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策略:多生孩子靠數量取勝,後代存活率通常較低

K策略:少生孩子認真撫養靠質量取勝,後代存活率較高


人類這個體型的生物採用R策略的範例是各種大型魚類,幾十萬幾百萬的卵撒出去不管。

人類是哺乳動物,你要用R策略,大抵是先大量產出卵或早期胚胎,讓這些玩意互相殺,剩下的當做孩子餵奶長大。社會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改變。這相當於將精子間的合作·競爭推到受精之後進行,在人類生理上主要是女性的身體構造與卵巢功能、受精卵與早期胚胎的身體能力要大幅改動。


那賓館牀單得用防水的


精子形成合子之前,競爭就是R策略的


人類目前的死亡率太低了,如果採用r策略,馬上就會人口大爆發,然後飯不夠喫資源不夠用,怎麼辦呢可能只能打仗?瑞克和莫迪有一集,有一個星球上規定每年有一天晚上可以任意殺人,以此維持世界和平,可能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總之就是很可怕的社會


就算是最保守的R策略,也不可能有長期的親代撫育,文明也無從談起;如果是激進的R策略,差不多和一種高等兩棲動物一樣,女性蹲在水裡排卵,一次幾百個,男性往卵上手沖,一次幾億個,然後女性一個月可以排一次卵,男性五分鐘到兩小時排一次精


活的十分卑微朝不保夕的生物才會採用R策略,只有大量低消耗的生育才能確保不滅絕。

在生存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的生物無法採用R策略,物種內的競爭纔是主要矛盾,優勢物種都是出於同類相殺的環境,這樣的情況下,不有限保證質量,生再多也是被幹掉的命。


策略不是人類選擇的,

所有物種都幾乎會嘗試所有策略,不合適的就被淘汰了。

你可以認為採用其他策略的人類祖先已經滅絕了


其實現在的生物學界已經不太用R和K策略來分了,因為有很多生物是這套理論解釋不了的,因此他們研究了更準確的分法。另外,你的提問是不成立的。華 萊 士說過,如果一隻鳥長得像鴨子,叫聲像鴨子,走路像鴨子,那它就是鴨子。


印度


奶頭不夠用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