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鄧小平先生,將中國真正拉上了符合客觀存在發展需要的康莊大道上,看過那段歷史的人會發現鄧先生花費了很多精力幾乎脫一層皮的去應付 ,將中國改天換地。


歷史的發展往往是一個由淺及深、連續不斷、新陳代謝的遞進過程,很難說在某一段歷史時期內哪一個人或哪一件事情是最重要或最有決定意義的,也很難說逐步走上世界舞臺的中國是僅以國內發生之事為最重要還是世界局勢的變化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需要納入考慮之中。

我們一般意義上所謂的中國近現代史,上起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下迄於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或有追溯至明末清初、順延至21世紀初乃至當世者,在此不表)。而就1840——1978這一百三十八年間的歷史而言,實際上就是一個連續的現代化過程;而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所遇到的沖沖阻力(如所謂的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及其反制力(如革命、改良等「反帝反封建」方式),構成了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種種複雜面相。

在這138年間,兩次鴉片戰爭使統治集團內部開始了反思和與之角力的進程,從林則徐到魏源,從梁廷枏到馮桂芬,經世派知識分子和傳統士紳在思想上認識到了西方的先進,開始重新審視這個世界;掌握更多政治資源的統治階層開始了洋務運動,自強」「求富」帶動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產生和民族資本主義的萌芽出現。但是面對著強大的國外資本擠壓和技術壟斷,以及傳統社會結構與政治治理方式的落後,加之動蕩脆弱的社會環境,導致了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一戰而敗,後者催生出政治改良的變法也很快在保守勢力的壓制下很快夭折,幾乎標誌著之前種種嘗試的均告失敗。

但是,嘗試的失敗並非是無謂的犧牲,它讓人們認清了改良主義的侷限性,革命應運而生,並由此影響了中國半個多世紀之久。

王奇生先生指出,從辛亥革命到中共革命,是一個「高山滾石」的過程。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傳統觀點認為,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所竊取,但是辛亥革命使人們認識到,連幾千年的皇帝都可以推翻,沒有什麼是打不倒的。這種思想的巨大影響集中體現在1919年前後的「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重新估定一切價值」的懷疑精神漸成為社會價值主流。而「五四」成長起來的一批知識分子多出生於清末科舉制度被廢除前後,相當多的一批小知識青年由於出路無門和各黨派由「精英黨」向「羣中黨」的轉換為其提供了參政契機而成為國民革命的主力軍。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年國民黨改組,兩黨皆採用了列寧式政黨的組織方式和運作模式。但國民黨即使是在孫中山先生逝世前後達到最「左」之時也只是堅持以蘇俄式政黨方式為體、以三民主義為用,思想上根本沒有接受共產主義的理念;只重上層、忽視基層,各地黨部幾被中共「包辦」,黨員發展混亂,工運、農運、學運的領導權也始終掌握於中共之手。反觀中共方面,尤為重視基層工作和黨組織的嚴密性、純潔性,特別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始終運用階級鬥爭的觀點指導全局,始終堅持「支部建在連隊上」(北伐時期國民黨的「黨軍」亦即如此,但1927年清共之後就自動放棄了這種做法)。這種強大的動員能力、組織能力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如「身之使臂,手之使指」,發揮了極大的優勢。

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近代百年以來第一次取得完全意義上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它不僅砥礪民氣、增強了國人的民族自尊自信,更奠定了中國在世界上從未有過的地位。這種平等、自由理念在國際社會上的貫徹影響到了國內政局的發展,國民黨「一黨訓政」的局面無法維持,真正開始「憲政」還政於民、成立多黨派聯合政府又心有不甘,因此只能以剛剛打完八年之羸弱之兵與中共,特別是1947年由於國際「冷戰」開始而蘇聯改變戰略大規模對其進行原援助的中共進行較量。自身的弊病、軟弱與美國在援助之間不定項選擇決定了其兵敗大陸、退守臺灣的必然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革命」的慣性延續了下去,「不革命」就是「反革命」,一次「革命」不徹底便繼而掀起另一場「革命」,最終導致了十年的彎路;而鄧小平同志能夠打破自19世紀末一直延續到當時的「革命」思維,無疑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氣與智慧。

然而最後,筆者依然始終堅信,人民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民羣眾是歷史的決定者和創造者。近代以來,看似有偉人引領和指導的歷史轉折,無不是在無數最普通、最基層、最偉大的人民擁護和支持下實現的。正如馬克思所言,「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無數中國人民、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締造了今日之盛世,永遠值得中華民族的後人銘記。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我想了一下,我個人對中國是特別有信心的,人們都在說美國發展快,美國也是發展了二百多年纔有今天這樣,而中國呢,從建國到現在,一共才幾十年,從零到世界的第二大經歷體,中國共產黨確實帶領中國走上了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孫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算是給中國打開了一個缺口;毛主席建立新中國,算是中國的崛起有了一個基礎;鄧小平同志引領改革開放,讓中國開始真正的騰飛,想想當時的環境,鄧小平同志能夠做出改革開放這個決定真的需要不一般人的氣魄。不過想過來想過去,我覺得還是可敬的毛爺爺更好一些,毛主席真正建立了新中國,沒有新中國,改革開放無從說起的,也是毛主席從當時那種複雜的環境中領著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並且首先走出了自己的共產主義,沒有照搬蘇聯的模式,雖然說後面有一個文化大革命,也只是他判斷錯誤了形勢,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策,他的功勞是無可比擬的。

如果說對當今社會影響最大的事件,無疑是改革開放。

至於人物嘛,我覺得是毛澤東。


東方紅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