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都不是有和無的問題,而是度的問題


把傷口蓋起來,你就不疼了嗎?


社會的批判,是對廣義的反社會思想和行為(包括對廣義的反社會趨勢的思想和行為)的公眾批判,是個人意志通過社會平臺的集體的正義表達,集中體現了公眾對社會文明、進步的集體需求,是對社會文明、進步的公眾促進。

社會的批判,有利於社會文明在公眾監督、公眾輿論、公眾要求下不斷進步和發展。當然,前提是:社會批判本身是正義的、是符合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需求的!


恰好相反,晚清就是在狂妄自大,歌功頌德中滅亡的


恰恰相反


沒有批評的世界會很脆弱,缺乏持續的適應力。


不可能,人性有善有惡,沒有批判你連問題都發現不了還怎麼去解決問題。


沒有批判社會就是被和諧,就像朝鮮一樣,不敢出聲,他們要敢批判金家王朝,我估計要不了一天就會被處決,友好的有見解的社會批判其實也是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惡意的胡編亂造的批判是對社會價值觀的扭曲。


對社會的批判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應該是有深度的批判,以及是有建設性的批判。


提前聲明,本文無歧視殘疾人士的意思,所指為隱喻。

失明者不用看著污穢的河川,失聰者不用聽見沙啞的鴉鳴,失聲者不用談及血色的刀刃,失覺者不用體會身上的鞭子。

但他們不僅體會不到這些,還看不到壯麗的日初,聽不見清脆的鳥鳴,談不了漫天的星辰,覺不著柔嫩的草地。如果你不願接受那陰冷的影子,那如何保證照在你身上是溫暖的陽光?


不會,除非這是個擁有絕對獨裁力量的專制社會,且統治者是個不僅無所不知而且極其樂於將自己的一生致力於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世界要想變得更好,就得解決現存的不足和問題。

問題和不足儘管是客觀存在的,但通常來說也需要有人發現才能被人知道。

批判就是對錯誤的否定,可以暴露問題,讓更多的人發現問題的存在,使問題更有可能得到解決。

如果一個有多人進行決策的社會沒有任何批判的聲音,最高決策者們將無法就問題進行討論和處理。問題得不到解決世界就不會變得更好。

如果一個獨裁社會(擁有絕對的獨裁權力)沒有任何批判的聲音,獨裁者也無法得知問題的存在並解決問題,除非他就是發現問題的人。因此在這個社會當中的問題只有當被獨裁者發現並且獨裁者想要解決它時才能得到解決。由於社會中總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的世界只有當獨裁者幾乎無所不知且願意將自己的一生致力於創造更好的世界時才會變得更好。


把籃子遮上花布,看起來都挺好的樣子,就能阻止菜葉子腐爛發臭嗎?批判只是把遮羞布掀起來,改革才能把爛菜葉扔出去。


前提是批判的質量,很顯然多數人不具備批判的能力,只是單純的吐槽和抱怨。甚至是通過道聽途說引起的內心抱怨。這樣的行為如果非要理解為批判,那是認知上的缺陷!批判首先要建立在自身必須具備辯證唯物主義價值觀,並且明確自己的立場情況下,才能做出相對客觀的批判行為。

例如:狼喫羊,到底誰對誰錯?對與錯會因為所站角度和立場的不同產生完全不同的結論!所以,重點的關鍵在於立場。是狼就站在狼的角度考慮,是羊就站在羊的立場考慮。

實例:共享單車從多數人看來是利民的,但在三線四線城市的計程車行業看,就是讓他們利益受損的事。那到底誰對誰又錯了呢?

平衡利益纔是問題的重點。


很難更好,真正促進進步的是問題,只有批判的眼光,發現問題,才能更好的改造問題。


始終記得男神那句

「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不過批評與批判又不同。批判必須有,否則世界都不存在了。


不要問這種一元化的問題,沒有任何意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