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論這兩項,應了付出和收穫成正比這句話。但是好多時候付出不一定有收穫,所以要從自身找原因。一定是沒認識到什麼才會產生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

事出總有因,有些以我們的能力能改變,有些不能。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是可以改變自己,自己變成什麼樣都可以。但是不要忘了初衷和本真。誰都是在為人民服務,為什麼差別那麼大呢?這就是人道和天道的區別。天道是損有餘奉不足,人道是損不足奉有餘。所以別讓自己成為不足,努力吧,同志!!


因為你有能力,所以你可以做到的事就越多,而你用你的能力去做那些你能做到的事時,你就會付出或失去別的東西,例如金錢、愛情、事業、時間、健康等等


因為你啥都會,所以你啥都得做,人家只要說一句,我不會就可以不做,但是你不行


我一步一步解釋 00

首先你能力大 是哪方面 先不說哪方面 如果你確實各方面都可以 我覺得在你能力大的前提下 你事情做的很不錯 你事情做的很好 我覺得你為人處世 或者你謙卑 低調 虛心學習 這都是你的基礎 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機會 和風險

我先說悲觀的說法

第一你能力強敵人就越多 這個時候你的保住自己的地盤 你的付出比別人跟多的努力 因為隨時敵人會把你消滅掉

第二你能力越強 你的格局就越大 這個時候你別說付出了 你做任何事情都是你能駕馭的 所以你又比別人付出百倍

第三 你能力越強 你的眼光就比別人看的長遠 這個時候你會付出很多東西 因為你看的懂 有些人看不懂 他傻乎乎的過一輩子 這不怪他 但是你不一樣你看的懂 逼著你改變付出

希望能幫助你


感謝邀請。

對於我來說,凡是說這句話的,其中一方必然就在逃避些什麼。

能力越大,付出越多,這是必然的嗎?並不,有的人沒有能力,但也傾其所有,有的人渾身都是技術,但毫無貢獻。

對於我來說,如果我去說這句話,我一定是在逃避責任——因為每一個強者的今天必定是由無數個弱者的昨天所堆疊而成,而當我用這句話去勸解其他人理所當然地付出的時候,我就一定是在避免問題,那我再也不會有機會提高自己的能力了。


某個個體的能力越強,在可供選擇有處理某些事情時,越會被賦予較多的任務,不經意間,造成了能力越強,付出越多(前提是分配給你的事情是別人無法完成的,而不是別人不願做的)


瀉藥!

主管和客觀上兩種


應該是付出越多能力越大

工作中,生活中肯定多的是那些一句「我不會」就把事情推給別人的人。那這些人就讓他一直不會好了,反而是那些默默學習和付出的人,經過沉澱,自己的能力也會隨之增長,價值也有所提升。

所以多學多做多付出,對我們來說都不是壞事,也許當下沒有和別人拉開差距,但時間久了你會發現自己已經甩開別人幾百條街啦!


首先,能力越大這句話本身限定了你一定是處在一羣人當中,在這羣人中,能力是分等級的,其中能力最大的人往往會在這羣人中發揮重要作用,在隨機發布的任務中,他的在任務的完成中貢獻可能會相對較大,那麼他的付出也會相對較多。

另外,從結果論的角度看,人們往往會認為能力最大的人一定發揮了主導作用,他的付出一定會比較多,所以也可能導致這樣的定論。(但事實肯可能並非如此)


應該是付出越多,壓力越大。不付出的人沒壓力。壓力說的是有責任心的情況下,如果沒有上進心,和責任心,哪來的壓力?

例如一個家庭或一個公司,壓力從哪裡來?你見過公司偷奸耍滑的人嗎?他自己偷懶不幹活,也不讓別人幹活。然後有活了就拜託這個,拜託那個。你說這樣的人壓力在哪?在家裡,如果男人沒有壓力,女人累死,女人沒有壓力,男人累死。

壓力來自責任心,有擔當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就沒有什麼壓力。


寫一個我的事吧。

小學三年級,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洗碗池中有一個碗。

頓時覺得有世界向我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我可以理直氣壯的玩水了。

學著大人的模樣,準備了圍裙,手套(因為有點大,所以最後放棄了)洗碗精。

洗碗是假,玩水纔是真。但看到油膩膩的碗變得潔凈如新,我由衷的感覺神清氣爽。

這個時候,滿臉含笑的母親走了進來,慈祥的模樣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後來想想,那完全就是一副陰謀得逞的笑容!)

母親說:「好玩嗎?」

我小心翼翼的解釋說:「我…我…我在刷碗!」

以為又是一次訓斥的我,小心臟嘭嘭直跳。

但…世界果然對我是公平的!(起碼在當時那個時候我是這種感覺!)

母親柔聲細語的摸著我的頭,說:「孩子!你長大了!」

我驕傲極了!一臉無知又無畏的說:「媽媽!您辛苦了!」

從此開始,我承擔起了晚飯後的刷碗任務。

只是漸漸,我品味到了陰謀的味道。

因為他們兩個窩在沙發裏的姿勢好像葛優躺!

因為後來我問了下,別人家的孩子刷碗都有零花錢拿!

有一次我摔壞了幾個碗,以為母親會心疼。結果她說:「沒關係,這碗都挺便宜,我把貴的碗都收起來了!」

我稚嫩的肩膀承擔了這個年級不該承受的重擔。我也第一次體會到,有的時候,能力大小,與開發者有莫大的關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