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漢語寫漢字用筷子這些是華夏的文化認同嗎?還是什麼?現在的華夏還剩下什麼可以讓人認同。還不如某族的教義


基本沒有了。

首先是傳統文化最核心的信仰部分沒有了。祭天沒有了,天壇成為旅遊景點,國人改信無神論。祭祖沒有了,基本被視為封建迷信,土葬被強制改為火葬,宗祠被毀,祖宗牌位沒有了,上墳還不許燒紙。祭孔也沒了,各地文廟也是廢棄了,或者改為旅遊景點,失去祭祀功能,個別僅存的祭祀活動也是旅遊表演性質。另外,各類民間信仰,從祭祀古代著名人物的,到龍王、土地、城隍、、、基本消亡,被定性為封建迷信。直到最近江蘇高郵還在強拆土地廟。

中國文化根基的儒家經學滅亡了。學生基本不讀《五經》,就算讀,也是當做文學作品來讀,失去經典意義。

傳統節日近乎消亡,就算過節,也是失去了傳統習俗的過法。傳統曆法被邊緣化。

傳統倫理基本消亡。由於計劃生育,傳統家庭完全解體崩潰,反傳統,反倫理觀念盛行。

傳統史學基本消亡,今人對於歷史的觀念和評判標準與古人完全不同。

中國文字幾乎滅亡。漢字差一點被廢除。(今天的簡體字原本是被設計為漢字拼音化過程中的過渡文字)。 別在胡扯什麼文化認同了


瀉藥。中國的文化就是以漢字為紐帶的多元化。天下之國,有容乃大。推薦外交學院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教授的《樞紐——三千年的中國》一書。

先超出這本書從炎黃二帝講起。

雖然是黃帝戰勝了炎帝,但是我們卻自稱「炎黃子孫」,而非「黃炎子孫」。炎黃是兩個部落,炎帝部落更早於黃帝的部落。黃帝戰勝炎帝後,炎帝部落沒有被消滅,而是以黃帝為首,形成了聯盟。這就是最早的華夏雛形——原始部落聯盟。

從此,中原大地進入了有組織的年代,而非一個個互不統屬的原始部落。

堯的部落被舜的部落所取代(盟主地位),舜的部落又被大禹的部落所取代。但是在大禹這裡,事情發生了變化。

舜命大禹的父親鯀帶領自己的部落去治水,鯀失敗,被舜所殺。又命其繼承人大禹繼續帶領自己的部落治水。卻不想,大禹竟然依靠治水,劃分九州,設計並發展出了一整套法治體系(這也是法治二字為何都有水字旁的原因)。

大禹治水,改阻為疏。這就必然要將這裡的洪水引到別家,那別家願意嗎?不願意打服了,然後在把你的壯丁當奴隸送去挖渠。在這個過程中,他將九州連為一體。因此自他以後,華夏的龍頭再也不是哪個部族強大,哪家就是老大了。大禹傳位給兒子,夏朝建立。中國進入一個部族對多個部族的奴役時代。

夏是否存在尚無定論,但是被周朝所取代的商朝是有考古證據的。商朝的模式與夏雷同,一個取得了絕對優勢的部落對其他部落實施奴役統治。奴役本身就可以保證其他部族的勢力很難發展起來,因為他們要向朝歌輸送奴隸,而這奴隸正是自己的同族。

此時華夏出現了「天命觀」,商族人認為天命降到了商族,所以他們才取夏族而代之。

商人認為天命降於商族人。所以對組成商朝的其它諸侯的統治非常殘忍,為了保持商族人的優勢地位,對發展勢頭良好的部族實施軍事摧殘,並用同為商朝人的其它部族的活人進行祭祀。

真實的武王伐紂還是鑽了紂王用兵攻打別的諸侯的空隙,實際上周人奪取商人的江山的時候,周即不比商強大,也不是除商以外的最強勢力。

因此,周人不可能複製商人的「武力征服」。所以自周起天命從降於一個民族變為了降於一個單獨的人,即周王個人,所以稱為「周天子」(沒有「商天子」一說)。

天命從降於一個民族縮小至一個單獨的人,其實是進步。因為在這個語境下,除了「周天子」,其他的周人與其他的諸侯民族的人是平等的,都是周天子的臣民。所以才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一說,這不是什麼霸氣囂張的宣言,而是「大家一起平等過日子」的政治理念,是周人向其他諸侯的一種保證。

周天子分封天下,在禮樂制度下,大家共奉一天子,平等過日子(當然,這是以部族為單位的平等,想要人人平等還早呢),中國進入封建「王」朝。

春秋戰國。始皇帝一統天下,改「封建制」為「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這是「萬年大業」,相同的文字及標準成為了維繫統一核心。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秦朝太剛了,以秦地之律法,生搬硬套至整個帝國,結果就是被小秦始皇三歲的劉邦取而代之。

歷史的倒車不好開,雖然秦亡了,但是文字和標準留下來了,實現統一的「基礎設施」有了。所以項羽還想大家各回各家,自己過自己日子的想法就無法實現了。因為誰也不服。

漢承秦制。漢朝取代楚國統一天下,最初雜糅了郡縣制和封建制立國。然後劉邦根據「非劉姓不可封王」的舊約,在他剩下的日子裡,把那些非劉姓的王都滅了一遍。

漢初與民休息,統治集團從上黃老之學無為而治。民間的精神及物質文明開始復甦。再後來隨著七王之亂的平息,及推恩令的跟進,漢朝逐漸去封建制,實現了整體上的郡縣制。這個過程中中原的各個民族以相同的文字為紐帶,逐漸形成了「漢族」這一個大民族。也就是說:漢族的本質是以同一種文字為樞紐的多元共同體,天賦自帶多元屬性。

白馬馱經,佛教傳入中國。

宗教作為一種信仰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為了維護、傳承、發展自身,而形成的「社會組織形式」,信仰的社會載體,在漢朝以前是不存在的。

先秦中原的信仰載體分為國家政體和民間習俗兩種。國家政體所承載的信仰就是「天命」,這也是其合法性的必要條件。「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個「祀」專指對「天」的祭祀,是對自身天命的不斷確認。而民間習俗那就多了去了,各種「鬼神」崇拜五花八門。別說不同諸侯國所崇拜的「鬼神」不同,就連同一個諸侯國內的東西南北都不見得一樣。所以作為統治階級一邊的孔子非常重視「祭天」,但是「敬鬼神而遠之」,這就叫姿態。

道教雖然從傳統上可以追溯到很古之前,但是「道教」這一「社會組織形式」卻是在佛教進入中國以後才學會的。

是的,宗教這一社會組織形式是佛教帶進來的。自此,信仰在中國的承載又多了一種形式。

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五胡亂華,國家體制全面崩潰。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儒教為代表的精英教育開始緩慢的向民間普及,為以後的「科舉制度」提供了條件。

隨著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崛起,隋唐兩代相繼登場。

隋朝修建的南北大運河,使中國內部在交通上聯繫更為緊密。(這是千年大計,正經用了一千多年。而這也徹底斷送了官方發展東南沿海貿易的可能,因為漕運既得利益集團不允許。)

由於統治集團帶有異族血統,且同時了解中原和草原的遊戲規則,終於在李世民時期,唐皇獲得了「天可汗」的稱號。中國始現「中原——草原二元帝國」模式。多元化進一步提升。

雖然我們認可在法統上「宋」是「唐」的繼承者,但是在政治體制上是「遼」繼承了「唐」,體現在「南院北院」制度上。

而「金」更像是從「遼」變成了「宋」。因為後來的金朝皇帝「仰慕」中原文化,竟然自廢武功,疏遠了草原勢力,一心想成為一個「中原王朝」。

於是給了鐵木真機會,一統草原,更是東征西討建立了世界史上最大的帝國——蒙古帝國。

就我來講,我更傾向於認為「宋、遼、金」都是中國的一部分。當然這並不影響岳飛的地位,這裡不展開講。

蒙古帝國太大了,蒙哥漢意外去世後,忽必烈根本罩不住。沒有辦法,忽必烈定都大都,立國號為「元」。與更北方的金帳汗國等黃金家族事實的分裂了,只是還頂著一個大汗的名義。

所以「元」與「蒙古帝國」不同,它就是中國的朝代。而且也很大,依舊是「中原——草原二元帝國」。而且西藏、大理的加入更進一步的提高了中國的多元化。(台灣好像也是這時加入中華大家庭的。)

「日月重開大宋天」。隨著中原地區災荒不斷,疫病流行,元朝的盤子開始轉不動了。朱元璋打著「驅除韃虜」的旗號將蒙古統治集團趕出來長城以外。

信奉伊斯蘭教的色目人開始逐漸形成了「回族」,正式以一個民族的形式出現在中國歷史中。

以朱元璋幹掉胡惟庸為標誌,相權開始沒落,皇權空前強大,中央集權走向了巔峰。

還是鬧饑荒,缺錢缺糧,李自成干躺下了崇禎,自己坐上了龍椅。然後屁股還沒坐熱,清軍就入關了。。。

滿清這個政權真是一個矛盾體。作為當初窩在東北,靠漁獵為生的一撮野人,竟然在幾代人的時間裡先後取得了蒙古、西藏、中原的法統,又在乾隆年間拿下西域,設省,賜名「新疆」。

這前半段堪稱玄幻。但是也是在清朝,中國徹底錯過了工業革命,註定在之後成為了落後國家。

那是一個大時代,正如李鴻章所說: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而《樞紐》這本書更是將此深刻闡明:海洋秩序對陸地秩序的衝擊。我們的皇朝總是懼怕海洋,在施展教授的眼中,這正是陸地秩序底層邏輯——佔有,與海洋秩序底層邏輯——交易,二者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前者要「統治」,後者要「平等」。

這是一個海外赤子拯救祖國的時代,雖然他們從明朝就被視作「逃民」,「背叛祖國的人」。但是,祖國有難,他們卻是最盡心力之人。

孫中山打著與朱元璋相同的旗號「驅除韃虜」,希望將滿清趕回山海關以外,重建漢族的中原。

在有識之士的斡旋下,清朝統治集團願意交出政權,並確保國家的統一。發表了《清帝遜位詔書》,言眀「願合滿漢蒙回藏為一大中華」。一個月後,民國臨時政府頒布《臨時約法》,改「驅除韃虜」為「五族共和」。民國自此繼承了滿洲、蒙古、新疆、西藏、及回族地區的法統。避免了當時國際法中「民族自決」原則所可能導致的大分裂。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五十六個民族為一大中華。

多民族、多信仰、多元化的包容性是中國延續至今的生命力的來源。


很多人說的挪是歷史上的曾經,現實也有認同,那就是貨幣。


對黨的認同啊~

我姑且只說一下自己的理解:

在古代,所謂「文化」的認同,實際上就是意識形態的認同,對執政正當性、政治正確的認同。

文化文化,文明教化嘛!古代的少數民族不說普通話,各自有各自的習俗和信仰,民族上的區別比現在強的多,但為什麼說他們「文化認同」?他們認同的是在當時的知識、科技水平以及社會情況下,中央皇權的行政管理模式,認為該模式符合當時生產力發展要求,認同該模式的正當性。

很多少數民族入侵後即使再怎麼屠殺漢人,等到自己發展到一定生產力水平以後驚訝的發現,當時的社會結構只有使用漢化的管理模式才能適應農業社會,適應當時的生產力發展,中原靠純游牧是玩不下去的。

所以,實際上古代的「文化認同」,用現在的話來將應該差不多類似於「制度認同」;而文化兩個字在現代漢語的語意中已經變得更去政治化、更多軟實力的色彩,所以很多人產生了誤解,覺得古代漢民族是靠軟實力同化少數民族的,其實不是,靠的是腳踏實地的制度化建設才同化了少數民族,讓他們認同了漢民族的治國智慧,而不是認同了漢民族的文章好、書法美之類。這部分當然會有,但肯定不是主要的部分,日本派了那麼多遣唐使來中國,主要目的不是學習詩詞字畫研修佛法,主要目的是學習如何治國的,想著能不能照葫蘆畫瓢的讓當時的日本像唐一樣富足。

所以到現在,這個認同就是中特社主義,和黨(不要說我粉紅,我僅僅是陳述事實,不帶任何傾向。)

漢語語意發生變化帶來的誤會並不止「文明認同」,比如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儀是什麼,禮是法律之外的規章制度,儀是什麼,儀仗的規矩,然而現代人很多人理解成文明禮貌,中國自古就很講文明禮貌……中國古代肯定不是不講文明禮貌,但人家古人講的並不是文明禮貌這個意思;還有七大姑八大姨過年催婚,經常說:齊家治國平天下,你得趕緊先把家成了,但實際上古時候的意識是大夫齊家(管一個省),諸王治國(管理一個國家),天子平天下(天子管全世界。古代人認為全世界都是天子的),而不是說你也老大不小了該結婚了……

所以要說會產生「現在到底有什麼認同」這樣的問題的原因,關鍵還是辭彙的語意在時間的長河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容易讓人產生錯覺。


文化認同現在的出現就是一群漢族傻逼,

為了合法化民族矛盾而發明的詞。

明確告訴你

少數民族,成熟的少數民族

都知道中華是個啥

他們是個什麼位置。

只有一群漢族人在不停地湊

理由很簡單,政治制高點

他們根本不在乎什麼少數民族

這這只是一個政治制高點

就像講種族主義的人從來不關心黑人

這只是一個政治制高點。

原本華夷就沒有矛盾

彼此都心知肚明,不要提起就好了。

少數民族不可能把自己當成中華

任何一個腦子正常的都知道答案。

既然說到了文化

國籍上還可以矇混過關

文化上反而無論如何也混不過去了。

所以用文化認同的人其實是自相矛盾

。因為文化恰恰反擊了他們所謂的一統化

因為他們忘了

即使是在現代

少數民族的文化也沒有消失。

他們想當然以為少數民族都講漢語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