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得從你的出發點考慮。

首先,你的出發點,我見過的出發點通常有這幾種:

一、對某個比較具體的方面興趣非常強烈,對其它方向基本提不起興趣的,比如,我就見過有人只想研究量子物理,因為Ta覺得只有量子物理才有可能揭示世界的本質,其它的完全不考慮。

二、對某個相對較大的方向感興趣,小方向不挑的,比如,我當年想做納米材料的應用,至於怎麼應用我並不挑;但是,同時希望這個應用方向(也就是小方向)未來前景比較好。

三、方向完全不挑,直接沖著什麼方向熱門,什麼方向未來最好發論文、找工作、中基金去的。

四、對科研能做成什麼樣子追求不大,讀博是因為別的目的去的,比如,想出國看看、不想工作、想體驗一回不一樣的人生等。

如果你是情況一,我相信你不會迷茫,直接去做你想做的就完事了。

如果你是情況四,我也相信你不會這樣問,而是問,比如,出國讀博去哪裡生活最舒適之類的。

那看來你應該是情況二或者三啦?

如果是這樣,我覺得首先當然要挑一個好發論文的方向,或者,業內競爭不太激烈的方向,最好,兩者都占。

我以前認識的一個老師跟我說,他當時為什麼要選Environmental Chemistry作為他的方向,首先,這個是個Chemistry的方向,化學你懂的,現在動不動一個老闆H-index就破100,這起碼得發400+篇論文,所以,這絕對是一個好發論文的方向。其次,你如果去做純的Chemistry或者Materials Science,那業內競爭太大,大牛太多,你申請基金的時候面臨和大牛直接競爭,隨便一個人幾篇Nature大子刊甚至正刊傍身,你有幾篇JACS,Angew這種根本不夠看。而如果你選Environmental口去申請,那很有可能你有JACS,Angew就已經是大牛或者准大牛了(現在國內環境院的老闆有1-2篇JACS,Angew或者NC這種的沖四青都很有希望,然而,其實很多環境院的和材料、化學院的乾的是一個事,即便設備比不過人家,環境的沖個Angew這些我感覺比化學的沖Nature大子刊還是要容易些的),再加上那個老師本來又是化學專業畢業的,對理論的認知很深刻,現在已經5+篇JACS這種檔次的文章,基金也已經拿了很多,輕輕鬆鬆評了professor,Ta跟我說起來都說要感謝當年自己做了這個正確的決定,如果當年Ta去了Chemistry或者Material Science,說不定還在摸爬滾打哈哈。

至於什麼方向好發論文,你隨便去查一查就知道,比如用google scholar,看看近年你要做大方向下面什麼小方向正在興起(一年論文比一年多),那怎麼看業內競爭激不激烈,去看這個方向的community或者每年的publication有多少篇,一年幾千篇那種,我也勸你慎重考慮,因為那可能是很多大牛把控的方向,如果你在大牛組,那當然可以毫無顧忌地去做,但是如果你在小課題組,非常不推薦,因為小課題組的發論文上限在這種熱門方向已經被壓地很低了。

此外,如果你博士畢業想去業界,不想進學術圈,那就挑一個有市場的工作,最好,選一個要編程的科研方向,因為你在博士期間去學習編程會有大把的時間和組內資源,而且,現在需要編程的絕對不止IT行業,我見過各種博士專業畢業後去做了碼農的,比如,biology,比如,chemistry,比如mathematics。。。其實,不管你做什麼,都可以和編程扯上關係,比如,你是linguistics的博士,也有linguistic programming。。。而你掌握了編程之後,其實在哪裡工作都不會太難找的。。。

最後,很多人還會猶豫,博士期間找一個好發論文的方向還是好申請基金的方向,其實,好不好申請基金,最大的坑也是不能挑一個community很大的方向,當然,除非你跟著大牛一直做(畢業了繼續留在大牛組當老師),不然你會發現,你根本申請不到基金。。。只能換方向。除此之外,你可以去基金網上查一下,比如國自科,看看每年你做的這個方向批下來的基金有幾項,只要不是那種一年特別少的,一般都問題不會太多。當然,不論怎樣,我推薦你先顧論文這頭。。。因為,只有你有論文之後,才有進好學校的敲門磚,而一個好的平台,是申請基金提高命中率必不可少的,不然,你可能也會發現你很難中。。。

以上是大概的考慮,想到再補充。有具體問題可以留言或者私信問我。

有用記得點個贊喲,別光收藏呀~


兩個建議:

1、如果你還沒有確定導師,請務必找到合適導師。「合適」指的是活躍在科研一線,最近三年有高質量成果(比如NI)產出。一般這些老師都年紀不大,35-40左右,充滿活力,沒有很大代溝,學生不多,能夠給你指一條明路,而且提出的方向很多時候是實驗室可驗證的。施一公老師給學生的課題基本都是最前沿的世界性難題,所以才會有白蕊、萬蕊雪等學生博士期間一發文章就是CNS級別期刊。可以不誇張地說,你選擇的科學問題的大小決定了你文章最終發表的級別,而你對一個問題思考的時長決定了你對該問題理解的深度(請務必細品這兩句話)。這是比較省事的一條路。

自然科學82個NI期刊名錄請戳下面鏈接。

nature index 論文是指什麼?

zhidao.baidu.com圖標

2、如果你的導師已經確定,那就請你多讀本領域綜述。好的綜述一般在文末或者introduction部分會提到本領域的研究前沿和存在問題。這是比較accessible的一條路。

贈人一贊,手有餘香。


作為過來人,提幾個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1、興趣源於積累!沒有知識儲備的科研方向,雖然看似很有趣,一旦研究深了,就會很快進去迷茫,想要退縮!相反,有了知識儲備,在前期積累足夠,即使遇到困難也會有信心克服,所以選方向不要憑直覺興趣,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積累判斷!

2、結合導師方向!博士研究期間,如果導師是學術高手,一定要沿著導師指的方向走!請自動忽視第一條建議!導師讀的文獻多,前沿熱點把握准,能提供指導,這種時候一定不要自己瞎選,即使沒有積累,也可以做下去,因為在高手指點下,學得快,少有很多彎路!博士做研究,牛導給你幾篇具有對路的文獻,你把邏輯理順,弄清理論,理出問題,做好研究設計和實施,畢業論文就有了!能省很多摸索的時間!但是,如果導師不是學術達人,請參考第一條建議,自動忽略第二條建議!

3、考慮研究方向的熱度和可持續性!如果你只能靠自己,導師屬於第二種情況,那選題盡量選熱點,並且能有一定可持續性!博士研究階段的成果是你未來學術或工作的敲門磚,無論你將來進企業,還是去高校申報項目,這都是你的研究基礎!如果方向非熱點,那進企業有難度,且論文發表和答辯也有難度!考慮可持續是怕4年以上時間畢業,那時時代變了,畢業時,你的研究已經落伍了,那就悲劇了,申報項目時需要另闢一條路!前期努力就浪費了!

4、準確定位自己,看自己適合做哪個方向!無論做什麼方向,都有難題需要功克,但每個人特點不一樣,選擇自己擅長的,能降低難度,做的更好!所以還要結合自身能力,做好選擇!

5、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多讀文獻!方向不會天上掉下來,讀高質量文獻,多讀,多反思,多琢磨,這樣找出的方向最靠譜!

祝你早日畢業!

如果這個回答對你有啟發,請幫忙點贊,收藏,關注我,多交流!先謝過!


其實,這要分兩個階段來分析

第一:你還沒有進入課題組。這個階段最關鍵的是要拷問自己是否樂意去做科研,這個非常非常關鍵,否則你接下來的幾年是相當難熬的;當你決定去讀博的時候,選擇合適的學校、科研機構及導師,尤其是選擇導師的時候,能夠榜上大佬的時候一定不要錯過,而大佬的研究方向也是你將來幾年要進行的方向,如果感興趣,然後只要不太懶,結局一般都不會太差的。

第二:你已經進入了實驗室。這個時候你或許就沒有辦法再去選擇導師了,或者說你在大的研究方向層面也沒有太多選擇了。此時此刻,你要對自己實驗室的優勢及發展方向有個很好的判斷。看看導師發表的論文,看看師兄師姐的畢業論文,這是你了解實驗室最好的方式,沒有之一。選擇實驗室擅長的領域為自己的方向,多半是沒有錯的,畢竟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選擇之後,就不要瞻前顧後了,多讀文獻,多幹活,多思考,尤其是思考。

方向很重要,否則就是南轅北轍。以上兩種答案供你選擇~


謝邀。

選擇方向大約以下幾個重要步驟:

1。足夠好奇:能夠提出足夠多高質量問題

2。足夠有興趣:對#1中的一部分顯示出強烈的興趣,能夠深入研究問題背後更多的問題以及可能的問題解答方向。

3。有指導(如果你覺得你是麥克斯韋,波爾,居里夫人請忽略這一條):能有站得足夠高的老師,在#2的選擇中,給你指點,帶你達到你無法達到的深度。

這個時候,#3過後剩下的方向,通常是比較可選的。

具體請參見我之前的回答:

博士期間,怎樣在一個比較新的領域或者研究方向進行科研??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