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化學葯企業難受了,過去的政策紅利和人口紅利將一去不復返!

國內幾乎所有的化學葯企業(包括恆瑞醫藥、石葯集團、正大天晴等等)憑藉低質量的仿製葯賺取超額利潤的時代正式結束了!

大家可以看看恆瑞醫藥、石葯集團、正大天晴(中國生物製藥)過去幾年的年報,他們的仿製葯毛利率都在80-90%,而銷售費用率能夠達到40-50%,這樣的暴利是非常不正常的。而這些企業,有幾個真正拿得出手的創新葯?只會「窩裡橫」,遲早要完蛋!

國外企業的藥品生產成本可能比中國企業還低,他們原來不想低價,是為了多賺點錢去搞研發。現在,他們想明白了,過了專利期的原研葯通過低價銷售,搶佔國內葯企份額,讓國內葯企更沒錢去搞研發。另一方面,專利期內的原研葯快速進入國內市場,賺取超額利潤,支持自身的研發支出。如果所有外企都跟進,國內的大部分化學葯企業只能賺取20%左右的正常毛利率,這樣的毛利率也是所有製造業毛利率的正常水平。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不能做中美雙報的企業都沒有太大的前途。美國的創新葯環境還是最好的,雖然面臨專利懸崖的問題,但是專利期內,創新葯的價格還是最理想的,專利葯企可以賺取較好的利潤。從這個角度來看,個人不看好國內的化學葯企業。


國家去年的第一次帶量採購,以及今年的二次集中帶量採購已經實現樓主所說,拜耳阿卡波糖報出了0.18一片,第一個中標。拜耳是阿卡波糖的原研產商,一般來講原研葯的成本比仿製葯會更高一點,拜耳這次報價遠低於三家仿製企業是眾人沒有想到的。

阿卡波糖的中標結果,也迅速引發了資本市場的反應。阿卡波糖是本次集采中採購金額和採購量最大的品種,總金額為29.28億元,因而最受市場關注。未能中標的華東醫藥股價瞬間跳水,收盤前被封死在跌停板上,收於22.21元,市值蒸發43億。由於股價閃崩,還一度把華東醫藥送上了微博熱搜。

由此可見在後4+7帶量採購時代,跨國葯企以及國內葯企,都在積極謀求應變,甚至不惜犧牲短期經濟效益,換取長遠的市場份額地位。

跨國葯企已經開始轉變,積極應對中國醫藥政策,對中國葯企來說競爭壓力將更大,未來核心競爭力仍是在加大研發投入進行創新,加強產品管線,提前布局謀劃,方能立於市場。


已經出現這種情況了,就看葯企運作的利潤空間了


去除的不是成本,是水分


影響很大,我單位的一種葯,以前一盒300多,現在198,以後36一盒……


個人覺得影響很大,研究機構縮減開支,降低成本,就會對藥物的研發投入會減少,就像談判藥物改價之後,賽諾菲公司發表的通知暫停研發新葯,因為長期應用某種藥物會產生耐葯情況,醫生可選擇治療手段就會變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