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翻點歷史:

1984年,天津選派了一批年輕人來到現在的泰達開始創業,沒給多少錢,稅收自用,叫不予不取。

1994年,開發區(泰達)發展不錯,天津市人大提出「濱海新區」概念。

2005年,濱海新區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戴市長定位國際港口城市、生態城市。

2010年,塘漢大三區合併,成立濱海新區第一屆政府。

創業艱辛,濱海2千平方公里一錢不值的鹽鹼地,發展到現在GDP佔天津一半多,人口從2000年的105萬到現在300萬,從全國看成績相當不錯。

環渤海中心城市,全國唯一五大國家戰略疊加區,發展空間相當廣闊。

濱海的地理位置是先天基礎,港口、工業之類的硬體設施是基本面,政策是決定性因素。其他潛在的優勢還有2個:一是土地資源豐富,不佔耕地有足夠發展空間;二是移民城市,包容性比較強。

可以看出,一個地區能夠脫穎而出的條件濱海已全部具備,只需要理順管理體制、踏實穩健發展,很快將迎來真正騰飛的時刻。

以目前的建設規模看,十年內核心區基本飽和,勢必向漢沽和大港兩翼擴展。想要飛,沒有翅膀怎麼行?

不用擔心於家堡眼下的問題,發展是硬道理,人口增長上來都能夠解決;今年五大功能區改制,力度很大,後續效果值得期待。

順便澄清一下,812以後好多人覺得濱海不行了,其實個人感受恰恰相反:爆炸以前是GDP增長快,但民生改善不大,錢都用在大項目上了;反而是大爆炸之後當地開始改善交通、教育、醫療等等,一堆堆的硬體設施已陸續投入使用,最近幾年會逐漸補課。


沒有木譚高瞎幾代尤其是目害話持續二十多年的產業東移,差不多集中整個天津市資源建設塘沽開發區,也就沒有現在的濱海三區,成立濱海新區之後天津又是整體舉債進行建設。可以說是天津把所有心血都放在濱海三區上面了,當親兒子養活。沒有這持續的投入,現在塘沽也就是跟黃驊一個水平,反而漢沽和大港要比現在發展要好。再看看其他的區,發展比較好的武清和西青,一個武清因為曾經順天府的又是精神北平人,跟北平有千絲萬縷聯繫,跟著北平混飯。而西青是真的要什麼沒有什麼,區位沒有,政策沒有,市裡直接投資更沒有,整就一臭種菜的地方。就靠大膽務實實幹敢幹闖出一條路,可以說是天津最有創新和務實精神的地方了。


溫家寶在位的時候對天津真的是不錯,又投錢又投項目,濱海新區就是一個例子。可看看濱海新區的現狀,爛尾樓,就算蓋起來的寫字樓有多少入住率,就像鬼城一般,還有隻修了一半的跨河大橋已經在那裡放了很多年了,真是丟人丟到外婆家了!希望中國在去房地產去產能道路的盡頭,濱海新區的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能夠早點也消亡掉!


濱海新區,由原來的塘沽區 漢沽區 大港區合併成濱海新區。總體來說還算說的過去,經濟啊,基礎設施什麼的,而且還在發展中。但是個人覺得有點發展不均衡,核心區在塘沽,還有幾大塊,生態城,高新區等。發展都不錯。但是其他地方就不是很樂觀了,大港我不是很清楚。漢沽欸(咱是土生土長的漢沽人),自從合併成新區以後,大部分行政機關都合併到了塘沽。一提到濱海新區,最先說到的就是塘沽,泰達,高新區,沒幾個人會想到漢沽什麼的。前一陣子,生態城新建成了友好圖書館,再加上在塘沽的濱海新區圖書館,漢沽還是那個破圖書館 說歸說,不來你這發展也是有原因的吧,貌似這也沒啥好發展的,就那麼點地方…寨上大橋下面那棟爛尾樓在那站了幾年了吧…其實這些年也發展了不少,但比起核心區還是差點的。不管咋說,希望越來越好吧。


來天津時間尚短,做的評價可能很不到位,個人感覺:國企、政府部門為主,私企缺乏活力,缺乏那種拼搏向上的氛圍。高考教育是資源,其他的缺乏亮點。


現在落戶好像還有補貼,社會一直在發展嘛,就算是各別區不太好但是距離北京也近,市中心也可以隨時去。

就是不知道以後上學會不會有影響


謝邀,我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泰達」)工作了快一年半。

房價這兩個月陰跌,工作機會還不少。消費水平的話,開發區三大街以北以南兩公里處比較高,塘沽親民,大港,漢沽不貴。

聽塘沽一個土著大爺說,北塘派出所附近(馨宇家園小區附近)有家海鮮館挺好喫的,千萬不要去北塘海鮮一條街

學渣一個,文筆不好,望各位看官見諒

利益相關:去年五月份根據政策,戶口從三線城市簽到濱海新區。


如果那個叫做BEIJING的城市不是首都或者在400km開外,那麼

有濱海新區的天津 = 中國前三的城市(高於廣州,有可能低於深圳)

沒有新區的天津 = 經濟體量不大的普通北方城市

不在天津的濱海新區 = 產業和經濟規模比目前更大,財政更充裕,民生條件更好

但是那個叫做BEIJING的城市就在那,不近不遠,2小時車程半小時高鐵,然後

有濱海新區的天津 = 就是你現在看到的天津

沒有新區的天津 = 廊坊+海河+五大道

不在天津的濱海新區 = 產業和經濟規模和目前的新區差不多,但財政更充裕,民生條件更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