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chsia是2016的開源系統,微內核zricon

鴻蒙國產微內核馬上開源?


除非Fuchsia無縫替代Android,成為實際上的Android的後續版本,用戶和普通開發者無感知。

那Fuchsia還有一線生機,剩下的就是像windows那樣解決碎片化問題了。

否則這兩個東西都得完犢子,預定兩首涼涼


其實不難理解,現在業界沒有什麼必須要搞一個新的系統才能解決的迫切的問題。

而另一方面,業界是有慣性的,別的不說,就看看多少大佬圍追堵截都沒能從瀏覽器上乾死的JavaScript.


Google做新系統的原因就是關注這個圈子新聞的也很容易想到:防止GPL協議影響、防止Java被甲骨文拿來懟自己、想幹掉虛擬機結構等等

這些理由對於Google來說可能是迫切的,但對於別人來說不是


順便,好好學好好看,fuchsia那種才真叫「我們為Android不能用的情況下準備的備胎系統」。


不存在的東西是沒有缺陷的。

我更看好鴻蒙這種完美的系統。


華為的系統就是個UFO。江湖上都說它很厲害,有人真的見過嗎?


啥也不說了,我就直接上乾貨。


如今連操作系統都開始玩期貨了,而且不用公佈時間表,真好。

沸騰的觀眾對著PPT就已經高潮了,根本沒操心適配新OS的開發者平臺能否運行輸出HelloWorld,或者是HelloHuawei、Hellogoogle。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操作系統,但主流消費市場真的容不下三個系統,鴻蒙要麼開源幹掉fuchsia,要麼閉源幹掉iOS,然後和fuchsia爭老大,這都不是走下PPT就能成功的事,已經不是一個操作系統能解決的問題了,就當是一個無期限的期貨吧,看起來挺好的。

扯個閑篇,DOS年代有誰見過操作系統打補丁的?Windows XP之前有誰見過操作系統每週升級打補丁的?Windows 2000整個生命週期發布了6個servicePACK,XP有多少補丁?更別說如今的10了。

功能機時代手機到廢也不會去更新系統,nokia的塞班也是如此,palm、黑莓、winCE和多普達時代開始有了刷機包,但還得離線,且刷機大多數是為了主題包功能包之類的。

如今有哪個主流OS能三個月不打個補丁什麼的?想死啊。

iOS每逢大版本升級後兩個月,基本上是週週更,就這樣還被罵死,存量好幾億的基數,沒點bug都不好意思發布。

安卓每逢大版本升級,各大廠商定製更新也是一地雞毛,適配發布更新然後補丁。

就算是穩如MIUI,周更開發者包月更穩定版也是常態化了。

當然,一個PPT是用不著更新打補丁的,PPT上我們看到了完美,讓我想起了DOS 6.2加Windows3.2加office 4.3的黃金組合,不會藍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