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是關於自由職業者的生存現狀自由職業生存現狀:每天都很焦慮,但不想回去上班,這篇文章在網上徵集了一份問卷,其中有幾個問題就是關於「自由職業者還想不想重返職場」的。

截圖給你們看看:

可以發現,只要是從事過一段時間自由職業的人,都很難再重返職場了。不是能力上不能,而是心理上不能。

那個問卷裏有一個人的留言讓我印象深刻,他是這麼說的:「一個人抽象地晃蕩過,就再也無法具象地上班了。」

當然前提條件是,不上班也能活下去。如果你這個月不上班下個月就要餓死了,就算心理上不想上班,肉體也不得不早起搬磚。

所以,如果一個人有不上班也能養活自己的本事,或者經濟上還沒有捉襟見肘,那麼大部分人是沒有動力再去給別人打工的。因為你只要體會過一次自由而不受約束的舒服,就很難再接受被人制約的不適。

絕大多數人,都是懶散型生物,當環境相對舒適,就會惰性佔領上風。而懶散的生活習慣一旦養成,是很難再讓自己做出改變的。

我已經不上班一年半了(這期間依然在工作,靠自由職業掙錢),中間想過很多次要不要重新回去上班,不是因為錢不夠用,而是感覺到了自己的懶散和惰性在生活中佔了上風。

如果一個人沒有長年累月培養起來的良好的作息習慣,自律就是一件十分消耗能量的事情。每逼迫自己自律一次,能量值就下降幾分。長此以往,不上班反而變成了一件比上班還累的事情。

很長一段時間裡,不上班的我都在與自己的惰性做抗爭。

但為什麼還是沒有回歸職場呢?因為「不上班」讓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沒有人規定你應該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也沒有人指責你不務正業後,我有了大把時間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我也能真正感受到工作帶來的快樂。這種快樂會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轉化成結果帶來一定的物質或精神回報。

每當我想回去上班時,只要一想到可能會失去這種自由和快樂,就會放棄這個想法。

我想那些經歷過一段時間「不上班」的人,之所以不想重回職場工作,大概也是因為體會到了這種「自由」帶來的甜頭吧。

最近我也常常在想,究竟是在一家公司老老實實上班,像升級打怪一樣積極晉陞對一個人的自我成長幫助更大,還是任其自由發展,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幫助更大。

前天與一個不上班的朋友聊天,她說到一個詞叫「生命力」。她說在上海的時候,她看到馬路上的樹都長得規規矩矩。但是去了巴釐島,那邊的樹卻長得亂七八糟,但是看上去更有「生命力」——那纔是一棵樹本來該有的樣子。

「不上班「對我來說,也是一次擺脫外界束縛,讓自己「野蠻生長」的機會。我很想知道,當沒有了外力的約束,我可以長成什麼樣子。

因為不願放棄這種對未知的期待,短期內,我應該不會再去公司上班。


我正在做一個關於「不上班」的個人項目「100個不上班的人」。

目前已經採訪了40個「不上班的人」,更新在了公眾號「土土土槽」上。

回復關鍵詞「100個不上班的人」即可獲取往期文章。

相關書籍:

只工作,不上班:20名不上班青年的人生白皮書京東去購買?


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很複雜, 他本質上有很多不同的模塊構成,就像計算機上同時跑著很多的不同功能的程序。這些不同的程序在競爭著控制大腦, 最後主導我們的行為模式。比如附近的街區如果發生了一個駭人聽聞的謀殺案, 這會極大地激活每個人大腦的恐懼與警惕模塊, 每個人都會對陌生人提高戒心,深夜不敢獨自出門,也就是說恐懼模塊開始主導人的行為。

比如道德和理想模塊要求我們努力投入工作獲取認可,提升自我價值感。但是我們還有另一個模塊很強大,就是追求快樂舒適,保存體力的模塊,當你休息一段時間後, 基本這個模塊就強化了, 主導了你的大腦。然後出現休假後綜合徵,就是主導模塊和工作有矛盾。

所有人都是這樣的, 當然歷史上或許有某些聖人能擺脫這個模式,但你我顯然不屬於哪一類, 不用太過自責。

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戰勝了外界多少困難和敵人的人, 而是在內部每一次模塊競爭中都能戰勝自身的貪婪,恐懼,追求安逸的那些先天模塊的人,所以這些人有著外人無法企及的堅毅和目標感。

堅毅和強大的執行力是可以後天訓練的。最有效的莫過於進行日常的體育訓練, 就像軍隊對於軍人的訓練那樣, 從身體的勞苦和極限挑戰中體驗意志力的提升, 戰勝那些安逸模塊。

我個人的經驗就是用最古老而且最有效的鍛煉:跑步, 不要管大腦裏喋喋不休的理由,不要理會那些猶猶豫豫, 越是不想跑, 就越要穿上跑鞋跑起來,當你真正跑起來, 你的大腦就安靜了, 開始全力應對體能的挑戰, 需要集中精力, 控制好呼吸節奏, 調整合適的步伐,朝著心中的跑步目標前行。

為了防止傷害膝蓋, 我一週跑三次,每次大概跑5公里, 以後慢慢提升距離, 其他時間去游泳,就是這樣簡單的運動安排, 執行下來, 我感覺我的大腦開始慢慢改變了, 不再那麼容易退縮,猶豫,給自己開脫找各種理由了。

加油。


承認吧,你就是不想工作而已,就是想玩一輩子,這沒什麼,如果條件允許,誰想要每天996,苦哈哈地做個上班族呢?

如果有條件,為什麼一定要工作?

只要你可以

你可以在夏天別人頂著酷暑辛苦工作的時候坐著遊輪去南極看企鵝體驗冰川的壯美而不是看完《地球脈動》之後發個文藝的朋友圈順便寫個影評。

你可以冬天在別人還在苦逼加班吐槽年假只有七天的時候去非洲看長頸鹿看角馬體驗動物大遷徙,而不是隻能盯著像素不夠的電視屏幕看動物世界。

你可以在別人想著怎麼找份工作餬口該給自己打雞血感慨征途是星辰和大海的時候去俄羅斯坐著米格29戰鬥機飛上2萬米高空看一看自己生活了多少年的星球

你不必嚮往星辰和大海,因為想去就去了,你不必大談詩和遠方,因為你對此已經膩味了,你也不必為了看看這個世界有多大而辭職讓領導準批,因為你早就足跡遍佈世界各地角落,下一步思考著要感受下太陽繫有多大,畢竟人類還是要登陸火星的嘛。

或許你只是想當個肥宅,每天足不出戶,每天刷刷劇玩玩遊戲喫飯睡覺打豆豆無聊都行,只要你有條件活下去,活的比大多數人要好。

或許你覺得我說的太膚淺,

那你可以每天打打高爾夫球學學書法樂器舞蹈陶冶自己的藝術情操,買點古董汽車文玩收藏品,也可自稱為藝術達人收藏家。為什麼一定要工作呢?

如果你有能力有興趣也可以從事科學研究探索社會的前景人類的起源宇宙的奧祕,或者做慈善為社會做貢獻。

你可以去做任何你喜歡的事業。

現在有一種說法,不努力就廢了,不工作就有罪,你要努力工作努力奮鬥,996,997,999,加班創收,堅持挺住,也不要想著賺錢,夢想抱負理想兄弟,燃燒吧少年,這是福報。

其實什麼叫做廢了呢?如果你能做到我上面提到的任何類似的事情,會有人責怪你,鄙視你,說你廢了嗎?大家不會這麼說,大家會想說土豪我們做朋友吧。

歸根結底,作為一顆普普通通的韭菜,一輩子工作就是你的宿命,而你累了的時候,不想工作也會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你不是韭菜,你也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來提問。

谷歌國外的知乎不工作,有超過一千多萬條搜索結果,如果可以,誰喜歡苦哈哈地工作。這個世界上始終是普通人多,無知地來到這個世界上,懵懂地成長,無奈地衰老,帶著遺憾離去。很令人沮喪吧。

其實工作是沒有意義的,無關乎可笑的理想或夢想,也不是高貴或者低賤,更與所謂的抱負奮鬥努力無關,只是一個普通人,賺點錢,或者賺很多錢,然後生活,日復一日,僅此而已。

但是你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嗤之以鼻可以破口大罵可以默然不語,但你得認清現實,其實吧,你觀察一下就會發現,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說一套做一套的,不必介懷,本皆如此。

所以我最終還是給你一個建議,不要放棄工作,思考自己最終想要從事的行業,想要從事的崗位。倒推出自己需要的能力然後有意識地學習,盡量找自己感興趣的,這樣當韭菜的時候也能稍微舒心一點。

畢竟開心最重要吧。


應該是錢夠花,還不夠焦慮,可以再等等


剛經歷這種大起大落的我,可以很直接地說,沒啥科學可言,

就因為不工作……爽!

一個月以來一直在家寫小說,還沒有一毛錢回報,但我充實得不分晝夜。

因為我不管不顧,只顧了自己的心,這是多大的幸福,想都不敢想。

然而就剛剛手賤聊了個新工作,一句996一下子給我整抑鬱了,甚至有點絕望!大半夜輾轉難眠……

人都從牢裏放出來了,你讓他見了這藍天白雲,夕陽無限好,隨風自由奔跑,然後說你再進去?

還讓他自己往裡走。

不殘忍麼?

我提不起勁,我趕不上溜,你說難受不難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