大家就會想到東京;提到埃菲爾鐵塔,就會想到巴黎。地標建築不是近代纔有的事物,早在古代,人們建造宏偉的宮殿、神廟、紀念碑等建築作為地標建築。那時候的建築大都是以宏偉、繁複、龐大等以顯示權力的特徵,可以說古代的地標建築具有單一的「政治性」功能。

自工業革命後,水晶宮、埃菲爾鐵塔等吸納了工業革命成果的建築誕生之後,地標建築不再只是傳統的宮殿、教堂、廟宇等單一政治功能,地標建築功能的多樣性逐漸豐富,例如社會性、經濟性、藝術性等等,更是一個城市文化的體現。現代的城市地標,是一個城市經濟、政治、文化的總和,能夠充分地反映一個城市的外在印象,同時地標建築不僅僅是以上要素的作用,它甚至還能反作用與一個城市,一個好的地標建築能夠改變城市的「命運」,例如: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地標建築不僅僅是作為代言人,而是與城市存在相互的關係。一個城市既可以影響地標建築的誕生,而地標建築也可以反過來影響城市的內在。

回到中國北京來,答主所述的建築都是零八年前的建築,這就可以聯繫到千禧年後,中國申奧成功,這就給中國向世界打開了一個展示自我的窗口,向西方國家展示中國的面貌,也正是這一段時間,鳥巢、水立方、央視大樓、國家大劇院、北京T3航站樓等一系列的「新建築」在首都建了起來,這些建築首要功能是政治性的,向世界展示一個全新的中國,而不僅僅是皇宮園林這些老舊的,不合時代的建築。其次,這些建築都有一個特點,都是擁有極高的科技水平建造起來的,中國政府採用「高技派」建築,同時也是為了展示中國的經濟水平科技水平,為了與傳統文化印象的中國「分道揚鑣」建立新的中國文化印象,以上地標建築可以說是沒有任何中國文化符號的影子。這些地標建築,都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建築,就如東方明珠於上海,帝國大廈於紐約,埃菲爾鐵塔於巴黎一樣。我們不能僅僅只認為地標建築只是供人遊覽的場所,當代的建築被賦予了更多符號印象,是建築當中具有複雜關係的綜合體。

當我們談到一個城市的地標建築時,我們應該要認識到地標建築是一個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的集中表現,當我們要了解一個地標建築時應該要結合以上背景來進行綜合理解,才能更好地瞭解地標建築於城市中的意義。


個人覺得,還有一種意義就是這個城市的經濟實力。
在城市規劃學生必讀的凱文林奇的著作城市印象裡面,把城市劃分為五個元素:道路road、邊界edge、區域district、節點node、標誌物landmark。 這其中的Landmark就是指 標誌性建築 ,這五個元素是針對人們對城市的印象來說的,也就是說, 這五個元素能在人們對城市的認識當中提供最直觀的形象。由此可見 ,地標性建築 和道路街區, 交叉口, 甚至河流一起組成了城市的輪廓和脈絡, 使得人們對城市的認識更為清晰明瞭。 舉一個更實際的例子 你和你的朋友 約好要在一個地方碰面 你覺得你是講 我們在時代廣場前面的交叉路口碰面 是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 。這是很現實的例子。 當人們對城市的理解更加清晰之後,整個城市的運行和流動也會更加通暢。 手機打字就寫到這裡吧。


城市空間構成。標誌性建築這個標誌必然說明它對於城市具有與普通建築更大的影響力,會對周圍的環境周圍建築空間的規劃產生一定的影響,當然影響大小是不同的,比如巴黎的蒙帕納斯大廈就讓巴黎的城市規劃者頭痛。

歷史的意義啊,作品參考的意義啊,應該還是有一些的吧。
如教會之於教堂,封建之於神壇社廟,地標之於d領導下的中國,精神象徵或者一種政治或者羣眾的終極野心吧。
代表了一種土鱉的思想,選擇性失明,鶴立雞羣那是鶴站錯地了,雞羣依然是雞羣。
有錢就可以任性的年代,你覺得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