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科技騰飛的速度與日俱進,教育的風向也發生了變化。世界各地的小朋友,都在流行學少兒編程。

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把編程納入了基礎學科。北京、上海、山東、重慶等地把編程列入中小學必修,浙江、南京更是納入中高考體系,中國的家長也越來越意識到學習編程的必要。

一門新興學科正以燎原之勢席捲中華大地——它就是「少兒編程」。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越來越多家長紛紛將孩子送去培訓班充電學習......


擔憂、焦慮,或者誇大效果,每一種新的技術來臨之前,我們都會問同樣的問題,如果孩子不學似乎就要落後與時代,學的話投入了金錢、時間又在反覆思量究竟值不值得。

在孩子日常的玩耍中,我們都知道盡量給孩子提供多種材料,積木,樂高,紙張,雪糕棍,石子,橡皮泥,粘土等等,有的孩子在早教班或者幼兒園的話,秋天到了,老師會帶著孩子用樹葉製作小動物,大樹等;玩救援主題的時候,老師和孩子可能會用紙摺疊些帽子給「護士」戴上,哪個小動物受傷了,拿來「紗布」包紮......

為什麼?

因為孩子包括大人往往受周圍世界的材料、工具和材料的影響。為了讓孩子參與創作性的活動,我們都想盡量提供多樣的豐富的材料,而且在孩子不斷的嘗試中會發現不同的材料適合做不同的東西。比如積木或者雪糕棍等硬的適合做骨架,棉花、布料等適合包紮或者皮毛,而少兒編程的Scratch適合做能夠移動和互動的東西,想用紙箱做個大城堡就需要熱膠槍和膠帶黏在一起,想設計一個屋子,就需要畫筆......

材料越多樣,孩子能嘗試的方式也越多樣,做出創造性的機會也就越大。

另外不同的孩子對不同類型的材料、創作感興趣,比如有些孩子喜歡用樂高搭建房子,有些孩子捏橡皮泥製作首飾和人物,像我家孩子現在就喜歡用石頭搭建,在石頭上畫畫,玩石頭尋寶......

所有這些,對於孩子都是一種創作,在製作這些的時候他們會思考,這次用什麼材料製作他們需要的東西呢?如果倒了,怎麼改進呢?失敗了應該換個方式還是換個材料呢?通過不斷的修修補補、實驗和探索中一步步的成長。

我曾經也寫過一篇如何看待少兒編程,家長怎麼學習引導孩子,編程和機器人有什麼區別等等。

家長怎麼參與少兒編程教育??

www.zhihu.com圖標

今天拋開把編程納入體系、奧賽、未來的需要,對於孩子我覺得就像是多了一種「工具」,一種「材料」,以前聖誕節,過生日的時候,拿來紙和筆,我們會製作一張卡片送給朋友或者家人;那麼現在的孩子也可以用Scratch在電腦上製作一個小動畫,把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感情通過Scratch傳遞出來,還可以直接發送給朋友,朋友喜歡還可以繼續分享給他身邊的人。當然他同樣可以用紙和筆畫出來,也可以見面說出來,只是又多了一種「新」的方式。

如果我們能客觀的看待少兒編程,就彷彿提供了多一種的材料給孩子選擇,在「創作」他們的大工程的時候,發現有些時候要樂高,有些時候需要粘土,有些時候要編程。

而我們更多的是鼓勵孩子參與多種類型的製造活動,那麼他們對創意設計的過程也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將對大自然的好奇和冒險經歷編製到他們的日常遊戲,創作中,我們也會更加享受孩子在期間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果;也會從焦慮型的家長慢慢的轉變成「享受型」,靜待孩子成長。

想了解更多少兒編程的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或者添加微信我們一起交流,微信:saharay9撒哈拉


現在流行的少兒編程究竟值不值得讓孩子參與?

一件事值不值得參與,主要看投入產出比。如果投入太高,產出太低;或者投入高,風險大,產出不穩定,就不划算。反之,與其他選擇相比,投入低、產出高就是值得參與的。

我們來看看少兒編程的可能產出(收益)投入(成本與風險)是什麼?

1、長遠來看,培養孩子對計算機的興趣,訓練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相應的風險是:孩子可能對編程並沒有興趣,被家長逼著去學不僅沒能培養興趣,反而帶來了厭惡情緒,更不用說邏輯思維和動手能力培養。

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少兒編程上,少兒圍棋、鋼琴、奧數等等培訓都會出現,很多孩子被家長逼著學了某項「興趣愛好」,長大以後卻再也不碰,可謂強扭的瓜不甜。

2、中期來看,鍛煉孩子的計算機技能,為今後投身相關產業或者從事相關工作提供基礎。

相應的風險是:十幾年後計算機相關行業是不是能保持上升勢頭,還是已經變成了技術含量不高、人才供過於求的夕陽產業。過去的機械、電子、通訊等行業也都曾經非常熱門,但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成熟,這種上升期的紅利也都有消失的一天。

另外,由於計算機行業知識更新太快,現在學習的編程技能,以後會不會淘汰落伍也值得斟酌。回首二十年前的各種編程語言或者計算機操作技能,到今天還有價值的已經不多了。

3、短期來看,掌握一技之長,為孩子升學帶來加分項。

相應的風險是:升學政策變化頻繁,幾年後少兒編程是不是會被列入禁止加分的黑名單?編程不一定是孩子擅長的領域,想獲得能加分的成績(比如市一級競賽的名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編程佔用了主科目和其他興趣愛好的時間,總體來說不一定划算。

少兒編程的主要成本是時間,或者說機會成本,因為孩子的時間有限,用在編程上就會佔用主課和其他興趣愛好的時間。其他可能的風險還包括:視力下降、影響身體健康、沉迷遊戲等。

因此,如果——

  1. 孩子自己有濃厚的興趣
  2. 家長對於10-20年後的計算機/互聯網行業充滿信心
  3. 孩子其他功課成績穩定,對編程有一定的天賦,能在競賽中獲得好成績

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的家庭,選擇少兒編程作為一技之長是可行的反之,如果上述的條件都不能滿足,硬要讓孩子參加流行的少兒編程,可能會得不償失。


具體到少兒編程機構、編程語言和學習方法的選擇,要基於上述分析,定製出符合個體需求的解決方案。

例如以培養興趣為主,則應該選擇趣味性高、符合孩子興趣愛好的課程或機構;以升學加分為主,則應選擇過往有較好競賽成績的機構。

對於還拿不定主意的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試下面兩個網站,再作決定:

1.麻省理工大學的圖形化編程項目

這個項目可以說是少兒編程的鼻祖,國內大量的少兒編程機構都使用的這個平臺(或衍生平臺)。

Scratch - Imagine, Program, Share?

scratch.mit.edu圖標

2.騰訊扣叮編程

這是類 scratch 的圖形編程界面,更增加了 C 語言和 Python ,並支持將圖形編程轉換為源代碼。

騰訊扣叮?

coding.qq.com

此外,如果希望增加硬體開發設計動手能力,也可以購買 BBC 的 Micro bit 編程套件。


本回答由真知拙見嘉賓 @shotgun 撰寫

歡迎加入我們的自留地——「真知拙見KnowledgeHot」,30+ 位嘉賓靜候你的道來,更期待你向我們拋出更多的「為什麼」。

每日點滴拙見,匯聚真知海洋。


一句話總結:值得學!

1、編程已納入高考科目

在2017年《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該方案中就明確規定:明確將信息技術學科(含編程)納入高中生的必學科目。

浙江高考模式是「語數英+三門選考」,信息技術就是其中一門,每項各佔50分。

同時,在北京和山東確定要把編程基礎納入信息技術課程和高考的內容體系,編程也將成為孩子們學習的一種趨勢。

今年3月,教育部又發布《2019 年教育信息化和網路安全工作要點》表示將在中小學開設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2、名牌大學自主招生,信奧賽的錄取率是其他學科的2倍

國際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每年全國約有10萬人參加,全國獲獎者也可直接保送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也能獲得優惠錄取的機會,相對於奧數,錄取率提高了2倍左右,而且可直接對口國內外的工科專業方向,同時參賽選手可以在進入大學之前已經把大學課程學習了近一大半,在當今這個時代優勢非常顯著。

(部分高校錄取情況)

3、更受國外名校青睞

在留學最熱的美國,許多院校已開設編程課,鼓勵越來越多的學生掌握編程技能,他們非常重視留學生在這方面的技能。

比如:杭州15歲高三女孩郭文景獲得國際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獎項從而被哈佛錄取,可見學會編程,並做出相關成就,對於留學以及未來學習、職業發展十分重要。

4、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編程可以使得孩子由遊戲的使用者變成遊戲的開發者,用數據理解、分析並解決問題。整個過程對孩子鍛煉很多形成思考模式、做事視角,幫助極大。

而在孩子小學階段,課業負擔不太重,思維也快,正是鍛煉孩子學習編程、鍛煉思維的最佳時期。

編程對其他學科提升有很大幫助,包括數學、物理、在這過程中提高了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注意力等,這些對於構建其他學科的思維幫助特別大,提高孩子的綜合學科能力。

5、編程是人工智慧的基礎

在未來,如果你的孩子懂編程,他就是未來世界的創造者;

如果他不懂,他只是使用者。

人工智慧發展越來越深入,AI將與我們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交織在一起。編程作為人類與計算機溝通的工具,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諸多國家已經將編程作為了基礎學科。

6、編程人才短缺就業前景好

牛津大學的卡爾·弗瑞與邁克爾·奧斯本發表的未來就業報告指出:未來幾年,有47%的工作有很大幾率被人工智慧取代。

國外的未來學家凱西戴維森認為,未來將會有超過65%的小學生最終會從事尚不存在的工作。

目前計算機編程是目前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也是薪資水平最高的職業之一。

僅在美國,計算機崗位的薪水就比平均水平高75%以上。

預計到2020年,此行業會新增超過10萬個就業崗位,計算機編程的就業前景可見一斑。

所以我們又怎麼能不將編程作為一個必要的技能呢?

7、學編程就是學編程思維

人人都應該學習一門計算機語言,因為它將教會你如何思考。

— 喬布斯

學習編程最重要的是學習編程思維,編程思維教導孩子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管面對多麼複雜的問題都可以分解成一系列好解決的小問題,把一個個小問題單獨審視思考。然後,聚焦幾個重要節點,形成解決思路;最後設計步驟,執行—步—步問題解決。

谷歌公司將編程思維概括成這四大類型:分解問題,模式認知,抽象思維,演算法設計。

編程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密切相關,從小就開始接觸思維能力訓練的孩子,思維謹密,語言表達豐富,創造力強,不管在學業還是職場上都比較容易取得成功。

做一次旅行規劃為例,邏輯思維強的孩子會這樣做

8、編程讓孩子不斷成長

課程學習中,好玩有趣的項目,會牢牢抓住孩子的興趣,孩子不由自主的集中注意力。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孩子們注意力、專註力、自信心、推理等各方面的能力,不斷的去擊破面臨的各類問題。

在科技界中,編程一直被視為繼口語及書寫之後的「第三語言」。

編程的趣味性會讓孩子找到真正喜歡的事情,帶著興趣學習,孩子是快樂的,收穫也會更大。

編程會讓孩子養成耐心、細心的習慣,並且提高專註力,一遍遍檢查錯誤的過程最能磨鍊性格。

編程需要孩子親自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會讓孩子更加獨立,對於事物建立理性的認識和思考,並且培養起責任感。

?看完兩件事: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啟發,我想邀請你幫我2個忙:

1. 點贊,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內容(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 -_- )

2. 關注我 @小碼王在線少兒編程,讓我們成為長期關係

我是小碼王在線,專註分享孩子成長乾貨,構建孩子面向未來的思維方式。

有任何少兒編程相關問題,可以在知乎私信我,非常樂意解答哦

另外,如果您想讓孩子接觸少兒編程,建議可以先報一下在線的體驗課,一般體驗課程價格都不貴。如果您需要的話,也可以私信我,我可以幫您申請一個5節零基礎編程課的優惠價,只需要9.9元(其他地方購買都需要495元哦)


當你還在糾結少兒編程值不值得學的時候。

15 歲的少年科學家談方琳火了。

10月29日,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這個被稱為「全球最強大腦」的聚會,邀請的可都是全球最頂尖的科學家,而談方琳是最年輕的參會者。

(長相清秀的談方琳在會場上聽得很認真,兩隻手握著拳頭……看上去和一般認真聽課的高中小女生沒什麼區別。)

談方琳研究的課題是「斐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曾在「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和主席獎(初中生唯一獎)。

Emmmmmmmmmmmmmm......

有網友驚呼:我連她的研究題目都看不懂!

還有網友一邊喫瓜一邊皮:別轉發,別轉發,千萬別讓我媽看到!

太小瞧老母親了,這種事情,當媽的怎麼可能看不到?

相信很多家長看到這則消息,第一反應是:

小小年紀,就能跟全球頂尖科學家同堂對話,

果然是別人家孩子啊!

第二反應:

她的父母肯定不一般!

這不是無視小姑娘的科研成果,而是感慨:

有數學天賦的孩子多了去了,為什麼獨獨談方琳能連續兩屆參會?

我們知道,有數學天賦的孩子,通常需要不斷參加數學競賽,通過層層選拔,才能脫穎而出。

而談方琳,參加補習班,只學知識,不競賽,因為她爸爸說參加競賽要刷題,會佔用很多時間。

正因為有這樣一個站得高,看得遠,指路明燈一樣的爸爸,談方琳才能好鋼使到刀刃上,從初中就開始做課題搞研究。

果然,後續有報道說,談爸爸是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頭銜,比如國家首批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等。)

初一時,她發現自己對數論方向更感興趣,由於爸爸不是這個研究方向的,就幫他聯繫了華東師範大學研究數論的數學教授。

以前羨慕別人的孩子,現在更羨慕別人的家長!對比了別人的家長,作為一個普通人更加絕望了。

?我方家長 別的家長?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王菲的女兒又一次上了熱搜,這一次是因為天價學費。

她所在瑞典貴族學校——博索雷學院,是目前全世界最貴的私立寄宿學校之一,就讀的學生非富即貴,剛剛13歲的李嫣在其中看起來自信又陽光。

一年學費77萬貴族學校,究竟「貴」在了哪?

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喫一驚!

它貴就貴在了教授那些看起來「無用」的技能!

這所學校非常重視素質教育,注重孩子全面發展。在文化課之外,還設置了攀巖、冰球、馬術等課程,讓孩子從小就另開賽道,贏在起點。

真正的精英教育不只是關註文化課,必須學會的還有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技能和品質。

瑞典的教育理念,是孩子們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應該為將來的職業生涯服務,因此有很多比文化課需要孩子們更早學習的課程。

例如自然、社會、編程,統統都是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習的必修課。相反,外語課要到小學四年級才開設。

還有,編程在瑞典教育中地位非常重要!因為,編程被瑞典教育局認為是科技的基本素養。

從2018年7月開始,瑞典教育局開始使用新課程,其中編程,就被要求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

「掌握科技的基本要素,不僅對那些未來要當程序員的孩子有用,而且對其他孩子也有用,因為未來會有更多的工作需要計算機能力。」

因為瑞典教育部長Gustav Fridolin認為編程就是一門應該從小開始培養,為未來而準備的技能。

相反的,比爾蓋茨「富養」女兒的程度,也可能讓你大喫一驚。

她沒有名牌包、沒有名媛party、沒有名牌跑車鴿子蛋……衣服是優衣庫裏99元的那種簡單,就讀學校也是曾經比爾蓋茨的母校湖濱中學,就是個普普通通的鄰家女孩,ins曝光後,同學才知道自己居然和首富的女兒一個學校。

她受教育的生涯裏挑不出一點頂級富豪家庭的痕跡。

奇怪嗎?然而,比爾蓋茨卻把「最貴」的教育給了子女。那便是他的教育理念:「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是讓孩子僅僅具有獨立的意識和態度就夠了,孩子學到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才能用各種有效的方式去自行解決問題。」

詹妮弗·蓋茨6歲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愛好——馬術,比爾蓋茨便經常陪她練習,鼓勵她憑藉馬術活出自己的人生。詹妮弗也很爭氣,不僅考進了斯坦福大學,還靠馬術22歲便贏得2000萬美金,如今在全美馬術協會的排名裏排在第19位,已然是國家級選手水平。

眾所周知,馬術是一項需要解決問題能力的項目,馬匹的養育、健康、訓練……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所以一個優異的騎手一定是個解決問題的高手,而詹妮弗蓋茨解決問題的教育正得益於父親比爾蓋茨的教育理念。

而培養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編程,編程也成就了比爾蓋茨的一生。

到現在比爾蓋茨仍然推薦孩子們學習編程:「每個人都可以從學習計算機科學的基礎知識中受益。它教你如何問問題,你如何完成任務?你能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模式嗎?你需要什麼數據?這種思考方式,無論你做什麼都很有用。」

或許有人會說,我不能像談方琳的爸爸一樣請教授教她,也不能像王菲一樣讓孩子進貴族學校,也不像比爾·蓋茨懂得編程,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一位普通的家長。

所以如果把人生分成三個階段的話,

可能是這樣的:

知道父母是普通人,

知道自己是普通人,

知道孩子是普通人。

很多家長摸爬滾打多年,已經到達第二個階段——知道自己是普通人。

雖然知道了自己是普通人,但孩子還小啊,他那麼聰明,一看就不一般,將來一定……在認清孩子是普通人之前,很多父母時常活在「我沒權沒錢沒資源,天才孩子就要被我耽誤」的自責焦慮之中。

但是,「別人家的孩子」也會失敗,普通人也會成功。

教育並不是一切靠資源決定的了的,興趣是重要的誘餌。

如果說商業的最高境界是「讓客戶倒追你的產品」,那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能讓孩子為自己的興趣快樂地學」。

目前,編程技能在發達國家被認為不僅僅是信息產業的需求,而是未來所有產業的需求,在未來幾乎所有產業都會成為數字信息化浪潮的一顆水滴。

現在開發孩子的興趣,啟蒙孩子的編程思維,一點都不晚。

在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都明確提到,中國要大力普及編程教育,編程在未來會滲透到各行各業。

所以編程教育並非普通人無法觸及。

而且未來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工業界,計算機科學已經融合到各個學科當中,做天文研究、做數學研究、做醫學處理,甚至文學,都需要使用到計算機學科方法、成果,這是世界發展的自然結果。

所以,在我們的教育中,在面向跨學科學習的命題時,也必將發展出基於編程的學科融合學習模式。

無論是未來還是在當下,編程依舊有實力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語數外」等文化課,讓學習變得更加簡單一些。

那些學習少兒編程的孩子們

後來都有了什麼成就?

Emma Yang 楊君熙8歲開始學習編程,11歲參加了全球60多個國家、400多個團隊參賽的Technovation Challenge

技術發明創新大賽,榮獲全美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的佳績,14歲為阿茲海默症奶奶發明瞭日常生活APP,利於人臉識別技術幫助患者辨別親人,增進親人之間的聯繫。這位典型的編程少年,不僅收穫了成功還獲得比爾蓋茨的讚賞。

有一天擁有屬於自己的行星是什麼概念,薛來做到了。天才編程少年薛來,16歲擁有以其名字命名的行星。薛來10歲起就自學會了在計算機上編程;12歲斬獲各類國際大賽的獎項;16歲便擁有了自己的專利,和一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這是同齡人不可比擬的成就。

年僅11歲的尤馬在17-18年連續兩年WWDC(蘋果開發者大會)上都出現,且連續兩年拿到了競爭者甚眾的 Apple 獎學金。

目前,尤馬已經開發了7款應用軟體,其中 Hunger Button,是一款餐廳搜尋軟體。能夠推送附件餐廳,設計簡潔,功能新穎受到用戶的喜愛。

有人說,學習的最好狀態,是舉一反三,活學活用。如果不能靈活應用,孩子背下再多知識點,也終究是徒勞的。

其實,編程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工具。在設計程序的過程中,孩子需要調用大量數學和物理知識。曾經只出現在課本里的知識點,隨著程序的逐步運行,原本艱澀難懂的定義,變成了直觀的遊戲結果,自然能讓孩子擁有更深刻的理解。

因此,編程好的孩子,往往在學習上表現得更加優秀,因為他們更容易喫透知識點,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你看,孩子敲下的每一行代碼,都會在潛移默化中以思維的方式回饋給他們。

最後,少兒編程需要有專業的家長或教師全程指導,纔有可能順利進行,因此,我相信在可控的情況下,孩子並不會因脫離掌控而迷上電腦遊戲。

相比日常容易使兒童沉迷的手機、平板,能使這些小孩子把注意力成功地轉向少兒編程,去學習遊戲背後的原理。

最後,我想說的是:無論多好的學校,多好的老師,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遠替代不了。

雖然很多知識可能不是每個父母都懂,但是,每個家長都能做到從孩子的個性入手,挖掘他們的興趣點。讓它成為孩子學習的動力,才能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

(本文摘選自微信公眾號:小碼精靈,侵權必究)

對少兒編程感興趣的家長可以私信我「編程」(免費給你一節218元的試聽課福利)


謝邀

利益相關:準高一學生,參加過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noip),不過是菜鳥一個。

先放結論:如果孩子願意,肯定值得

首先說一句比較功利的話,學編程,參加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並獲得金牌,有機會獲得清北降分錄取資格。

不過這比較困難。

有興趣的話可以先看看官網 www.noi.cn瞭解一下。

如果確實要學,小學可以開始學簡單的,比如scratch。

小學高年級可以接觸C語言,現在競賽的通用語言是C++.

我個人當時是在本市的少年宮學的,坐標江蘇。

至於鍛煉理科思維,學編程肯定是有益的,不過大多數學生都是為了降分錄取才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