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詠麟的音樂接近現實,張國榮的音樂像夢境

譚詠麟唱歌的感覺是人穩穩的站在地面上,情感一層層遞進上去,對生活的激情很能感染人,他本人唱歌的狀態,傳達出來的情感都是很有力量的

張國榮唱歌是很夢幻的,會用聲音和情緒營造出一種氛圍,把人一寸一寸地抬離地面,去到一個遠離現實的場所……或者說像是歌者邀請你同他一起發夢,在夢中,你得以擺脫白日裏的種種束縛,與自己內心隱藏的慾望赤誠相對;從擁擠疲乏的現實中抽離出來一刻鐘,想想自己是誰

所以嘛,睡前聽張國榮的歌入夢,能放鬆麻木緊繃的神經;早晨聽譚詠麟的歌,能更好的醒來投入現實,真真perfection


本來不想回答的,因為哥哥的歌聽的不多沒有發言權。但是看到這個回答實在是氣不打一出來,容我偏個題,實名反對一波 旅途93。

1.情情愛愛=沒有內涵

且不說校長有《風中勁草》、《傲骨》這樣的勵志歌,也有《無言感激》、《朋友》這樣的抒懷歌,難道唱情歌就等於沒有內涵嗎?

每次聽到《霧之戀》的那句:「每次我望真你,每次我望真你,你那眼光中,也都帶淚;每次我望真你,每次我望真你,你那眼中都有我」,我都覺得這是香港歌曲史上最偉大的歌詞之一了,以霧比愛,太有意境,林敏聰個撲街真是鬼才,太有才華了,他的《幻影》也是一絕,這些詞都沒有內涵,只是單純地你愛我我愛你嗎?不是吧。

2.我不知道譚詠麟和刀郎合作有什麼黑點……如果與時俱進也是錯的話,那老一輩的歌手也太可憐了,過氣了只能待在家裡,唱返以前自己的金曲,懷念以前自己輝煌的時代了。

3.新專輯《欣賞》是「過氣的人想借一線的人再火一下」,這個更無語。譚詠麟67歲了,這樣的年紀,還需要火嗎?玩的就是重在參與好嘛。別說在香港了,你放眼全世界,這個歲數的歌手保持一到兩年出一張新專輯,能有多少,人家是年紀雖大但還精力充沛,而且熱愛音樂,所以才這麼執著地出碟好不好……

我話講完,誰贊成,誰反對?


音樂和成就好多人說過了。貼兩張圖,這兩位,一個是香港「金曲之父」張文新,一個是著名演員兼主持人陳百祥,他們都認識譚張②位,並且都很熟悉,說的話,總比國內那些網上胡亂散佈的八卦靠譜吧?

這是14年香港三聯書店正式出版的書籍,售價118港幣,總比網上那些不用負責任的自媒體靠譜吧?

譚詠麟在很多場合說過,他是很有阿Q精神的,善意的批評樂意接受,惡意的攻擊他就時運高,看不到也聽不到。可以肯定的是他是樂觀開朗而且正面積極,每天笑哈哈和所有人關係都很好,一幫好基友感情可以50年不變。張國榮相對應該是更敏感脆弱,感情豐富,一些苦情歌被他演繹的纏綿哀怨非常打動人心,但是作為一個歌手,必定要經常面對媒體和大眾,所以早年張國榮形象也是健康活潑的。但是譚詠麟也是感情細膩敏感善良的,如果不是這樣肯定唱不出那麼多深入人心的好歌。

我是覺得張國榮性格還是孤僻了,至於抑鬱症是怎麼回事,非專業人士我不懂,但是感覺一個一天忙忙碌碌又經常哈哈大笑的人肯定不會得。


80年代的譚詠麟是主流,張國榮對比他就是小眾。

主流不是他的歌曲像主流,也不是香港政府讓他唱這種歌才成為主流。而是在1984 1985 1987 1988 1989 1990六年全年銷量冠軍的背景下將他定義為80年代的主流。

就像1992-1998全年銷量冠軍的張學友,他就是香港90年代的主流。

80年代張國榮也只是譚詠麟大時代下一個另類風格的歌手而已(翻唱日本,作曲數量隻手可數)。

很疑惑現在黑譚捧張的,不知哪裡的報紙截圖一大堆,感覺張國榮那時候銷量都能破一千萬了,ifpi銷量張國榮也就87年一次單碟銷量,復出炒作95年一次單碟銷量而已。

獎項更沒得比,直接參考當年的十大勁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ifpi銷量大獎就可以了。

1978-1990香港本土歌手白金唱片數量譚詠麟20張,鄧麗君17張,張國榮8張。

私以為張國榮跟這個人沒法比,譚詠麟是挑戰的整個八十年代,誰跟你平起平坐啊,校長答應了嗎?平起平坐梅艷芳比張國榮更有資格。

金針獎頒發順序1995鄧麗君,1996譚詠麟,1997空,1998梅艷芳,1999張國榮,2000張學友。

譚詠麟的貢獻是超過整個第二代歌手的,所以97沒有頒,沒有合適人選。而張國榮明面上在譚詠麟退出領獎後獎項上佔據了兩年即被張學友跟上。

所以張國榮只起了個過渡效果

就醬

補充一下

張國榮一生的演唱會官方出版的有1983,1988,1989,1997,2000隻手可數

譚詠麟至今官方出版的演唱會版本有1984.1986.1987.1988.1989.1991.1993.1994.1997.1998.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7.2009.2010.2013.2014.2016.2018包含溫拿樂隊,左麟右李,杜麗莎,許冠傑。

——————

繼續補充

有人反駁我張國榮《熱情演唱會》被央視評價什麼最好的演唱會。

我想知道,2000年的事這跟80年代譚詠麟主流有關係嗎?

譚詠麟1989上日本春晚,1991上央視春晚,張國榮在哪裡?

你覺得你聽得歌夠多了,但你有生活在那個時代的香港人聽得多嗎?還是覺得那些人都是原始人,不配與您的藝術眼光比呢?

如果不是總有人回復我,真的不想發圖,這隻會讓張國榮顯得更慘


單純從唱歌的風格來說,譚詠麟的歌熱情歡快,張國榮的歌感情細膩,兩人都很棒。從這上面也能看出兩人的性格差異,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實實在在應到了他們兩個身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