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去但不是流水線操作,無需參與一線生產。

你只不過去處理問題而已。

不要誤解,歧視車間這個詞。

總經理也經常下車間。


學習的時候進行一些簡單的車間實習。大概持續一個學年。

我是大一下學期到大二上學期兩個學期。週六日基本上被金工實習塞滿了。也可能是我有社團活動的緣故。感覺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時間了。

活動內容就是跟著熟練的工人師傅做車間基本的車銑刨磨。多個工序最後做一個鎚子出來。或者做一個蠟燭臺出來。我個人覺得還是挺累的。畢竟車間悶熱。不過,作為一個學機械的你要沒見識過這些東西確實不應該。所以這是必須的。

學校組織的企業實習其實就是去聽講座,車間裏走個過場。

我們大二最搞笑的企業實習就是坐公交跑到江淮的一個車間。從頭走到尾走了5分鐘。我都忘了有沒有人講解。反正啥也沒懂。特別尷尬。就是兩邊的搬運工師傅看著一羣大學生莫名其妙地走過去。這算實習麼??

大四的實習稍微好一點,拉到東風十堰去聽了聽講座。跑了不少工廠,比如零部件廠。還有整車廠的總裝廠,塗裝廠,焊接廠,鈑金廠之類的。

其實也就是長長見識。你可以自己在暑期找個別的實習。

然後工資,老老實實按學校的課程是沒什麼前途了。也就5000,6000工資這樣。找的好的都是大學時期做項目的,學了幾門軟體。跨到電子,新能源這方向的。這具體我也不懂。我就是會用一點基本的畫圖,cae軟體。學渣一枚。

而且現在正值車輛行業寒冬。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還是考研出來,說不定智能駕駛,新能源什麼的會有未來吧。

對了,沒錢但是加班還是不會少的,項目來了做不完自然加班了。

有濃厚的興趣也可以學車輛。不然還是。。。


需要,在校期間一般都會有金工實習、企業的參觀實習。而畢業後很大一部分人也進了主機廠製造相關的崗位,而這些崗位也是要進車間的


去車間和實驗室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工程師僅僅去解決問題的,類似流水線生產啥的,又工人呢,跟工程師關係不大。


不一定,我有學哥畢業就去了華晨寶馬研究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