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前兩天去世了,我很難受真的好難受,但是就是很抗拒去見他的遺體和參加葬禮,是什麼心態啊。


我最好的朋友在我生日那天因病去世。

我30歲的生日。

在那天之前,他說他只是小毛病住院調理。於是我跟他一直通過微信討論我生日那天應該穿什麼衣服,喫什麼東西,玩點什麼………

當天凌晨0點0分,收到了他的生日祝福

傍晚6點收到他託人送來的生日蛋糕

晚上10點左右,一起過生日的朋友外出接了一個電話

第二天,我才得知,那個10點左右的電話,是他去世的消息………為了不讓我難過,怕我瘋,那個朋友在接完電話之後,沒有告訴我任何事情………

去殯儀館送他那天,我堅持著沒有哭。因為我知道,即便我的心碎了,十分痛苦,但是跟他的家人相比,我的痛苦不算什麼。此時此刻,我不能讓比我傷心一百倍,一千倍,一萬倍的人反過來安慰我。我的理智告訴我,不能哭。

遺體告別的時候,身邊的人們紛紛走到他身邊,把手裡的花放在他身上。我沒有,我轉身離開了。

我不敢看他最後的樣子,我也不想看到他離世的樣子。我不想以後每每回憶起他的時候是他變得冰冷,雙眼緊閉,躺在停屍臺上的樣子。

他死在了我的生日,我在30歲的那天之後,再不曾過過生日。

我馬上快33歲。我仍然記得他。

記得,也只記得他走路,喫飯,打遊戲,微笑的樣子,充滿生氣的樣子。


見到所謂的最後一面,就必須得承認這個最愛的人已經離開,永遠回不來了。不願意去,其實是逃避,從心底抗拒承認這個事實。我爺爺奶奶的葬禮我都沒有去,我不敢,特別害怕看到生命消逝後剩下的那張臉,我只想記得他們的笑容


不是你不想去見他最後一眼 你只是不相信這是最後一眼,


很簡單啊,很多葬禮流程安排不妥、毫無意義,完全不顧參加者的感受,讓人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而且很多中國人對親人活著不孝死了胡鬧,自己胡鬧就算了還要扯上身邊的人一起胡鬧,不跟著一起胡鬧,就給你貼標籤,站在道德制高點對你進行攻擊。

不想去參加喪禮無非就是會給自己添麻煩,浪費時間,沒有意義。

去年的時候我才參加完我一個親戚的喪禮,那辦的真的是浪費人的時間。

喪禮開始,人們如約而至,但逝者的家人沒有辦好焚燒證書什麼的,一直拖,然後人們像沒有指揮的樂隊一樣,扎堆的不知所措。

葬禮過程中,由於逝者家人對葬禮的安排,時間內容都毫無調理,大家只能互相寒暄,以解尷尬

葬禮辦完,村裡的年紀長得親戚直接開罵,毫無意義

類似這樣不合理的葬禮相當多,怎麼能讓人不懷疑是在浪費時間呢?

如果真的要辦何不大家都整整齊齊的坐在一起,對逝者一生進行總結,逝者朋友家屬代表上臺發言,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之內,這樣的葬禮既有意義、又盡最大的力量善待受眾,大家又怎麼會抗拒呢?


老鐵,至親去世,我們都不能維持我們日常的樣子,唯有痛哭和默默流淚。我還是希望你去參加葬禮,可以痛哭,不怕丟人。我們不迷信,但是也不能耽誤對至親最後的挽留,,,,,,說是挽留,不如說是最後的思念罷了。


如果是我,可能是因為恨吧


我不願意參加是因為我害怕。我很害怕回到在殯儀館的三天,回到那種環境裡面。我覺得那三天對我來說是一種折磨。當時不覺得,現在回想起來,那裡的一切都在提醒我,你和你愛的人永遠的陰陽相隔了。彷彿我只要沒有關於這段儀式的記憶我就可以說服我自己,他們沒有離開。

去年我外婆去世是我第一次到殯儀館參加葬禮。心裡除了對外婆的不捨,難過,痛苦,就是決定要替外婆好好招待來送她一程的客人。3天裡面,我守夜,燒紙,幫著爸媽迎來送往招待送外婆最後一程的客人和老家的親屬。沒日沒夜的哀樂。冰棺和鮮花。花圈和輓聯。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我永遠的失去了她。葬禮結束後的日子就像針線,直接把外婆離世的這個事實縫在了心底。我經常會覺得她還在家裡。我覺得只要我不想她已經離開了,她就在家裡。

外婆過世不久外公也被查出來癌症晚期,這幾天情況急轉直下,醫生讓我們做好準備。我又要參加葬禮了。這一次我真的好害怕,我要怎麼再一次度過這3天?這提醒我他們已經離開了我的三天。我又要面對那一切了。讓人絕望的過程,我又要經歷一次了。


看我寫寫,我10歲時父親去世,當時我不想去參加葬禮,被強迫去參加還要給別人磕頭,我尊嚴都沒了,我還得在車上哭,我哭不出來,還被不認識的人罵,我要是死了,我絕不讓孩子參加我葬禮。特別丟臉。


能理解,但是建議去,不然會遺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