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五個多月了,月子里開始脹氣,一直到現在,每天晚上醒很多次,總是哭,屁放出來才重新睡覺,有時候一次連續放幾十個屁。

四個多月的時候,有十多天沒有脹氣,晚上能睡整覺,而且白天也特別乖,白天一覺甚至能睡兩三個小時。


其實寶寶喝奶,喝水,大哭都會導致肚子脹氣的,所以只要是脹氣引起的下面的方法都適用。

我家寶寶月子里脹氣過一次,哭了一下午,全程抱著,用小暖水袋暖肚子。

第二個月也出現過脹氣,哭的聲嘶力竭,老母親的心都哭碎了,這次我請的推拿師,推完了,一頓放屁屁,然後就睡了,沒有再哭,於是我每天都給他做排氣操,每次吃完奶都給他按摩,防止脹氣,就這樣一直沒有再脹氣直到6個月,不再做排氣操了。

其實很簡單,媽媽不要嫌麻煩就好,寶寶吃完奶讓寶寶側身向下輕撫胃腧穴20次。

仰卧雙手從咽部向腹部輕撫到胃部上手分開向肋骨兩側划去。20次

寶寶小腿後側,足三里位置,從上到下,用手輕撫,20次(就是寶寶腿的側面,用手掌包住側面輕撫就可以)

手心腳心揉20次

我每次喂完奶都要給他揉全套的,再也沒有脹氣過。

沒事跟他玩的時候可以做一下排氣操。

好啦就這樣啦寶寶醒啦


一般來說,小寶寶的肚子本來就會比成人大,看起來鼓鼓脹脹的,那是因為孩子的腹壁肌肉尚未發育成熟,卻要容納和成人同樣多的內臟器官造成的。在腹肌沒有足夠力量承擔的情況下,腹部會因此顯得比較突出,特別是寶寶被抱著的時候,腹部會顯得突突下垂。此外,嬰兒的身體前後是呈圓形的,不像大人那樣略呈扁平狀,這也是讓肚子看起來脹脹的原因之一。

1、造成腹脹的原因:

A、哭鬧過度:寶寶哭鬧時吸入太多空氣而引起腹脹。遇到這種情況,爸爸媽媽應該多給予安慰,或是擁抱他,通過調整他的情緒來避免脹氣的加重程度,由於疼痛不適及長時間哭鬧更易導致吞入空氣,更加劇疼痛,癥狀更重。

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餵奶。寶寶餓的時間太長,吸吮時就會過於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所以要按時給寶寶餵奶,並且在餵食後促使寶寶適當排氣。

B、餵奶方法不當:人工餵養時奶汁沒有完全堵住奶嘴,而是留出上邊的空間,使寶寶吃進很多空氣。

C、奶嘴不合適:奶嘴上的孔眼過大,奶水流速過快,讓寶寶吃得太急,吞下去太多空氣。餵奶時,應當注意讓奶水充滿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讓寶寶吸入空氣。

D、奶水消化發酵。吃進去的奶水在消化道內發酵而產生氣體。暫時停止食用容易在消化道內發酵併產生氣體的食物,例如;甘薯、甜瓜等。

E、寶寶便秘。寶寶幾天沒有排便也會肚脹。

F、新生兒腹肌發育及神經控制能力未成熟,且彈性組織缺乏,易使空氣存留腸內,發生腹脹,併產生疼痛(無法自行排氣)。

H、有時孩子的消化能力下降,也會發生腹脹的情況。

至於腹脹或脹氣算不算是病,需不需要治療,原則上要以寶寶的臨床癥狀為判斷標準。如果寶寶能吃、能拉、沒有嘔吐的現象、肚子摸起來軟軟的、活動力良好、排氣正常、體重正常增加,那麼這一類的腹脹大多屬於健康良好的情形,無須特別治療。其實嬰兒脹氣是常見的事,許多的原因都會造成寶寶腹部脹氣。只要家長把握日常生活的照顧原則,只要寶寶奶量,胃口,睡眠,活動力都良好,體重持續增加,就不必過於擔心。

嬰兒也有一些消散氣體的方式,例如:餵奶之後,輕輕拍打寶寶背部來促進打嗝,使腸胃的氣體由食道排出;有些寶寶很會排氣,可以通過肛門將氣體排出;多給寶寶的腹部進行按摩,這樣有助於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的情況。合理餵養,培養小兒正常的飲食習慣。起居有常,避免寒冷刺激。

2、新生兒腹脹明顯,伴有頻繁嘔吐、寶寶精神差、不吃奶、腹壁較硬、發亮、發紅,有的可見到小血管顯露(醫學上稱為靜脈曲張)、可摸到腫塊;有的伴有黃疸,解白色大便、血便、柏油樣大便,發熱或上述的「五不」癥狀,這些都是疾病的表現,嚴重而頑固的腹脹往往表示病情危重,一定要及時看醫生。


寶寶脹氣是由於嬰兒胃腸發育不成熟,引起腸道脹氣--肚子咕嚕咕嚕響,排氣多,並頻繁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醫學上稱之為腸絞痛

多從寶寶出生後2~3周即開始出現,3~4月後逐漸改善。是屬於嬰兒發育中的問題,但是有一些原因會使寶寶的脹氣頻發或者較為嚴重,備受脹氣的折磨。

寶寶為什麼會脹氣?

餵養方式

1、母乳餵養的情況下正確的姿勢是最好讓孩子的臉正對乳房(而不是呈某種角度),以保證他的嘴將乳頭和乳暈全都含住。

2、使用奶瓶餵養的寶寶更容易吸入過量的空氣。應試著將寶寶的頭擺放成45度,並相應地使奶瓶保持傾斜,從而使奶嘴總是充滿奶水。如果寶寶的吞咽能力比較好,你也可以把奶嘴的孔不要扎得過大,以減少他喝奶的同時吸入大量的空氣。

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寶寶乳糖不耐受,或者大月齡孩子吃了過多產氣的食物,如豆類、西蘭花、水果、小麥、土豆、玉米和麵條等。寶寶在出現了消化系統疾病或者腸道過敏,這些情況下,寶寶通常會伴有發熱,腹瀉,嘔吐等其他的癥狀。

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脹氣?

0~3 個月

寶寶如果出現哭鬧不安,蹬腿,面色漲紅等癥狀,可能就是脹氣了。

3 個月之後

寶寶脹氣經常表現為屁多,哭鬧,要家長抱等情況。如果寶寶說自己肚子難受,同時出現屁多,打嗝的癥狀,大部分也是因為腸脹氣。

寶寶腸脹氣了怎麼辦?

1、做排氣操

讓寶寶仰面躺在床上,抓著寶寶的腿做自行車運動。

也可以在寶寶消化食物過後讓寶寶趴一會,這樣不僅可以通過擠壓腹部促進氣體排出。

2、按時餵奶

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餵奶。寶寶餓的時間太長,吸吮時就會過於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所以要按時給寶寶餵奶,並且在餵食後促使寶寶適當排氣。

3、正確沖泡奶粉

沖泡奶粉時,盡量不要搖晃,可以等奶粉慢慢溶解。如果搖晃了,記得將奶瓶先靜置一會。

4、餵奶後輕拍背部,以促進打嗝和排氣

豎抱寶寶,注意一隻手防護好寶寶後背和頸部,另一隻手空心拳狀,輕拍寶寶後背,持續拍打10-15分鐘,嗝出空氣。

5、避免寶寶哭鬧太久

父母應安撫寶寶的情緒,避免其因哭鬧吸食過多空氣而產生脹氣

嬰幼兒脹氣雖然是常見問題,但是初為人母的媽媽可能會被孩子往往毫無徵兆的大聲哭鬧給嚇到。而且,脹氣多發生在夜間,所以,如果媽媽也不知道處理方法,可能會非常的愧疚、焦慮和恐慌,嚴重的話可能會出現奶量減少甚至產後抑鬱。

所以,如果寶寶有脹氣現象,媽媽記得在育兒問一問公眾號快速諮詢醫生,減輕寶寶因脹氣帶來的一時不舒服,也是來緩解媽媽的焦慮。


寶寶在身體發育和輔食添加過程中,經常都會遇到過腸胃不適的情況,看著寶寶圓鼓鼓的肚子,也著實讓很多寶爸寶媽擔心。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脹氣了?

肚子鼓鼓的就是脹氣?

不一定!大多數寶寶肚子看上去有點鼓,只是一種生理現象。比如在餵奶後常可見到輕度或較明顯的腹部隆起,有時還有溢乳,但寶寶安靜,腹部柔軟,摸不到腫塊,排便正常,生長發育良好,寶爸寶媽其實不用太擔心的。

但是如果寶寶出現下面幾個表現,那就可能是寶寶脹氣了。

寶寶脹氣的表現

?1.睡覺不踏實:睡覺的時候會使勁,手和腿蜷縮起來,發出使勁的聲音,有時候臉還會憋紅。

?2.哭鬧:吃完飯後突然劇烈的哭鬧。

?3.抱睡放下後立馬醒:抱著寶寶睡,以為寶寶睡熟了,但是放下就立刻醒,可能是脹氣的原因。還有在抱著時,寶寶出現蹬腿動作,其實都是想自己按摩自己的肚子。

?4.愛趴著:趴著的時候會稍微安靜一點。

?5.吃奶不老實:總是蹬腿或拉扯乳頭,如果側躺餵奶,寶寶可能會一直蹬腳,然後身體一直向上躥;

?6.放屁、排便:有的寶寶會放屁,這是典型的脹氣特徵之一,通常在寶寶排氣和排便後,脹氣的表現會有所緩解。

寶寶脹氣並不是病,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藥物治療,寶爸寶媽自己就可以用下面這些方法緩解。

但是如果寶寶腹脹並伴有嘔吐、胃口不振、體重減輕、肚子有壓痛感現象,建議最好諮詢專業醫生。

寶寶脹氣了不舒服怎麼辦?

寶寶已經脹氣了,就要想辦法幫寶寶把腸胃裡面的空氣排出來,可以通過拍嗝、飛機抱或者排氣操等方式幫助寶寶排氣。

?1.拍嗝

吃完奶後,寶爸寶媽需要通過拍嗝幫助寶寶排出多餘的氣體,用一隻手的手臂托住寶寶的屁股,讓寶寶自然的趴在寶爸寶媽肩膀上,另一隻手呈空心狀,從寶寶的背部中段,自下而上地拍,注意動作輕柔,幫助寶寶把氣體排出。

?2.飛機抱

把寶寶的身體搭在寶爸寶媽小臂上一側,讓寶寶頭靠近肘關節,寶爸寶媽如果感覺到寶寶的肚子已經放鬆下來了,這就表示抱對了,這也是最快能讓腸絞痛寶寶安靜下來的方法。

?3.給寶寶做排氣操

排氣操能快速有效解決寶寶脹氣、攢肚、消化不良等腸道問題,寶爸寶媽快學起來吧!

?第一節:

以肚臍為中心,手掌順時針輕撫,一圈為一回合,做4-8個回合即可。

?第二節:

1.兩手交替向下輕撫,以八拍為一組,做兩組;

2.雙手往下輕撫,以八拍為一組,做兩組。

?第三節:

1.兩腿交替往腹部蜷縮,以八拍為一組,做一組;

2.雙腿同時往腹部蜷縮,以八拍為一組,做一組;

?第四節:

單手單膝交叉相處,以八拍為一組,做一組;

?第五節:

垂直抱起雙腿,擠壓腹部,以八拍為一組,做一組。

特別提醒

提醒寶爸寶媽們,這個排氣操利用壓迫的原理,將寶寶肚子里的氣壓縮排出,出現放屁、排便現象都屬於正常而且較好的現象,不用慌張哦~

預防寶寶脹氣,做好這幾點

?1.奶後拍嗝要記得

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媽媽們一定記住,在寶寶餵奶間隙和喂完後,豎抱寶寶拍拍嗝,這樣能很好的預防寶寶脹氣。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脹氣自然會慢慢減少的,不用太擔心。

?2.寶媽飲食注意:

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寶媽少吃一些可能引起脹氣的食物:如土豆、地瓜、南瓜、韭菜、芋頭、黃豆、西蘭花、西紅柿、青椒等;

?3.餵養時要注意

如果是親喂,最好讓寶寶把整個乳暈都含進去,減少吸入空氣;如果是瓶喂,需要注意奶嘴的孔不要太大,防止吸入空氣,也可以選擇帶有特殊功效的奶瓶,比如帶排氣孔的奶瓶、彎角奶瓶等。

?4.餵奶時間要恰當

寶寶在很餓的時候會吃的很急,這樣就容易吸入太多空氣,所以,不要等寶寶很餓的時候才餵奶。

?5.正確沖泡奶粉

沖泡奶粉時,盡量不要大力搖晃,可以等奶粉慢慢溶解。如果搖晃了,奶中很多氣泡,可將奶瓶先靜置一會,等氣泡消失再喂寶寶哦~


我家也很嚴重,益生菌,排氣操飛機抱等等安排上了,還是沒用,至今沒有找到解決辦法,醫院也跑了沒用


很多媽媽們因為關心寶寶,只要寶寶有一點不對,就會擔心寶寶是不是又怎麼了?

新生寶寶消化系統不成熟,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腸道脹氣。

今天同福媽帶大家了解一下寶寶脹氣。

寶寶脹氣癥狀

一般寶寶出生後1個月左右最容易出現脹氣,2個月後會有所緩解。

家長如果發現寶寶肚子圓滾滾,總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還經常亂蹬亂踹、使勁用力,把小臉漲得通紅,好像拉便便又拉不出來的樣子,很可能是脹氣了。

脹氣的寶寶往往有頻繁劇烈的哭鬧,尤其是夜裡,抱哄餵奶都沒用,要一直哭到沒力氣、排氣或排便才停止。

寶寶出現胃腸道脹氣以後,會明顯的有疼痛的感覺,因此主要的表現就是會出現陣發性的哭鬧。另外由於腹脹引起的大腦中樞條件反射就會降低食慾,不愛吃飯,或者是吃飯了以後會出現嘔吐的現象。由於腸道中有大量的氣體,因此會造成放屁多的現象。

由什麼引起

寶寶肚子脹氣的原因主要原因:

一.餵養方式

1.吃奶的時候吃得太急,食入的大量的空氣就容易導致脹氣,尤其是當寶寶餓了太久才餵奶的時候

2.奶嘴孔大小不適當,造成空氣通過奶嘴的縫隙進入寶寶體內

3.含乳姿勢的不正確,造成空氣進入寶寶體內

二.食物類

1、母乳餵養的話,媽媽要檢查一下自己的進食,避免吃豆類、花菜以及辛辣食物。另外,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過多,糖分在寶寶的肚子里過度發酵,也容易使寶寶出現腸脹氣。

2、配方奶粉餵養,選擇奶粉時,你要特別注意,應選擇不含乳糖的、不含豆質的或低致敏性的配方奶粉,可能會有助於減少孩子的肚子脹痛。但須知即便調換奶粉,也至少兩周才能看到效果。

3、某些固體食物也可能導致嗝氣、腹脹。比如穀物粗糧、蔬菜(豌豆泥、黃豆泥)等含有可導致大腸脹氣的纖維。而蘋果、梨、杏兒等等含有高濃度糖分的大多數純果汁也是導致嬰兒腹內氣體凝聚不暢的誘因。

三.寶寶過度哭鬧也會導致脹氣

解決方法

1.正確餵養方式

母乳餵養的情況下正確的姿勢是最好讓孩子的臉正對乳房(而不是呈某種角度),以保證他的嘴將乳頭和乳暈全都含住。

2.營養均衡飲食

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過多,糖分在寶寶的肚子里過度發酵,也容易使寶寶出現腸脹氣,這時媽媽就應該注意限制自己的攝糖量了。

此外,母乳餵養的媽媽還要盡量避免食用容易引起寶寶脹氣的食物,如豆類、玉米、紅薯、花菜以及辛辣食物。

3.培養飲食習慣

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餵奶。寶寶餓的時間太長,吸吮時就會過於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所以要按時給寶寶餵奶,並且在餵奶之後,幫寶寶拍嗝,使腸胃的氣體由食道排出。

4.腹部按摩

適度的按摩能夠促進腸蠕動和排氣,從而緩解寶寶肚子脹氣。

以肚臍為中心,手掌順時針輕撫。一圈為一回合,做4-8個回合。

兩腿交替往腹部蜷縮,以八拍為一組,做一組;雙腿同時往腹部蜷縮,以八拍為一組,做一組。

兩手交替向下輕撫,以八拍為一組,做兩組;雙手往下輕撫,以八拍為一組,做兩組。

5.家庭護理

腹部使用驅風油、用溫毛巾敷蓋也有幫助,這些有助於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6.避免寶寶哭鬧太久

父母應安撫寶寶的情緒,避免其因哭鬧吸食過多空氣而產生脹氣。

7.異常脹氣應速就醫

寶寶的肚子如果脹得很大、很硬,加上寶寶看起來很不舒服的樣子,精神不佳,一般加上有嘔吐或喘就更為不妙,父母應特別注意並儘快帶寶寶就醫檢查治療。

寶寶消化系統發育未完全,功能較弱,如果嘗試這些方法後,腹脹、腹痛仍不能完全緩解,可以根據醫囑給寶寶吃益生菌來調理,改善腸道菌群增加腸蠕動來促進排氣哦!


個人公眾號:小樊子育兒站,不定時分享育兒乾貨,關注有驚喜喲

新手爸媽該知道的幾件事:寶寶脹氣問題處理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寶寶後期好不好帶

新生兒在月子里一般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到了第二個月,孩子突然變得哭鬧不止,餵了奶哭得更凶了,這時候的爸爸媽媽們會手足無措,甚至會奔潰。

如果你家寶寶有以上現象,那寶寶可能脹氣了。

【1.關於脹氣】

我家寶寶是在出月子兩天前從一個天使寶寶突然變得很愛哭鬧,當時自己以為寶寶餓了,就給寶寶餵奶,結果寶寶仍舊哭鬧不止,我再給寶寶喂,寶寶直接吐奶了。

當時還沒想到是寶寶脹氣,因為我朋友告訴我寶寶一般要出月子才會脹氣,因此出現脹氣的情況也是因人而異,總之就是在出月子前後幾天。

我上網一查,了解到寶寶可能是脹氣了,網上也給出來答案:做排氣操。當天晚上寶寶和我們一整晚都沒睡,心有餘悸。

脹氣是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網上關於寶寶脹氣大多數的描述是「黃昏鬧」,有些舊觀念說等嬰兒長大了脹氣自然會好;關於脹氣的解決辦法,網上的回答也都大同小異:做排氣操;而我發現網上的這些觀點對我家寶寶來說都「然!並!軟!」。直到我在知乎上看到滿媽分享的一篇不一樣的文章。

直接上乾貨:寶寶脹氣的根本原因是:餵養不當!!!解決辦法按時餵養。

嬰兒由於身體各項機能發育還不完善,一是消化比較慢,二是在喝奶過程中會吞咽一些空氣,而寶寶自身還不能排氣,這就導致了寶寶脹氣。

在月子里,只要寶寶一哭,媽媽就會餵奶,這是按需餵養,很多人比較接受這種餵養方式,如果想要緩解寶寶脹氣問題,出月子後,建議按時餵養(每3小時餵養一次最佳),這樣後期帶娃會輕鬆很多。我自己就是這樣做的,我的天使寶寶又回來了。

出月子後,寶寶哭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困了,可能是熱了,因此寶媽們切記不要寶寶一哭就餵奶,這會造成很多問題:奶睡,脹氣;寶寶將會越來越難帶,媽媽的狀態也會不好。

劃重點:按時餵養後,依舊要記得給寶寶排氣,這樣寶寶會更乖,更好帶。我用的排氣方法是把寶寶兩隻腳抬起,膝蓋壓在寶寶肚子上。

發現寶寶脹氣後,第二天我們就按時餵養,過程中寶寶依舊會大哭不止,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一定要堅守住,不要給寶寶餵奶安撫,要不然前面的努力就白費了。

實在不忍心也要等過了兩個小時後餵奶,然後兩個半小時,最後再過渡到三個小時。

第三天寶寶一切恢復正常,又是天使寶寶一枚,後期寶寶都比較好帶。

解決脹氣問題後,寶寶非常好帶

解決脹氣問題後,寶寶非常好帶

【2.關於驚跳】

寶寶出月子後,許多問題都會接踵而至,第二個新手爸爸媽媽們將面臨的問題是寶寶的驚跳反應。

關於寶寶的驚跳反應,網上大多數說得是:由於寶寶離開媽媽的子宮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沒有安全感而產生的現象。很多新手爸媽對此也只能聽之任之,盼望著寶寶長大後驚跳反應自己消失。

而我發現寶寶脹氣問題解決以後,驚跳現象也會有所緩解;我還發現寶寶吃飽喝足後會睡得很香很沉,基本不會有驚跳反應了。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處理好寶寶的驚跳和脹氣問題後,大家離輕鬆帶娃之路又更進一步了。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關注【小樊子育兒站】

http://weixin.qq.com/r/OT_bg5DEv83ArdTg92or (二維碼自動識別)


剛出生後不久的孩子, 因為腸胃功能不完善,所以會出現脹氣的情況.

我家寶寶小的時候也脹氣過,有經驗的阿姨說過幾點:
  1. 如果是非母乳餵養, 沖奶的時候,一定要先水後奶,平著搖,防止產生泡沫;減少孩子吃入空氣的可能.
  2. 非母乳餵養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奶嘴, 防止孩子吃空氣;
  3. 非母乳餵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奶粉和水的配比,不能太稀;更不能太稠;太過稠甚至會危及孩子生命.
  4. 喂完寶寶後,一定要抱著,讓孩子頭搭在大人的肩膀上,然後輕輕拍嗝;適當時間,輔助作排氣操.
  5. 定期吃"媽咪愛"類似的益生菌.. 遵照這個執行,我家寶寶後來脹氣的情況基本就不再出現了.. 曾經有外面人建議做嬰兒穴位按摩, 被我嚴厲禁止了.


這個原因還是挺多樣的,有的時候是媽媽的飲食,有的時候是寶寶受涼,但歸根結底都是寶寶腸胃系統發育不完全導致的。我家寶寶用排氣的葡萄水還不錯,現在基本沒有這個困擾了~


脹氣不一定是吃多導致的,我的兒科醫生說,很多亞洲寶寶有乳糖不耐症(我家寶寶有一半亞洲血統),如果媽媽喝了牛奶就有可能引起寶寶脹氣,可以改喝豆奶杏仁奶等不含乳糖的奶製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