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

不是學生。現在最有時間看書的,就是學生。雖然課業負擔也很重,但比起社會人來說,是輕的。最有時間也最有理由看書的,就是學生。其次就是混得不錯的人。當然也有個別農民工。

二線城市讀書的,以學生為主。當我去某省圖書館裡時,看到的是全是校花(#^.^#)。一個個都在那裡看書,然後作筆記。然後就是老大爺——因為這個年齡段也是看書的好時段,沒有社會上的打擾了

能讓很多人看書,也能證明這個國家的人民是幸福的。但很少做到,因為大家都得賺錢,忙活一天,看看短視頻,看看網文,看看跑男,釋放壓力。所以我們某些人要客觀看待這一切。而不是站在高處想,讀傳統文學是多麼高雅,多麼具有「靈魂」的事情


高三算學生麼?

高中兩年看了將近1500萬字文學作品,還不包括各種雜誌:《人民文學》《收穫》《南方人物週刊》《環球人物》《第一財經週刊》《中國國家地理》《博物》等等

現在準高三看得少些了

很喜歡餘華,他的長篇基本都看完了。

《白鹿原》也看完了,

賈平凹短篇看了蠻多,

莫言的長篇也看了四五本,

現在的人都覺得高中生不看書嗎?

其實隨著互聯網發展,更多學生走了接觸文學的機會的,而不是像大多數人看到的那樣玩遊戲等等,雖然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哈。

但是確實很多高中生喜愛文學的,雖然學業很重!

到大學一定多看書!!!

………………………………前提是考得到大學哈

附上其他幾個我的有關回答

如何評價餘華的小說??

www.zhihu.com圖標客觀地說,莫言、餘華、賈平凹等當代作家是否已經超越了魯迅、老舍、沈從文??

www.zhihu.com圖標

大學在讀,文科專業。

陳忠實看過《白鹿原》,那種震撼至今難以忘記,隨後又看了他的中短篇小說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藍袍先生》了,其它的中短篇小說都再也沒有給過我那種戰慄的感覺。

賈平凹的中短篇小說看的不多,《天狗》是其中最喜歡的一篇。最喜歡的是他的長篇小說,《浮躁》、《高老莊》、《帶燈》、《高興》一口氣讀了下來,個人觀感來說,《浮躁》的可讀性更強。

莫言的中短篇小說大都有涉獵都,閱讀體驗極佳,但趣味性最強的,還是《學習蒲松齡》。長篇小說,《蛙》和《酒國》是唯一讀過的兩本,其中《酒國》的震撼性無與倫比。

餘華當然是以短篇小說登陸文壇的,但真正使他聲名大噪的,卻是他的長篇小說《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第七天》(僅羅列我所看過的,且以上排名有先後)。最近開始閱讀餘華的短篇小說,但說實話,閱讀體驗並不是那麼讓人愉快,甚至對於我來說,其中的一些作品會引起生理與心理的雙重不適。

蘇童的作品完全沒有涉獵,所以就不談了。

以上。


當然啦!

00後,看過餘華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打算讀《兄弟》(用手機,零散時間讀)

這個寒假,買了賈平凹的三部曲(不知道能不能讀完呢 )目前讀完一本,《秦腔》在讀。

蘇童的沒看過

學生時代是最好的時光,多讀些書,以後啊,就沒這心境啦


本人00後女高考生,初二看了一眼莫言的書就無法自拔了,感覺走進新世界。莫言餘華賈平凹陳忠實這幾個作家的出名作品自然不用說,肯定都翻閱好幾遍了,而且我只看紙質書,買不到的就去淘舊書,貼一波最近新買的書,看圖自然就懂了。

順嘴說一句,最近覺得王小波也很好,之前他被炒的很熱,有點抵觸,現在平靜一點了,跟風的人少了我就想接觸了哈哈哈。

莫言的《檀香刑》真的給我很大震撼,嚴歌苓筆下的王葡萄,我愛死了這樣的女人,餘華河邊的錯誤看了很多遍每一遍都有新的體會,王小波的言論總是讓我進行頭腦風暴。

更新一下哈~

這兩天趁著放假(其實是偷懶)看完了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跟張煒的《刺蝟歌》

前一部真的是揭露性的好作品,真的應該讀一讀。後一部比較偏向於魔幻色彩的小說,愛恨情仇中有各種各樣的奇幻妖怪森林故事,就是有點雜亂,需要仔細看梳理頭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