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感覺物理量乘物理量有點怪怪的,在數學裡找不到實際意義,一個量乘另一個量,是這個量如此如此多個和,一個量乘另一個物理量,是這個物理量如此如此多的和,那一個物理量乘另一個物理量呢?找不出意義來啊,就算實驗測出它是正比關係,但是數值大小相乘用物理量代替真的好嗎(你不能說一等於一克吧)現在感覺物理學都崩潰了

本來沒那麼多瞎jb的鑽牛角尖的想法的,現在好像就像完型崩潰,你問自己為什麼會說話一樣,求大神解惑!


這當然是有著物理意義的。

在同一類量裏,如選出某一特定的量作為一個稱之為單位的參考量,則這一類量中的任意其他量,都可用這個單位與一個數的乘積表示,而這個數稱為該量的數值。

單位,或者說量綱,是物理量的一個基本屬性。物理量之間常常有著具有確定的函數關係。為了準確地描述這些關係,物理量可分為基本量和導出量。基本量是具有獨立量綱的物理量,導出量是指其量綱可以表示為基本量量綱組合的物理量;一切導出量均可從基本量中導出,由此建立了整個物理量之間函數關係。

對於物理量的乘(除)運算而言,積(商)的數值就等於乘數(被除數與除數)的數值的積(商),但物理量區別於數學量的一點在於:物理量往往是有單位的,這意味這單位也要進行運算。所以我們從來都沒有用數值大小相乘代替物理量相乘。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公式]

其中

[公式]

[公式]

其量綱式為

[公式]

對於量綱不同(單位不同)的量是不能進行加減運算的。

進行函數運算(ln、sin、cosh等)的量通常為無量綱量。

檢驗公式是否列錯是量綱的基本應用之一。


首先,把數乘理解為多少個東西相加……這理解略有點原始哈_(√ ζ ε:)_個人覺得數乘就是代表一種比例……

其次,我覺得你問的更多地是量綱理論中數和量的問題_(√ ζ ε:)_ 當我們寫出一個帶有物理量的等式時候,我們寫了什麼?我個人是這樣理解的:首先我們從實驗中測出來的無疑是一些數值,(這種測量本質是比較,比較就有比較的標準;我們採取不同的標準,就有不同的單位,不同的單位下會有不同的數值)現在要把實驗中測出來的數值歸納成公式,這公式應是這些數值的關係。舉個特別特別粗糙的例子,強度為3(相對某個標準)的電場中放一個量為4(同上)的電荷,電荷受一個力,我們發現這個力是量為1的電荷在強度1的電場中的受力的12倍,12=3*4_(√ ζ ε:)_但是,像上面說的,不同的單位下我們測得的是不同的數值。但是我們相信物理學的客觀規律不應該隨我們選取的標準而變化,就是說,當我們寫公式的時候應該把選取的標準(單位)考慮進去。其次,上面「3*4」裏的3和4明顯有不同的地位;你不能說它等於「6*2」(雖然數值相等),因為那表示強度為6的電場中放了量為2的電荷時,電荷的受力。為了區分這一點,我們也需要把單位帶進物理量的公式裏。但是,本質上量綱還是人為規定出來的,物理量的公式表達的還是數值關係——它不是絕對的。事實上,不同的單位制下,同一個規律有不同的公式(差別可能還不小),同一個量也有不同的量綱。國際單位制和高斯制就是如此。

(關於數和量以及公式的含義……大約是有點爭議的,以下是梁燦彬《電磁學》關於單位制的附錄裏片段,他就提到物理量乘法的含義的問題。可惜梁燦彬計劃中的第二冊書一直沒有出版,我也不知他是怎麼理解的……不過題主可以看下下面這段,也許有幫助)

(以及,深究的話科學哲學是個大坑……)


希望沒有解錯問題。物理量乘物理量,產生一個新的物理量,目的就是為了方便描述和計算。如質量m單位kg,乘速度v單位m/s,產生一個新量叫動量mv單位kg.m/s。用動量描述移動物體簡單得多,碰撞計算容易。如果質量乘速度平方的一半會是動能,單位焦耳,那更加有用,可以和其他能量,如勢能,熱能互換,多好。原因就是方便。

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這是多麼重要的一句話。當作用力大於摩擦力時開始運動。而作用力在作用者身上,摩擦力在被作用者身上。作用力又與作用者自身的質量,速度,加速度有關,被作用者的摩擦力同。速度不僅僅是個作為單位時間內距離而用以與時間相乘的計算概念。有人說古希臘時沒有速度,力的概念,但是亞裏士多德的確用速度破解過芝諾悖論。這也許是速度產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在很久之後才發現,在被乘數與乘數這兩個數中,他們是兩個量!因為受到別人的影響,認為分母代表的是實體,分子代表的是偶性。好白癡啊我。題主一語中的。很多公式都有兩個要素,一個是時間,這是非常重要的量,另一個是量,這個量可以是空間,可以是數量。還有第三個量,即他們的商,一個不依附於任何實體的量,有些是速度,有些是別的。勾股定理太違背因果關係了...太多公式藉助這個定理有了開方...

就這樣好了。文科生答題,以前也提問過類似問題不過沒人答,看了很多書。


也可以按照數學的方式來理解。比如衝量是什麼,就是那麼多時間的力的累積嘛。於是就是力乘以時間了。功率是什麼,就是那麼多個電壓的電流的累積嘛,這個你可能說不好理解,你可以這麼理解,就是1個單位電壓下10個電流改變世界的能力是這麼大的功率,如果我在3個單位電壓下,還是10個電流,改變世界的能力呢,是10個電流加三次之後的能力。。。。當然了,有點硬。不過最初是可以這麼理解,然後比較嚴謹的描述語言就是量綱分析嘛。


強答一波,還望大佬斧正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 我的初中物理老師在給我們介紹這門課程的時候有這麼一句:「上帝創造這門學科是為了讓人類用嚴謹的語言描述奇妙的物理現象」我們不妨這樣理解:「一些特定物理量的運算所組合出的物理量對描述特定的物理現象特別趁手(好用)」於是前輩們把這些總結成經驗,再通過實驗整理出公式,於是我們有了物理學。
樓主:以前都是看做代數乘法來的,突然把物理概念代進去理解不了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