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明代唐伯虎


原詞:

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從這句話在詞中的位置來看已經是結尾了,言雖盡而意無窮,這種時候比起在這句話後面再強行續上一句,不如在這句話前面對上一句,將這句仍作為結尾。

因為春賞百花一句雖然在格式上是對的,意境其實不如曉看天色一句渾然一體,表面上是「看」,其實從後面來看,根本是無心去看了。

個人建議,希望能幫助你。


瀉藥

我覺得不好

首先你不合詞律

唐伯虎說天色和云然後說曉和暮,這是有必然聯繫的,這代表了無聊的一天,後面說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又因為前面而翻出來新意,是說我閑下來我就想想你,而且是一直想

你看你加的這一句你說春賞百花冬賞雪,這代表了一年,但是你後面說夢和醒,這就和前面沒有必然聯繫了,難道是一覺睡了一年?

我說的不一定對,還望指正修改!


湊合,對的挺工整,但是感覺就是強行嫁接的一樣,意境毀了


謝邀。

如同: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原句: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就像是給國畫強行加上網紅小清新濾鏡。


感覺挺好的啊,曉看天色暮看雲,就是一天之中,是時間。湊的春賞百花冬賞雪,把時間跨度拉大,也是時間吶。一天之中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就是想你。一年四季,睡也不是醒也不是,就是想你。我覺得完全沒毛病啊。就是接了之後少了意尤未盡的感覺。


一、 春天應該是百花初開 春天就開的旺盛的花不多 說春賞百花總感覺很牽強

二 、 這樣一加感覺好詩變得矯情了…

三、(此項為個人理解 不同人理解不同 多樣化理解古詩才有趣味 就猜作詩人心境唄) 原句說「曉看天色」 此時應該是 清晨時看天色行路 此時在想你 也就是對應「行也思君」;「暮看雲」 總要靜坐賞雲吧 詞人此時趕了一天路也累了 這時候坐下來看看雲 我又想起你了 對應「坐也思君」 。寫的多好 敢情一天都在想心中友人/愛人 思念感情表達的淋漓盡致。但後面加的那句話我就沒法這樣理解了 春賞冬賞的 和夢、醒好像沒啥聯繫 這樣就少了一份靈妙 ,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好!對仗,使情感表達更加強烈,深刻生動地寫出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


個人感覺就是押韻而已 有點勉強了

就像《HandClap》強行被叫98K


後兩句陳詞濫調,太俗氣。感覺就是堆砌詞藻,內在空乏,和原詞意境相差太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