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為連發兩臺挖孔屏新機,但是個人覺得顏值有點不夠,想知道如果全面屏趨勢發展下去,挖孔屏是不是最終的方案或是最佳的方案。魅族16以及三星S9的方案會不會比較好?


最終的方案一定是整塊都是屏幕,挖孔屏的出現是為了進一步實現整塊都是屏幕的目標做出的努力。這麼說挖孔屏還是過渡方案。題主大可不必太過擔憂。

我們既要鼓勵有實力的產商(比如三星)向整塊屏幕的目標不斷的努力,也不要放棄不喜歡或挖孔或滑蓋或雙屏方案的玩家,就像我們的題主。魅族16也不是全面屏的最好方案,但是可以符合像題主這樣的消費者的審美,那就是最好的方案。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分,手機界已經經歷了一次非全面屏同質化時代,那時候各家產商只能是「通過換殼體現科技」,如今各家可以在屏幕上下功夫,讓「科技以換屏為本」,多家花朵齊放,這是一件多麼讓我高興的事情啊!

我相信我們這輩可以看到真正全面屏方案的出現,但是我還是會懷念這個過渡時期,還會為了後來的全面屏同質化時代而感到難過。


過了幾個月再看這個問題。三星在8月8日發布了第二款旗艦級的挖孔屏手機 Note 10系列,而華為也出了好幾款旗艦或非旗艦的挖孔屏手機,只是這幾款手機都是LCD屏。

按現在的趨勢來看,Amoled屏是最佳的方案,也因為A屏自身的特性是最有可能實現真全面屏。所以華為入局的挖孔屏一定不是最佳方案。

那A屏之下的挖孔屏其實也不是最終方案,這個已經從供應鏈得到了證實。日前OPPO和小米分別公佈了自家的真全面屏方案,看著似乎OPPO更加的成熟,但這只是相對於小米來說,其實還有很多的問題尚未解決,比如自拍光線問題,比如產能問題等,以至於下半年無法實現量產。

但我想明年可能會實現量產,讓大家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力量。若干年之後,真全面屏一定普及到千家萬戶,只是那時還會有多少人說真全面屏好看?

可能真全面屏是為了真無孔在做準備吧。

這個事我們再往遠一點看。摩爾定律終究失效,硬體比拼終究到頭,決定一個企業的真正實力已不僅僅是誰先完成手機的最終發展形態,而是實現軟硬結合,是達到自身軟實力的最高水平。

近期華為的開發者大會就能看出華為的野心,華為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在即將到來的智能家居時代下的特別重要的一步棋。

我想到時題主的問題有可能變成:榮耀智慧屏是電視的最終方案嗎?


明年可能普及挖孔屏,不喜歡的同學終究會說真香。


絕對不是,屏幕上有一個大黑點和劉海或水滴屏沒什麼區別,都是不給強迫症活路。

至於如何實現完美全面屏,今年OV米努給出了各自的看法,其實都很經典,未來手機的形式不一定非要千篇一律,各家有各自的方案,讓用戶去選擇也不錯。

至於蘋果,明年新機大概率還是劉海屏,創新你就不要指望它了


應該不是


目前看應該是最佳的,但肯定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


額,肯定不是,感覺現在升降屏最好,不知道為啥不用(成本高?)。未來肯定要發展屏下攝像的。


不是,只是完美的全面屏的過度方案。兩年差不多到極致的全面屏,有可能是蘋果引領


絕對不是,不過是一種暫時的妥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