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天道是什麼,而是你能看到的所有所契合的運轉規律是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有生必有死,這就是天道。

一個人,從高100米的樓上跳下來,其必定會死,絕對不會因為這個人是一個好人,跳樓就不會死了,這就是天道。

一個民族極度貧弱,就絕對會被侵略,甚至走向亡國滅種的地步,絕對不會因為這個民族的人民都喫齋唸佛,都是善良的好人,就不會被踐踏被滅亡了,這就是天道。

一個物種,適應不了這個世界的變化,就必然會被淘汰,天道絕對不會在乎這個物種究竟是軟萌可愛的大熊貓,還是臭不要臉,喜歡追著小朋友亂咬的侏羅紀霸王龍。

勾三股四則弦必定為五,這就是天道。

天道就是這個客觀世界運行的法則,是這個世界冷冰冰的規律,天道不在乎任何東西的主觀感受和看法。

天道這麼兇狠無情,那麼,我們能對抗天道嗎?答案是「能」,天道是可以對抗的,天道可順之,亦能逆之,前提是你要能琢磨明白天道,要能弄清楚天道,才能駕馭天道。

所以我們纔有了降落傘,哪怕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從一萬米的高空跳下,也不一定會死。所以,我們纔能夠利用各種技術手段保護大熊貓不會滅絕。

古代的練氣士琢磨並修鍊各種仙術,追求成仙,現代的科學家研究基因技術,試圖實現永生,其實也就是在琢磨天道,並試圖駕馭天道。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上天不分親疏,經常眷顧善於順應天道的人。

可以看下道經,裡面的內容絕大部分圍繞天地人來闡述。


原文語氣不恰當,這裡向作者道歉。我再稍微補充一點自己的思考

我當年開始學道,也問過這個問題,到最後發現這個問沒有辦法回答。因為大道並不是一個可以寫出來就能明白的哲學式道理,而是一種自然真實,只有靠自己體驗才能略窺一二。

古來典籍寫道的不少,但一一看去都是在描述道的特點,文中多用比喻並結合人事。其間某些事例的聯繫在後人看來簡直風馬牛不相及,但卻又都是道的體現,很懵圈

後來我才明白,想要真的體會道的存在只有身體力行纔有可能,否則只是將對道的理解停留在自然規律或者處世哲學這個層面,就太可惜了。

古時演化出的修行教法,就是叫人去修、去行而不只是思考,當然這裡面也必須要有自己的體悟和思考,再加上身體力行才能逐漸接近這個道。

總結來說,可以先看一些道家典籍,比如先秦的《道德經》、《通玄真經》,唐代《玄綱論》等等以此做一些基本瞭解,再有深入的想法那個時候可能就有自己的方向了

———————————分割線————————————

以下為原文: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太上都難以言明,何況普羅大眾

世間的諸多疑問很多都是無法回答的,但並非代表這些疑問沒有答案;

世間諸多的回答很多也是難以看懂的,但並非代表這些回答沒有作用;

你提的這個問題,無數人窮盡一生在追尋,他們就算回答了你能看明白嗎?看明白就等於懂了嗎?懂了就等於能做到了嗎? 每一個問題之間都有著巨大的鴻溝。

所以聖人言,行而知之。

與其問天道為何,不如問想要體悟天道應該如何下手去做。


才疏學淺,說說本人的淺顯心得。

我覺得天道就是宇宙之道,超越任何宗教,宗教的修鍊法門和經典書籍也是為了教導眾生學習明白天道的規律,也是讓我們為我們符合天道規則的一路門徑。

就像我們祖先傳下來的易經,語言言簡意賅,確處處蘊含無極大道。

從易經分出來的,道家,儒家皆是貼合易經延伸出來的,而自東漢初期,佛教傳入我國,其經意也是符合易經的道理,所以才能與儒和道並存而三足鼎立。

他們的教理和修行方法也皆是相通的,只是表法不同,雖然也有差異存在,這也是為有教無類存在的必然。

比如南懷瑾南師著作的大學,談到大學之道,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也貼合佛菩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境界。

但最終我總結一個詞,就是正能量,保持正能量就是天道,把自己的磁場和宇宙的磁場調到一個頻率,那福氣自到,禍也會避開或減弱。


看看人間法律就知道了不要求多好,只要你別碰那條線就行了。 猜的。


物與非物的存在就是天道


天界分為欲界天、色界天和無色界天.修十善往生欲界天,修定力往生色界天和無色界天。但天道仍在六道之內,未出輪迴。


天道好輪迴~

我不知道有沒有天道,但我記的有個小說以前看的叫崑崙還是啥來的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

我覺得很有道理。也許這就是天道吧。


怎麼沒有天道呢?飛機天天在天上飛!沒有天道!不就撞毀了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