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我知道你要說的是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對的,我和其它答主看法並不一樣。那是大爭之世,學術進入高度繁榮期的最大的原因,就是理論指導實踐,各國急需富國強兵。各家學術粉墨登場不說,很多都能指點江山,居朝堂之上,制定國策的。這裡的亂,反而對文化有促進作用。

但是後世在經歷過秦、漢兩個大一統王朝以後的亂,那是真亂,兩次沒有在大一統一朝佔主導地位或是重要地位的學派,很多就此消亡、低沉了。亂世人命如草,神佛道興盛起來,儘管也是一種文化,一種文明,但是比之百家爭鳴,那是差的不可道里計的。搞到唐朝接盤這麼能幹,恢復個人口都足足恢復到了玄宗時期。

五代十國一大票的胡人和蠻子參與其中,講什麼文化,有啊,有大量草原文化,你就當民族文化融合吧。

很多人不認可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文化不繁榮,是拿出很多作品,這個怎麼說呢,這些玩意對我們現代有教育和傳承作用,對當時的國家和人民遠遠沒有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的作用。當然一些繼承性的學科和理論發展那個另說,中間隔了這麼些年,拿後人水平吊打前人這不科學。

另春秋戰國時間線拉的長,各諸侯國走的步的也相對較穩,都是從諸侯-諸侯王-稱霸-征天下。沒有大家想的那麼亂,沒有像玩貪吃蛇那麼快。不像後面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帝國崩了,那種天下大亂。

非文科生,就先這麼瞎七八說吧,只是一種感覺,沒時間查資料,放假呢。


天下大亂,不得治法,才會引發空前的思潮,衍生大量的治世思想誕生,但為什麼只有春秋戰國產生了諸子百家?其實分析春秋戰國的階段,就大概可知。

周滅商,一統天下,天下皆奉行禮制,一直都安定有序,自然沒什麼人想這制度有什麼問題,因為大家都挺好。歷經200多年,進入東周(春秋),天子衰微,而各諸侯國也獨立了數代,早就與周王室漸行漸遠,且天子衰微,各諸侯覺得該自己出來秀了,於是禮樂制度開始崩壞。

剛開始,個別有違禮制的行為,大家覺得是個例,不太當回事。隨著這種惡劣行為越來越多,天下開始出現亂相,才有人開始思考這天下到底怎麼了,於是出現了一些思想家,他們思考的是如何重新使天下大治,於是各種治世學說生出萌芽。隨著禮樂舊制越來越崩壞,天下越來越無序,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思潮之中,於是生出諸子百家。這些思想從萌生到進一步思考,再到成熟為一派學說,需要充足的時間。春秋大概持續300年左右的時間,剛好給了這些思想成長的時間。

從春秋到戰國,各大強國始終都比較穩定,幾乎都經歷了數百年,數十代人,可以說諸侯國內的社會還是比較穩定的,就算朝堂掌權之人有所更替,也無大礙。這也使得學說在列國中傳播和紮根提供了一個穩定平台。


再來看題主提及的幾個歷史時段:

三國紛亂,僅幾十年時間,連萌芽還都沒生出來,就統一了。兩晉面對的是外族入侵,更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恢復疆土,單看西晉的51年國祚,這時間也不允許什麼。南北朝更不用說,兩邊的政權更替跟流水一樣……時間都很短,穩定性更不用說,新思想?不存在的。五代十國……也沒什麼好說的……

總的來說,一派思想的誕生從萌生到發展成熟,需要足夠的時間,也需要較為穩定的環境。


用歷史課本的話講:因為春秋戰國是奴隸制到封建製成型的年代。

社會制度的變革和動蕩,必定導致思想變革。


①誰說魏晉南北朝文化不繁榮?

《樂府詩集》裡面不少南北朝民歌。著名的有南朝的《西洲曲》,以及北朝有眾所周知的《木蘭詩》。

佛教異常盛行!南方修寺,杜牧有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江南春》。北朝河西走廊上儒學與佛法並駕齊驅,龍崗石窟開鑿……

書法有王羲之《蘭亭序》,田園詩有陶淵明。你說文化不繁榮?

②五代十國時間太短(不到七十年),果實大都讓宋朝給吃了。

比如,亡國之音三重奏……

吳越獻國的《陌上花三首》

後蜀亡國的《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國詩》

南唐懷念故國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我的困惑恰恰相反,魏晉南北朝時期那麼混亂,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偉大的藝術。


這一時期佛教東傳,道教興盛,儒家衰退,沒有統一的主流思想,佛學、玄學、儒家並起,印度佛教在這一時期本土化,通過翻譯大量佛經,完成積累,為禪宗的誕生打下基礎,慧能神秀將佛教本土化,去除繁文縟節,普及佛教。道教在這一時期吸收道家思想及神仙家方術、陰陽家思想,建立自己的體系,追求長生不老,這一時期以煉金丹服用求長生,出了葛洪、抱朴子等一大批道教大拿。儒家這一時期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到宋代,完成蛻變。


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是文化繁榮思想發展的時代,玄學和佛學並盛


魏晉南北朝在文化上成就很大啊


南北朝還沒讀,五代了解一點。

五代十國是體制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的改變,其中文化的改變早已融入骨血。

問題一

唐朝還是分餐制,宋時怎麼就已經淪為合餐制了?

問題二

隋唐時期,士這個階層還存在,宋時怎麼就沒有了?

問題三

隋唐以前,女人做官的例子很多,宋明時幾乎查不到?

問題四

隋唐以前,儒家並非君主唯一的治世理論,而宋明時怎麼就成了主流?

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表了。

原因大多都在五代十國,只不過大家對這段歷史不是很看重而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