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個上海人眼中有1000家心水的生煎。

得看你從什麼角度來評價好喫這件事,麵皮發酵程度,褶子向上向下,肉餡清水混水,爐子煤氣炭火,價格五元十元,店面清爽齷齪,黑芝麻白芝麻,連鎖店蒼蠅館,配牛肉湯雙檔,花式餡料搭配。這些都能作為評價生煎好不好喫的標準。

如果真要比對好喫不好喫,那大概要像奧運比賽一樣,分為 半發酵清水下褶煤氣八元白芝麻連鎖煤氣組,或者 不發酵混水上褶十元黑芝麻炭火組,還有 全發酵清水上褶十六元白芝麻煤氣組。。。。。。。這不同組別了吧。

當然,從充饑的角度來說,剛出鍋的生煎不論哪家,都是好喫的。


說不上哪一家店最好喫,各有各的特色,還是要看個人口味

「大壺春-一口老上海傳統味道」

連庫克都去打卡的一家生煎店!

作為上海傳統小喫裏的扛把子,二兩生煎+一碗鴨血粉絲湯,一直是上海最經典的早餐之選。剛出爐的生煎底脆,鮮美肉多,香氣撲鼻。

在上海,真正懂喫的人一定會去喫一次大壺春。大壺春的生煎完全是上海傳統口味,餡子汁水少,饅頭褶子朝上。是大壺春的一大特色。

地址:四川中路136號

「小楊生煎-年輕化的生煎」

小楊生煎這個宣傳自己有兩個大蝦的廣告,絕對是未來科技感,非常有創意。

他家的肉餡很鮮美,湯汁很多,皮薄,與下面的脆皮融為一體。是多數人比較習慣的一種生煎。

小楊生煎也很喜歡推陳出新,前段時間的黑色藤椒魚口味生煎,可以說是非常酷了。

地址:多家分店

「金彪生煎王- 肉餡最大的生煎」

他家的生煎一向出名,火候特別到位,底又厚又酥。裡面的肉真是很多,幾乎撐滿了整個皮子,湯汁喝也喝不完,味道特別鮮美!值得一試。

地址:虹口區乍浦路336號(近海寧路)

「三兩春-傳統上海味道」

很傳統的上海生煎口味,皮薄湯汁,底又脆又香。肉質帶點甜味。再來碗牛肉粉絲湯,就很圓滿了。

地址:嶗山路664號(近濰坊路) | 浦三路26-1號(網魚網咖樓下,近浦東南路)


大壺春這家店最有名的還是生煎包。有鮮肉、蝦仁鮮肉。蝦仁鮮肉每隻生煎裏都有一隻大鮮蝦,整個生煎非常大,三四口才能喫完一個,價格又很便宜。每隻生煎上面都有黑芝麻或蔥花,下面是比較厚而脆的底。

大壺春是屬於上海傳統生煎的代表。聽人說傳統生煎底比較厚,年輕人不是特別喜歡,便有了如小楊生煎等一批新式生煎的誕生。新式生煎皮薄,個頭更小。但是相比之下,我覺得「厚底」纔是一個生煎的精華所在。一口生煎的底,麵皮雖厚但十分酥脆,伴隨著濃濃的麵皮香和芝麻香,是能和肉餡相提並論的部位。喫過之後念念不忘,最後總共又去了兩次,是我在上海目前為止最喜歡的餐廳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大壺春在上海的分店和外灘的總店並不一樣,住在浦東,想去較近的那家大壺春,發現菜單和食物味道相差懸殊,所以為了喫上正宗的生煎,還是需要跑到外灘去。

在南方生活,在學校附近或是出去逛街逛喫時,都比較少見到包子或麵食。上海密集的分佈著不少湯包混沌和生煎包店,作為一個口味非常廣泛的人,上海的麵食給了我不少驚喜。雖然不是第一次來上海,但是之前到上海時大多是忙於行程抑或參加活動,沒有仔細尋找代表上海特色的餐館,這次臨近畢業得以慢慢體會,在市井小巷與高樓大廈中,體會味道的傳承與變化。


上海人心中最好喫的生煎包永遠是小時候家裡弄堂口的那家。。。


出生在上海,喫了幾十年的各種生煎饅頭,記憶中談得上好喫的只有大壺春和陝西北路的友聯,大壺春分點很多,品質有所差異,總的來說都還不錯。友聯這店太小,不知道還在不在。

現在流行的小楊生煎,名氣挺大,慕名去喫過,太油,不好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