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很多國內外的老牌搖滾、新生搖滾。心中的感慨總是五味陳雜,想問問各位,搖滾樂究竟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是你可以從搖滾中得到什麼


曾經我認為是全部的生命、活力、信仰、希冀。

很多年過去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認為是:

NOTHING.

搖滾樂可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但是實際什麼也沒有。

其實這個評論與其說是寫給搖滾樂,不如說是寫給核樂。

當狂熱和迷戀褪去,剩下的只有嘆惋與無可奈何。


瀉藥。

高中聽搖滾到現在大學畢業,7年時間,聽了很多流派,看過很多演出,現在最愛英倫和後搖。

7年時間裡,我逐漸重視自己的情緒管理,不再亂髮脾氣,會越來越考慮別人的感受,即使會讓自己憋屈難過,也盡量不傷害別人。撇開年齡帶來的成長,我覺得有三點,一個是搖滾樂讓引導我有了情緒出口,二個是讓我有了不同以往的思維方式,三個是讓我真正體會到世界的多元美好。

有人說,搖滾是反抗,高中時候的我是很認可這個觀唸的。人處在叛逆期,重點高中學習壓力大,暴食變得很胖,人際關係僵硬,很頹很頹每天都覺得自己是被壓迫的奴隸,聽點「暴躁」的東西正好作為發泄的渠道。那個時候接觸了很多樂隊,痛仰、薩滿、顛覆M、液氧罐頭、槍花、瑪麗蓮曼森,最喜歡的還是涅槃。

但是高考一結束,就覺得生活空了些什麼,後來我明白了,失去的是藉助搖滾樂與無趣生活抗爭的心氣。

曾經我以為,搖滾作為了我宣洩情緒的出口,但其實,是搖滾樂引導我去選擇了正確處理不良情緒的方式。

因此現在我覺得,搖滾樂更多的一種態度,一種體驗,一種新的認知方式,甚至也是對視野的拓展。看到很多更為優秀的東西,會真誠地、發自內心地感受到愉悅。

多年後,我還是倔脾氣硬骨頭。但是性格里多了以前沒有的溫柔。

搖滾樂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但還是看你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我還是感謝搖滾樂,讓我認識到世界真的是多彩的啊。


文娛產品帶來什麼?

文化娛樂唄。

你期望別人能回答什麼?

問這種問題的人該不是活在上世紀。

不要隨便邀請別人回答低幼問題好不好。


真的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

16歲的年紀開始關注搖滾樂,那會已經是搖滾開始走下坡路,但留下的搖滾金曲讓人耳熟能詳,青春荷爾蒙的宣洩,搖頭晃腦的癡迷。特別是後來喜歡上了邁克爾傑克遜,收集了他的所有歌曲碟片,演唱會,MTV,CD等等。覺得這是最厲害的歌者。

但那會都是跟家人說要學英語要練聽力,如果非要說作用,還是有的,畢竟聽多了,一些英文單詞在歌曲裏的古怪發音會讓你聽力加強一點。但如果真訓練聽力可能許國璋英語更合適。

帶來什麼好像沒什麼吧。就是聽著喜歡,聽著能覺得開心就好。


一個逃避現實世界的出口


大概是能在你覺得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拉你一把吧

說起來人們好像總是會在生活一團糟的時候喜歡上搖滾,我就是這樣。其實也難怪,因為搖滾本身就帶著蓬勃的生命力,它可以成為一個宣洩情緒的出口

在被無窮無盡的自我懷疑和其他各種負面情緒淹沒的時候,搖滾就像一束光一樣在密不透風的黑暗裡鑿開一道口子。我感覺我彷彿又能呼吸了,這些也都沒什麼大不了的嘛,fuck it all,I can do this


快樂


夢。


Keep real.


精神層面巨大的力量,包括愉悅、感動、輕鬆解壓釋放,甚至是升華。可以抵禦低落時期的苦悶和沮喪這類心情。


對世界的憤怒


你認為能帶來什麼,它就會帶來什麼,這種主觀體驗的內容不會有固定答案。搖滾樂只是眾多音樂其中的一種,聽搖滾和聽流行,聽爵士,聽布魯斯,聽古典都是對等的。在我看來搖滾和它們的作用並無二致。


發泄的出口吧。搖滾樂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


搖滾樂對於我來說,是一種釋放。我每兩周和其他幾個團友去練習室,我們喜歡把聲音開得特別大,有一種釋放的感覺,然後就是很多歌真的好聽,好聽到覺得著魔。也許這就是隱藏在我們身體裏對音樂的共鳴,對真實的嚮往。


要說搖滾樂能帶給我們什麼,那應該就是能量吧。那一股屬於搖滾的勁。不聽搖滾樂的人可能只覺得它憤怒,它瘋狂。可是對於來說我是一種治癒,我雖然不生在那搖滾最牛x的年代,但是每每看到聽到,我常常熱淚盈眶,那些生活的焦慮和壓力都被這感動一掃而空。

兩年前去草莓,聽到新褲子唱生命因你而火熱,那天回家我就把新褲子的歌聽了個遍,但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啥是搖滾。後來跟一個北京朋友喫飯,他大我十來歲,他問我:「你聽搖滾麼」,我說我不聽,「那你應該聽聽」。

後來我換了工作在一家大公司,壓力跟焦慮讓我無所適從。從那時候我開始聽痛仰,謝天笑,清醒,哪吒…好多好多,有時候我聽著聽著就哭了,但是心裡卻又充滿能量可以繼續生活。

後來看樂隊的夏天,才知道生命因你的火熱是看著他的女兒時來的靈感(歌詞)勇敢的你/站在這裡/臉龐清瘦且驕傲/ …那時我瞬間理解了歌詞的含義。雖然我不知道不了解的關於搖滾的事情太多了,但是音樂本身就足矣撼動我的情感了,更別說背後的那些故事。在那個一切新事物都在萌芽的年代,搖滾樂是一個喫不飽穿不暖的玩意,但也許是因為這樣,那些把青春的熱情孤注一擲地傾倒在此,那些音樂才如此勇敢又溫暖。

我想起鬧海的歌詞:哪吒只哭過一次/從今後不會再有/翻江倒海的本領無人能擋/憂鬱的孩子們別怕/守護著你們是哪吒/誰要是再來害人/定不饒他

搖滾樂的能帶給我們的就是那搖滾精神吧,像哪吒鬧海一般,滿腔熱血不畏現實的眼光,勇敢的去為自己在乎的一切奮不顧身。

熱愛的搖滾的人們啊,請一直堅持下去!(小作文寫完)


聽了很多年搖滾樂,也瞭解過很多與之相關的知識和故事,讀過很多相關的書籍和樂評,去過很多現場,個人比較喜歡激流金屬,黑金屬,postrock,世界音樂,雷鬼,根源布魯斯之類的,回想一下搖滾樂最能帶給你的就是不斷去認知這個世界的角度,去發現真正的自己,擁有一種獨屬於你的價值標準和審美評判。


信仰吧。可能我還比較中二,但是確實讓我變成了個無神論者,更切實際,更關注生活或者生命,更會批判現實


我聽搖滾也談不上資深,但年頭也算是不太短。我喜歡的更多的是一些優秀的搖滾藝術家在這種新興藝術題材裏表現出的蓬勃的創造力。尤以一些經典搖滾樂隊為代表,他們的創作可以說是極大地開拓了現代音樂的表現空間,甚至可以說為是流行音樂史上的藝術巔峯之一。

高考那段日子我聽得比較多,但我不會聽得很廣,一般是就著幾張專輯反覆聽一段時間,那些藝術品能給我帶來一種審美享受。我並非是在搖滾中尋求反叛和釋放的快感,更多隻是讚歎於作品中展現出的音樂才華,這些東西能有效地塑造審美觀念。這是「聽」搖滾樂帶給我的。

當然,聽久了不免自己也想玩一下。我先後碰過一段時間的電吉,鼓和貝斯,也還自己學了一些基礎的作曲和編曲,也自己在校內的樂隊里弄了幾首原創,演了幾次。這些過程的確耗費時間(我甚至在高三的時候也參與了一首原創編排),但我收穫的是一種十分難得的經驗。把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作品帶上舞臺,無論結果如何,這個過程的確是很能讓人滿足。這大概是「玩」搖滾樂帶給我的收穫。

然後我考去了某清,在這裡好像沒有什麼人和我有相同的喜好了。大家的愛好都是書法、詩詞或者一切「正統」的東西,我以前那些奇奇怪怪的經歷再也找不到共鳴。院裏也沒有能和我一起玩樂隊的人,校裏的環境也還沒能立馬去融進去。這個時候我開始以另外一種方式來對待我之前喜歡的搖滾,就是在我們的一門寫作課上,自選主題的時候選了「九十年代中國搖滾」這個主題,並嘗試用學術的思維來寫一些那個年代的中國搖滾的現象。初次寫自己構建的論文的經歷很痛苦,但最後我大概還是寫出了一點東西,這篇文章是班上的最高分。

所以搖滾到底帶來什麼,大概還是一種我自我認為的獨特感吧。在那種所有人都太「正」的環境中,我保持了我的一些獨特愛好,並把它用在了一些可以用上的地方,大概就是「收穫」。


本身就不是為了求搖滾樂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去聽的。

至少有了另外一個種類的音樂可以聽。

那些中二的意識與精神其實也算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玄學。

換個角度思考看問題,也挺不錯的。

多一個消磨時間獲得樂趣的手段不虧。

(目前最喜歡的還是黑死敲,偶爾聽點死核新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