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After Rain 邀:

因為天文學發現。

太陽是宇宙中心的日心說

日心說

日心說,也稱為地動說,是關於天體運動的和地心說相對立的學說,它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 中文名
  • 日心說
  • 外文名
  • Heliocentrism
  • 別稱
  • 地動說
  • 提出者
  • 尼古拉.哥白尼
  • 應用學科
  • 天文物理

概述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有力地打破了長期以來居於宗教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

但天文學理解到太陽不是宇宙中心時,就基本確定只是普通的一顆恆星,而不會自我中心的瞭解在宇宙的位置。


謝邀。在天文望遠鏡中,可以看到有許多旋渦狀的外星系,它們是扁平狀的,象個圓盤,而且,有若干個旋臂。離地球最近的旋渦河外星系是仙女座星雲,肉眼直接可以看到。銀河系也可以認定是扁平狀的,因為,用肉眼就可以直接看到天空上的銀河,這實際上是從側面看扁平狀物體所必然具有的幾何形狀;再加上,旋臂結構也可以用射電望遠鏡看到,因此,最終可以認定銀河星系就是一個旋渦星系。

旋渦星系的特點是軸對稱結構,如果地球所在的太陽系是在銀河系的中心,那麼,在軸對稱結構的中心,應該看到的是在天空上環繞一週的銀河,但是,實際看到的並不是這樣,而是偏向一邊的銀河,這隻能理解為地球並不在銀河系的中心,而且,離中心還比較遠。


因為現在就我們觀測到的所有證據來看,我們真的不在銀河中心。


?太陽系本來就不在銀河系中心啊,它處在銀河系的一條旋臂上,銀河系中心是超大質量黑洞。


在哥白尼的日心說體系中,太陽是全宇宙的中心,其他的天體都圍繞著太陽轉動。實際上,即使在銀河系中,太陽也不是位於中心位置。科學家們觀測的結果是:太陽和太陽系在距離銀河中心24000至26000光年的距離上繞著銀河的中心公轉,從銀河的「北極」向「下」觀看,太陽沿著順時針的軌道運行,大約2.25億至2.5億年繞行銀河中心一週(一個銀河年)。

對於天文學家來說,太陽是唯一能夠觀測到表面細節的恆星。通過對太陽的研究,人類可以推斷宇宙中其他恆星的特性,人類對恆星的瞭解大部分都來自於太陽。

關於太陽的身高體重,科學家們也進行了觀測。太陽的直徑大約是1392000公里,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質量大約是2×10的30次方千克(2的後面跟了30個0),是地球的333000倍;太陽的質量約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太陽和地球、月球不同,並不是一個固體的「球」。太陽和銀河系中其他大多數的恆星類似,組成太陽的化學元素主要是氫和氦,以質量計算,它們在太陽中分別佔74.9%和23.8%。太陽中所有的重元素(氫和氦以外的元素)只佔不到總質量的2%,含量最豐富的是氧(大約佔太陽質量的1%)、碳(0.3%)、氖(0.2%)、和鐵(0.2%)。

依據科學家的推斷,太陽是在大約45.7億年前在一個坍縮的氫分子雲內形成的,在太陽的生命中大概已經完整的繞行銀河20至25次了。

按照恆星分類介紹所述,太陽和很多發光發熱的恆星一樣,是一顆主序星,它的能量來自於氫聚變成氦的核聚變反應。太陽的核心每秒鐘聚變6.2億噸的氫。

太陽一度被天文學家認為是一顆微小而,平凡的恆星,但是,因為銀河系內大部分的恆星都是紅矮星,現在天文學家認為,太陽比銀河系中85%的恆星都要明亮。

作為一顆身處壯年的主序星,太陽包含的燃料預計還可以燃燒50億年。50億年後,太陽將進入紅巨星的階段,氦核心為抵抗重力而收縮,同時變熱;緊挨核心的氫包層因溫度上升而加速聚變,結果產生的熱量持續增加,傳導到外層,使其向外膨脹。在所有的燃料(包括氫和氦)都耗盡後的40億年中,因為沒有足夠的質量爆發成為超新星,太陽將慢慢收縮成一顆白矮星,結束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太陽的內部不能被直接觀察到,因為內部交織著密集的熱等離子體與磁場,所以對電磁輻射也是不透明的。但是,正如地球上通過研究地震波來揭示地球的內部結構一樣,日震學中也可以藉由在太陽內部的壓力波(人耳聽不見的次聲波)來測量和推測太陽內部的結構。

太陽的核心是太陽內唯一能經由核聚變產生大量熱能的區域,99%的能量產生在太陽半徑的25%以內,而在30%半徑以外,聚變反應幾乎完全停止。從大約0.25至0.7太陽半徑處,太陽物質是熾熱且稠密的,只是通過熱輻射將核心的炙熱向外轉移。

太陽的外層只是被從核心傳出的能量加熱。在覈心經由核聚變產生的能量需要穿過由內到外的多層區域,才能到達「最外層」,然後化為光波或粒子的動能,散逸到外層的宇宙空間去。

太陽可見的表面叫做光球(最外層),也就是肉眼可見的「太陽。」在光球下面的太陽是「不透明」的;在光球之上,可見光可以自由的傳播到太空中,光球是太陽氣體層的上層,厚度只有數十至數百公里。

太陽光球以上的部分統稱為太陽大氣層。太陽的大氣層分為5個主要的部分:溫度極小區、色球、過渡區、日冕、和太陽圈。太陽圈,可能是太陽大氣層最稀薄的外緣,並且延伸到冥王星軌道之外與星際物質交界。

換而言之,我們其實是生活在太陽的大氣層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