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證面積135平實際使用面積107平已經算是很高的了,得房率接近80%了,一般有這麼高的得房率都是洋房,所以樓主沒必須要糾結了。

目前的現狀就是買房就要分攤公共區域,雖一直有說要取消公攤,但個人覺得就算以後公攤取消了依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讓開發商為你們去買單感覺不太現實。

以上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本人專註上海周邊一手新房,有需要可以關注私聊小編哦,小編會給您提供最好的優質樓盤讓您選擇,給您最提供全面的分析。全程免費服務,看房專車接送。


合理。而且,個人認為,公攤算小的了。

房屋共有建築面積分攤係數等於需要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之和除以參加分攤的各單元建築面積之和。係數的大小主要由房屋的體量、空間布局、使用功能等決定。

根據實際商品房案例統計分析,一般情況下,小高層住宅共有面積分攤係數為0.11-0.13,高層住宅共有面積分攤係數為0.21-0.25,超高層住宅的共有面積分攤係數為0.28-0.32,大型商業綜合體(含本棟地下為本棟服務設備用房)的住宅共有面積分攤係數為0.36左右。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的供地形勢緊張,高容積率項目大量湧現,超高層和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佔住宅類型項目的比例越來越多,導致住宅共有面積分攤係數平均值呈上升趨勢。

更多疑問,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不動產測繪知識。


我覺得不合理,我覺得公攤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不過大環境如此,普通人也沒辦法,只能被動接受。

你這套房子算下來20%的公攤,只能說在一般的範圍內,不上不下。


在買房子的時候,有產證面積,有實際使用面積。實際使用面積總是比產證面積小很多的。這就是所謂的得房率是多少。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有公攤面積,出售單價都是總價除以產證面積得出來的,但實際上你所居住使用的面積並沒有那麼大。

一般的六層多層住宅,得房率大概在85-90%;十幾層的小高層得房率大概80-85%,二十多以上的高層住宅過分一點的得房率甚至在70-80%。

被扣掉的面積都是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包括但不限於: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門衛室等等。

這就導致了我們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實際居住面積能有個80多平米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近年來呼籲取消公攤面積的呼聲此起彼伏,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假如取消了公攤面積,極有可能單價會升高。

你這個公攤不算是很多了。


房子135,實測107,將近20的公攤還算合理的,關鍵是107的實測裡面你有沒有包括贈送面積,沒有包括的話很賺啊,要是包括的話你就公攤很大了,不太值得

一般來說,一個商品房飄窗是全贈送,雙陽台有一個全贈送,一個半贈送,這樣加起來的面積也不小喔

所以你的看有沒有加贈送

南寧房地產諮詢,可以找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我們國家商品房銷售,是採用房屋建築面積計價的。在開發商銷售前,都有個向建設主管部門備案的過程。備案包括了建築面積、套內面積和公攤面積,還有就是備案價。

所以,購房者去買房時,都可以清清楚楚知道多少建築面積多少公攤面積,而且在合同中有約定,超過或者小於5%的面積要怎麼補償。這就要求開發商盡量做到面積準確。

你可以看下備案面積,是不是和合同一致。如果一致,那就沒有什麼可以說的。因為公攤面積每套房子都不一樣。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說茶聊地產找東哥!

歡迎關注評論。也可以看我公眾號~東哥聊地產。謝謝!


不要想合不合理,多想想值不值得


額,107平是購房合同里寫的套內面積嗎?還是自己測量的面積?

按照套內面積來算,公攤是在20.7%,這個比例還是很低的了。現在的房子基本上公攤是在24-28%之間。

但現在來說,很多項目的房子開發商都是大玩贈送面積,公攤大沒關係,我贈送面積多啊,入戶贈送、陽台贈送、飄窗贈送、露台贈送、閣樓贈送等等等,這些都是當面市場白熱化互相競爭衍生的。

所以,我個人覺得,你的關注點應該在房子結構戶型和真是套內面積上,把實際的贈送面積算進來看看實際套內面積有多少,畢竟這個套內面積是你自己能夠使用享受到的面積,這才是實在的。

不過,也要提高警覺,不能完全聽售樓員的說辭,有些地方的贈送面積是在打擦邊球的或者就是違規的,那些就得小心了,不然得要栽跟頭哦。


122平 實際85 上哪說理去


你這個不算大了,我的公攤25% ,比你還坑。


房子135平除去公攤套內107平,公攤的比列就是20.7%,還算是比較合理的,正常的公攤範圍就是18%-20%,如果公攤打到25%,就是比較大的了,所以你們房子的公攤算是正常的


國內的公攤面積真的挺坑的。。。

像在國外,例如日本,就沒有公攤,所以十幾平二十幾平的房子看起來有國內三四十平房子的大小,另外還會贈送陽台,所以想要在日本做投資還是可以考慮的。


20%公攤已經很低了

一般都是25~30好吧

沒有公攤的是別墅


20%公攤是正常的

至於公攤這個東西本身正常與否沒什麼討論的必要

算公攤賣你2萬,算套內賣你2萬5

花這心思盤算不如滴滴再多跑一單


都這鳥樣,除了買別墅外,都有公攤


看看評論里那麼多理性的人,我們就該明白了,存在就是合理,如果都像我們一樣,所有人都覺得不合理,就不會如此。公攤不合理戶型不合理採光不合理車位也不合理,房價更不合理,但是又怎樣,能怎樣。你只能認為這是合理的,你才會開心一點。如果你一定堅持這種無法改變的不合理是不合理的,那麼這輩子太難了。

開心點。


是否合理只取決於付款之前與賣家談的條件和交房時候的實際情況有沒有不同。如果買房時候就說了135是建築面積,那即使得房只有70也是合理的;如果買房時候說的是135的使用面積,那叫大膽起訴要求賠償。


小高層和高層正常,洋房、多層偏低。默默吐槽一句現在公攤實在太多了,85%得房率都算高的………


79.25%的佔比,公攤接近21%,實話說,電梯房裡面到這個層次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見過最大的是85%,電梯房因為有電梯、步梯、消防等等的公攤使用,肯定會有一定的公攤支出。步梯房基本在9成左右,電梯房基本在8成左右都是合理範圍。如果電梯在7成5以下,除非是超高層或者綜合體,不然基本可以說是不太合理的。


合不合理都是開發商和MF說了算,一把辛酸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