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的錯誤不在於應試教育,而在於應試教育的方式和學習的內容,應試教育只是一種政策工具,他所造成的一切效果完全取決於怎樣去使用它,而不是它本身就有問題。


世襲制


我的理解,請討論、指正;

1、應試教育沒有對錯之分,它是一種相對客觀的學習結果檢驗標準;

2、應試教育這種方式關鍵在如何應用,有的人事填鴨式的死記硬背,有的會通過知識的掌握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應試教育是社會發展到今天比較理想的一種教育方式,應該很難有一種實操性很強、又能兼顧公平、各方面都很理想的教育方式;

4、應試教育本身也在小步推進自我迭代優化,如我讀書考試以語數英為主,我孩子現在也加了如體育、美術、品德等綜合的素質類綜合素質類教育;

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微小的價值(點贊收藏喜歡走一波~)


要替代的不是教育方式,而是替代教育理念。應試教育沒有問題,問題是人們如何看待應試教育。


如果你已經是鉅富,孩子幾輩子也花不完你的財富的話,那你可以更換一下教育方式了。要不然就先從父母自身改變起吧,你的家庭教育方式改變了,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自然改變了。


應試沒有錯,錯的是不科學的應試教育。要想取代應試教育,或者說不被應試教育拖入泥坑。作為學生來說,只有超越學校。現在家長都很愚。當然也不能怪家長,家長也是這個教育體系出來的,受的教育就是權威的總是對的。從小的教育是深深的烙印。包括我現在看到孩子的老師還是很怕,怕與老師打交道。但為了下一代不被學校毀掉,我只能硬著頭皮上。當你用心在教育上的時候,你會發現老師,領導只不過是紙老虎,外強中乾而已。經過多年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他完全走在了學校前面,不需要再被學校應試教育拖累。在有限的圈子裡,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這是良性循環。可以說,用計用智跑在了應試教育的前頭,但大環境不可能取代應試教育,只能說改善,規避一些應試教育的弊端。


別開玩笑了,應試教育是最節省教育成本的教育形式。


只要還有考試,只要還是一考定終身,只要對於不能拼爹的孩子除了考試沒有其他出路,只要社會實踐還是憑上級一句話,那應試教育就還有市場,就不會消亡,反而會愈演愈烈。當然如果家長有決心送孩子出國讀書,是有可能擺脫應試教育的。


有啊,完全的進步主義教育,只要你能承擔完全階層固化的後果。

或者也可以選擇世襲制,這個更簡單


在能夠簡單,快速,便宜的評價每個個體的終極人工智慧出現以前,應試教育就是最簡單,快速,便宜的篩選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綜合起來更優秀的人,哪怕是國外那種程度的進步主義教育,該考試一樣考試。


徹底普及的高等教育

對中國來說,教育不均基本就是事實了,否則就沒有一本二本大專甚至國外國內高校的區別了,雖然國外也是甚至有些地方還不如中國

高質量教育就那麼一點,受教育人羣那麼多,需要一個方式選拔出能接受也有意願接受高質量教育的人,然後經過歷史的實踐證明應試教育可能是人類目前能找到的性價比最高的方法。

素質教育從某種意義上是可行的但是又沒有從根本上變革應試教育或者說因為教育不均的問題並沒有改善到形成質變的程度。所以目前來說素質教育反而可能給中國學生添加了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如果想取代應試教育我覺得除非能改變教育問題,發展經濟發展教育尤其是提高下限


未來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再以應試成績為主要評判結果。應試教育自然就不存在了。

直觀的說,絕絕絕大部分公司招聘第一條都是:985,211優先。

你說我有經驗,有技術積累,會管理…這也行,可是怎麼證明?我怎麼知道你是這方面人才?

剛畢業,把自己的清華北大學歷一擺,外加海外鍍金學歷證明。用人單位:來吧,總監肯定適合你,不會也可以學。高考分數高的全是人才。

不過,除了應試結果,好像一時間真的想不出更好的資源分配標準。更容易讓大家心服氣服。

應試教育在,有問題瑕疵,羣眾吐槽對象可以是教育。但是沒有了應試這個靶子…後果不堪設想。

家裡條件好的,可以給孩子報各種班,培養各種能力。綜合素質類考覈肯定佔優勢。

要想合理的評估教育成果,同時不破壞公平穩定,這個標準太難了。


目前沒有什麼方法。


應試教育在國內無法替代,因為這個是教育源頭出現的問題。

教育這個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公平,同樣是公立小學,你是喜歡北京的人大附小還是喜歡十八線縣城某村小?答案不言而喻。

國家在努力的製造「公平」,但是隨著時間的退役,以後就不可能有「公平」。

贏在起跑線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沒有錢,很多能力你很難獲得,這些能力等到大的時候會被無限放大,差距自然就有了。

應試教育,是唯一能縮短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唯一方法,所以,不要抱有任何幻想,不要企圖找到捷徑。除非你的人生已經無憂無慮。


當前的應試教育還沒有辦法能替代他,網友的水平超越不了那羣專家組,一些制度不是為單一羣體考慮的,從小的方面也許有瑕疵但是他維持的是大局,中國的教育制度在過去幾十年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教育制度,但是一定是世界上最符合國情的教育制度,只不過隨著西方的思想滲透和國內資本的操作,逐漸開始向有利於精英階級的方向發展


能力水平測驗和評估?這個就需要頂層的科學研究和設計了。


清華北大義務教育制度,可以改變應試教育。


按照血統分配


先確認一下,你認知當下的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吧


對教育改革的探索性思考,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去做;但,也 確有人做過些許思索。

內容均為轉載(鏈接如下),諸君不妨一覽之。

計劃經濟是唯一出路--生產積極性變革理論與實現社會主義的構想-烏有之鄉?

m.wyzxwk.com圖標

教育體系的徹底變革

為了在實踐中具備更多可操作性,和更多的選擇,我們可以為社會主義的教育體系變革設計兩套方案,一套是激進方案,另一套則是保守方案  

1、社會主義制度下教育體系激進方案的基本框架  

在資本主義,教育體系僅僅是作為整個經濟系統的一個附屬物。但在社會主義階段是不能這麼看了。教育體系必須作為同物質財富的生產和服務系統相平行的一個系統,甚至地位要更高。傳統的工業農業服務業是作為物質產品的生產加工和轉移,而教育系統則是對人本身的生產加工轉移,教育服務應該提供到從幼兒一直到退休的每個階段。  

在經濟生產領域,生產力的進步,經濟發展的程度有嚴格的定量化的指標來具體衡量,並且要做到生產的能力、效率、產品的質量一年比一年好,一年高於一年,甚至增長速度要高於一定的限度,否則就被認為是失敗。  

傳統的資本主義學校教育體系實質是一種得過且過的應付式的體系,充其量只是在受教育學生的數字上可以比較一下,而在質量上,缺乏一套定量化,規範化、嚴謹的評估指標,而在社會主義下,這種狀況也是必須徹底加以改變的。  

在社會主義,教育的對象不是僅僅某一個年齡段的學生,負責教育的機構也不再僅僅是學校,教育成果數量和質量的評估也不再僅僅是針對所謂學生。這是一個大原則。  

就一個人來說,他要經歷初始化教育階段,自主化教育階段,定向全面發展教育階段。  

(1)初始化教育階段  

初始化教育階段,從三週歲到十三週歲,在這個階段大略相當於傳統的小學以及幼兒園的階段。但和傳統不同的是,整個教育不再圍繞著知識的灌輸來進行而圍繞著各種能力的培養來進行,而一些必要知識的獲得僅僅是能力培養的副產品,所謂的考試不是知識的檢驗,而是能力的檢驗!  

首先應該列出一個關於人的所有能力的詳細清單。  

我這裡不妨嘗試著列舉一下:毅力、審美欣賞能力、記憶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情緒控制能力、情緒傳染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注意力、想像力、理解力、觀察力、邏輯思維能力、跳躍思維能力、直覺猜測能力、應激反應能力、理解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字組織能力、數字運算能力、動作協調能力、動作表達能力,身體耐力、身體柔韌性、肌肉爆發力……  

當然以上清單中的許多還可以進一步細分。  

比如毅力可以細分為:痛苦耐受力、誘惑抵禦力、計劃持久力(恆心)。  

痛苦耐受力指的是對痛苦的最大承受能力是多少,也可以繼續分為短期劇烈痛苦承受能力,和長期慢性痛苦承受能力。  

誘惑抵禦能力就是抵禦抗拒住某種快樂誘惑的能力,這可以繼續細分為「結束快樂決斷能力」和「進入快樂抵抗能力」。結束快樂決斷力就是說本來就沉浸在一個行為說帶來的快樂之中,比如打遊戲看小說或者享受美食,這時候理性要求終止這個行為,能否果真終止行為的能力。進入快樂抵抗能力,是說本來不在快樂中,但眼前只要實施某個行為比如看電視打遊戲或者其他誘惑,就能馬上帶來快樂,但理性要求不要這樣做,能否按照理性剋制自己行為衝動的能力

計劃持久力也就是制定了一個長期計劃(學習計劃或身體鍛煉計劃或工作計劃),按照計劃每天長期堅持下去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恆心。這還可以細分為有幹擾堅持能力和無幹擾堅持能力,按預期進步持久力,不按預期進步持久力。有幹擾和無幹擾是不言自明,無需解釋。按預期進步和不按預期進步意思就是說,一般我們制定長期計劃,肯定是預期這個計劃能夠使我們某方面獲得進步,如果進步按照預期的那樣實現的時候,我們僅需按照計劃堅持下去的動力就大大增加,如果計劃沒有按預期實現的時候,我們就會動搖決心,這時候堅持下去的難度就大大增強了,因此這也是體現毅力的一個方面,  

所以毅力的細分其實是包括短期痛苦承受能力、長期痛苦承受能力、結束快樂決斷力、進入快樂抵抗力、有幹擾計劃持久力、無幹擾計劃持久力、按預期進步持久力、不按預期進步持久力。  

接下來審美欣賞能力包括美術欣賞能力、音樂欣賞能力、風景欣賞能力、容貌欣賞能力、文學欣賞能力等方面  

記憶力包括瞬間記憶力、短期記憶力、長期記憶力、聽覺記憶能力、視覺記憶能力、觸覺記憶力能力、動作記憶能力、圖像記憶能力、有意義文字或數字記憶能力、無意義文字或數字記憶能力、面孔記憶能力等等  

批判性思維能力就是找出一個觀點或一個理論體系漏洞、缺陷、不足的能力,這就不必多說了  

創造性思維能力包括提出新視角的能力和組合聯繫能力。前者也就是看待一個事物,或一個觀點理論的時候,能否提出獨特新穎的只屬於你自己的視角,能讓人耳目一新的能力。而後者則是把不同事物,或不同觀點理論通過某種渠道方法組合聯繫在一起,同時能讓人覺得這種組合聯繫是順理成章而非牽強附會的能力。  

觀察力包括一般細節分辨能力、空間位置分辨能力,形狀分辨能力、聲音細節分辨能力、文字概念分辨能力、觸覺分辨能力、情緒分辨能力、重量分辨能力、時間長度分辨能力。  

想像力包括空間想像能力、聲音想像能力,故事情節想像力,技術想像力  

邏輯思維能力包括概念定義能力、抽象歸納能力、推理演繹能力  

其他顯而易見的各種能力就不再一一分析解說了。  

當然以上我列舉能力清單,是根據自己的想當然而提出,並沒有查閱心理學關於這方面的資料,如果根據嚴格的心理學和生理學研究成果,那應該可以列舉出一份更嚴謹,更詳細的人類所有能力的清單來。  

有了這個清單之後,要做的一件事情,對所有清單上的能力,制定出統一的,規範的,科學嚴謹的測量手段。  

應該說,對清單上大部分的能力,心理學應該是已經有現成的比較成熟的測量手段了,象瞬間記憶力、短期記憶力、各種觀察力的測量應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有了測量手段之後,就應該根據心理學和生理學的科學研究成果,來制定培養這些能力,提高這些能力的科學方法。  

在所有的能力中以下六個是核心  

毅力、審美欣賞能力、記憶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身體素質  

所有其他能力的培養提高,應該圍繞著這六大能力為核心來進行  

教育的方式不再是傳統學校由老師課堂講授灌輸知識的方式來進行,而是圍繞著反覆的能力測試和能力強化訓練來進行。  

對所有能力項目都設定一個及格線和優秀線  

第一階段在某些關鍵性能力上比如毅力、審美欣賞能力、記憶力、情緒控制力,理解力、注意力等方面對所有兒童進行強化訓練,爭取所有兒童都能在這些關鍵性基礎能力上達到及格線。這個難度並不大,一般來說,大部分兒童都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當然也不排除有少數兒童無法達標。  

已經達標的那些兒童進入第二階段,在繼續訓練提高關鍵性能力的基礎上,對其他所有的能力都展開測量和強化訓練,爭取在所有能力上也都能達到及格線。當然在這個階段也是大部分兒童能夠達標,也不排除少數兒童無法達標  

對第二階段達標的兒童,則進入第三階段,挖掘培養提高特長能力的階段,可以由其自己和家長在專家參考意見的基礎上商量決定,哪些能力是自己的特長或者希望也可能成為自己特長的(比如有些人空間想像能力強,有些人推理演繹能力強,有些人直覺猜測能力強,有些人身體動作協調能力強),然後對選定的特長能力進行強化訓練,爭取在一個或多個特長能力上早日達到優秀線。  

對每個階段沒有達標的那些兒童,可以進入專門針對他們個人情況而設置的特殊強化訓練中,進入一個特殊訓練階段,經過這個特殊訓練階段之後,可以尤其和家長商量決定,自由選擇是繼續停留在這個階段呢,還是直接進入下一個階段,這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不做強制規定。 

過去由老師在課堂講授的那些知識和需要記憶的東西,全部分解在長期記憶力、計劃持久力(恆心),理解力的考覈測量中。  

比如考覈長期記憶力可以分解為必選項目和自選項目,必選項目包括基本的文字單詞記憶,語法知識記憶,生活常識記憶、自然常識記憶、數字運演算法則記憶等等,必選項目需要入門引導的部分比如文字拼音比劃的基本常識等可以請有關人員適當集中講解一下,凡是原則上可以自主進行記憶的一律由學生自己完成,不懂的地方可以諮詢。必選項目的長期記憶考覈可以和理解力的考覈測量結合在一起  

自選項目則可以由兒童和家長自己任意選擇記憶材料,從中國傳統的諸子百家詩經離騷唐詩宋詞四書五經古文選編到小說哲學到數學物理著作等等只要是中國字寫成的都可以(家長可以更覺自身意願兒童興趣以及參考專家的意見來決定記憶材料),文字量必須要在十萬字以上(如果是字母或數字或其他符號可以摺合計算),測量方法就是由考官根據選定的記憶材料(比如一本書),從材料中隨機抽查十處,加起來達到一萬字的量,如果能非常流利熟練的完成背誦默寫,就算考覈通過。在十萬字範圍內的抽查是合格,如果達到二十萬字則可以視為優秀。當然這裡說十萬字或二十萬字都只是比方,具體量的大小應該讓心理學家通過仔細研究估量之後來確定,總而言之要儘可能接近兒童的心理承受極限纔行。  

自選項目長期記憶的考覈測量可以和恆心毅力的考覈測量結合在一起。  

以上說的從三週歲到十三週歲的初始化教育階段,就相當於一個電腦做初始化,安裝上操作系統和一些必須的軟體。總共十年時間,從階段上看,相當於傳統資本主義教育體系的小學和幼兒園階段。  

完成初始化教育之後,通過一系列檢驗測試,在毅力、審美欣賞能力、記憶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身體素質等六個核心能力上達標,並且具備至少一項特長能力者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沒有達標者,則順延三年。  

(2)自主化教育階段  

在社會主義的教育體系中,不再有初中、高中、大學之類。在初始化教育階段結合之後,就是自主化教育階段,自主化教育一共六年。進入該教育階段的學生,在一開始就要制定一個為期六年的學習和各方面的素質能力自我提高計劃。學習的內容可以在參考專家意見,結合自身能力特長和興趣意願來制定,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的各種學科可以任意涉獵,並分出不同等級,有精通掌握的,有大致瞭解,有的單純快速閱讀過的,每天讀多少時間的書,鍛煉多少時間的身體,參加多少時間的公共活動,等等都可以根據自己需要來制定,並且樹立明確目標,通過每一年的自修,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多少,知識掌握增加多少,都制定成書面計劃。  

計劃被當地負責的教育委員會審查通過之後,就可以開始自主教育,在自主教育的過程中,遇到任何疑難問題或需要額外的教育設施的地方(實驗室、文獻資源、教授指導等等),都可以提出申請,由教育機構免費提供服務。  

在每年的自修計劃完成一半以後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情況任意選擇某一個禮拜作為該年自主教育計劃執行情況審查周,由當地教育委員會指定一個審查小組來對該學生該年的自修計劃執行狀況進行審查,不僅考覈相關知識,也對其能力進行全面測試。並打上相應的分數,如果執行狀況良好,一切都是按照計劃進行,並且還有超額完成的,那就打上比較高的分數,如果完成狀況不佳,那就打上低的分數。  

到年終進行評估,把獲得分數低的那一半人淘汰,被淘汰者進入定向全面發展教育階段。這意思也就是說,被淘汰的人,根據其能力類型特點,再根據其自身的興趣意願直接分配到各個行業,各個工廠,各個農場,各個單位,各個部門所屬的教育機構,由這些單位針對自身的需要,對這些被淘汰下來的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能力培養,培養出來後當工人,當農民,當職員都是可以。  

沒有被淘汰的那一半,繼續進行下一年的自主化教育,接受下一輪的淘汰選拔過程,這樣每年淘汰一半,每年重複這個流程。  

到第六年的時候,所有該年齡段的人全部結束了自主化教育,這時候經過六輪淘汰後剩下的人是原先的六十四分之一。對這部分人再進行分流。 

首先根據他們自己的興趣進行分類,有自然科學,人文科學、政治、藝術等領域,如果願意成為這些領域下面某個分支方向的專家,比如科學家、政治家、藝術家、研究學者,那麼可以參加這些領域各方向所需學科的等級考試。如果不願意的,可以直接退出,申請進入各個不同的工作單位,進入那些單位的教育和工作流程中。  

設立各種學科的等級考試,比如數學的四級、六級、八級。物理的四級、六級、八級,其他文科、理科、工科具體科目都類似建立這種難度逐級而上的考試。這種考試不再類似傳統的幾個小時內完成一份試卷,而是在一個星期內完成大量試卷,以及各種不同類型的相關問題。  

如果一個人申請了一個研究方向,那他就要通過這個研究方向所需要的各種學科(比如是自然科學方向的,那麼通過數學和物理的等級考試是最基礎的)的等級考試,通過的等級高低視研究方向需要而定,比如就是研究方向就直接是在數學領域,物理領域的,那必須通過數學的八級,如果研究方向是在生物學或經濟學,可能只需要通過數學的六級就行了。  

通過規定的等級考試之後(淘汰率應該至少在一半以上),這個人可申請進入相關的研究機構,依附於相關的專家學者進行下一步學習和研究,或者相關的強化訓練部門,比如進入政治活動領域的,可以申請進入辯論演講能力強化訓練機構或行政管理能力的強化訓練部門,這些都可以類推。  

也可以申請,不依附任何機構,也不依附任何人,完全獨立的進行學習研究創作,國家一樣每月發給社會平均水平線上的工資,同時也不進行任何審查監督,完全任由其自由發揮,但是對那些申請依附於具體機構單位進行學習和研究的人,可以發給的工資可遠高於前者。 

(3)定向全面發展教育階段  

進入各種具體單位,並且已經接手實際工作的人,這個時候就進入了定向全面發展教育階段。所謂定向是指首先這時候的教育要確保每個人所掌握的知識所具備的能力能夠足以勝任他正在從事的這個工作,並且能夠跟上工作發展改進的需要。這是基礎,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要確保每個人能夠儘可能全面的發展,智力、體力能夠更充分的發展,不是成為一個畸形狹隘的人,而是成為一個均衡全面的人。  

各個單位必須確保該單位的每個成員都制定一個個人發展計劃,包括能力上的,知識上的,各方面修養上的計劃,目標可以不必定得太高,但必須確保每個月都能比前一個月有進步,每一年都比前一年有進步。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應該是每個普通的工人,農民都能參與藝術的欣賞,思想的討論,科學的研究,技術的改進。無論參與的層次如何,但培養出參與的興趣,發展出這些方面的能力則是應該的。每個單位都應該充當傳統意義上的所謂大學的作用,每個單位本身就能提供傳統資本主義教育體系下的所謂大學的教育資源,文化資源。每個單位的普通工人農民都應該參與到科學理論興趣小組,政治辯論興趣小組,政治管理興趣小組,科學試驗興趣小組,技術發明興趣小組,文學創作興趣小組。凡是在這些興趣小組中表現出色的,可以直接選拔進入更高一級更專門的研究部門進行這方面的工作。相當於傳統資本主義教育體系下的教授講師學者這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都分配到工農業生產以及服務業的具體工廠企業單位中去,在這些單位中進行專職的演講工作,領導組織相關領域興趣小組的工作,如果覺得有需要,也可以開課辦講座。從這個角度上說,在這個社會中的任何成年勞動者都能享受到比過去傳統資本主義教育體系下的所謂大學生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以上所介紹的初始化教育、自主化教育、定向全面發展教育就構成了社會主義階段的教育體系,這個體系的關鍵點是徹底打破資本主義教育體系下那種圍繞知識灌輸的做法,也徹底打破了所謂初中高中大學的教育體制。  

在這種新型社會主義教育體系下,每個年齡層的人在每一年都會接受教育效果評估,把建立在客觀標準基礎上的評估定量化的表示出來(比如每個人的毅力、記憶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自學掌握的知識量都可以是定量評估的),可以得出一個教育指數。如果教育指數處於一年比一年高的增長狀態,那就說明是成功的,如果出現停滯或下降,則需要進一步反思,改進,提高效率。這也就完全改變了資本主義教育體系下每年都是渾渾噩噩,得過且過,敷衍了事的情形。 

2、社會主義制度教育體系保守方案  

如果是保守方案,那就基本上維持現有的資本主義教育體系下小學、中學、大學框架大致不變。但學校的教育內容設置,教學方法以及教育質量審查評估體繫上進行全面改革。 

(1)小學階段的變革 

a、評價誘導方向的變革  

這不僅是小學老師的問題,也是整個成人社會營造的評價氛圍環境的問題。現在的社會,大人評價一個小孩,一個小學生的時候往往喜歡用聰明不聰明的說法。比如一個小孩很靈活很機敏,或者很輕鬆就獲得比較好的學習成績,或者一時表現出色就說他很聰明;反之就說這個小孩很笨。  

在這種評價氛圍環境下,兒童很在意自己是否能得到聰明的評價,總是竭力希望得到聰明的評價。因為一時表現出色而被別人評價成聰明,就會喜氣洋洋,而因為一時表現不佳,被別人說自己笨,就會嚴重沮喪,覺得自尊心受到很大挫傷。  

這種評價氛圍會給兒童的成長造成嚴重的誤導。  

被評價成聰明的兒童,會得意忘形,滿足於自己的那點小聰明;而對於被評價成笨的兒童,則會感覺自卑壓抑,甚至自暴自棄。  

在這種氛圍下,一個兒童往往不願意表現的很認真很努力,特別是不願意被人注意到他很用功很努力。因為他覺得那樣的話,就算取得好成績,別人也會說這是因為用功得來,而不是因為聰明;反之如果萬一成績不好,那別人肯定會認為自己是笨蛋了。用功了,成績還不理想  

因此一般兒童的心理是寧願別人說自己不用功不努力,也不願意別人說自己不聰明、笨。因為如果是被評價成不用心,那言下之意自然還是潛力無窮,只是哪天用心了就萬事大吉了。而如果是被評價成笨,那就似乎給自己整個人定性了,就感覺永遠是低人一等了。  

如果你讚揚一個兒童說你很用功,那他心裡可能反而不是滋味,因為這等於說他不夠聰明。如果你讚揚一個兒童說你很聰明,那他才會心裡覺得象喫了蜜糖一樣甜滋滋的。  

所以這種用聰明不聰明來評價小孩的社會氛圍,造成的影響是很惡劣的。一定程度是在潛意識裡鼓勵甚至提倡兒童降低毅力,降低恆心。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如何提倡兒童要努力學習啊,要勤奮啊,就都成了官樣文章,無法對大部分兒童起到真正的激勵鞭策作用。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就算不徹底改變原先的教育體系框架,那這種狀況也是必須改變的,必須從小學開始,就建立起更科學合理的對兒童的社會評價氛圍。  

新的評價氛圍應該圍繞著如下三個概念為核心:毅力、獨立思考能力、美。  

首先,應該盡量禁絕大人用聰明不聰明來評價兒童,無論是讚揚的還是批評的,都應該禁止,尤其是小學老師了。  

如果要評價一個兒童,應該說,你的毅力很強,或你的毅力太差了;你的獨立思考能力很強,或你的獨立思考能力太差了;你的行為(儀錶、談吐、心靈)很美,你的行為很醜。  

在人的兒童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不要讓他們把注意力過度集中在聰明不聰明的問題上,而是先給他們牢固樹立「毅力」的概念,「獨立思考能力」的概念,「美」的概念!先讓他們認識到什麼是「毅力」,什麼是「獨立思考能力」,什麼是「美」。  

給小學生上的第一堂課,不必上任何其他內容,就先把「毅力」、「獨立思考能力」、「美」,這三個概念,一共九個字,大大地寫在黑板上。先教會他們認識這些字,知道讀法,然後教他們去理解這三個概念的意思,列舉這些概念的同義詞,反義詞。  

等到這些都教完了,就可以讓他們自己舉例說明,什麼情況下是有毅力的,什麼情況下是沒有毅力的;什麼情況下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什麼情況下是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什麼情況下是美的,什麼情況下是不美的。讓這些小孩互相比賽,看誰說的多,誰舉出的例子足夠多。  

這社會主義的第一堂課,應該足夠給這些小學生一個下馬威,讓他們牢牢地把這三個概念記在腦裏,並且作為他們整個人生最基礎的,也是最堅實的三個支點。  

以後的小學教育,應該不斷重複這三個概念,以及這三個概念有關的評價,可以讓小學生不斷自己反思自己是否是有毅力的人,是否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是否是美的人。讓他們學會用這三個概念去評價自己,也去評價別人。  

b、記憶強度增大  

現在的教育體系,大喊所謂素質教育,所謂減輕學生負擔,輕視甚至有意削弱背誦的作用,其實已經是走入誤區了。  

記憶對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有許多東西如果在兒童時代就能牢牢記住,轉化為長期記憶,那可以成為終身的智力財富,可以給一個人一生的發展奠定牢固的基礎,提高效率,減少許多麻煩。  

就拿許多人可能想當然認為的和死記硬背無關的數學,其實其最基礎的四則運算,九九乘法表,恰恰就是需要死記硬背的。但因為對所有人來說,這都記得滾瓜爛熟,進行運算的時候,熟極而流,也就覺察不到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兒童時代的對乘法表背誦記憶的基礎上了。  

我們常常羨慕一個人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引經據典;也常常羨慕許多人文學修養,科學修養深厚,許多知識都能夠信手拈來,任意使用,其實這些大部分也都只是建立牢固的記憶之上,本身並不一定要求人有什麼特殊的過人之處。任何一個普通人如果能夠記住這些東西,並且記得爛熟,那他也能表現出同樣的狀態。  

在兒童時代記憶背誦一些東西,並且保持這些東西終身不忘,就相當於給一臺電腦安裝操作系統,記憶背誦的內容越是豐富,越是有價值,這個操作系統日後表現出來的性能也就越是好,再安裝其他軟體就越是容易,運行效率就越是高。20世紀中國幾乎所有的文學大師,科學巨匠,學術大師,大部分都是在舊式傳統教育體系下成長起來,而不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教育體系下成長起來的,這也一定程度上和中國傳統教育很注重對兒童的記憶強化訓練有關係。  

現在的教育對兒童時代強化記憶訓練,把短期記憶的內容轉化為長期記憶做得遠遠不夠。就算是要求背誦記憶的內容,也往往是讓學生應付短期考試抽查用的,考完就忘也無所謂,這種情形是必須徹底改變的  

別的不說了,既然我們是中國人,那麼在培養兒童的時候,讓他們把中國文化知識的一些東西徹底記住,融入血脈,這對文化繼承發展來說,是大有好處的。  

論語選本,孟子選本,孫子兵法老子莊子選摘,宋明理學的經典讀本,詩經,離騷,楚辭,唐詩宋詞,古文選集,一定量的成語,這些都完全可以作為整個小學六年記憶的內容。如果把這些內容都能規定小學生徹底記住,倒背如流,終身不忘,對他們智力的開發,氣質的培養,精神的薰陶大有好處。(當然只可惜我們這一代人由於教育制度的荼毒,錯過了訓練記憶的最佳時間,我們到了成年對這些古典文化的基礎都還是非常隔膜,不要說背誦,就是基本的瞭解都談不上,這也是文明斷裂的悲劇了)。  

為了確保所有需要記憶的內容都能融入血脈,成為人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時候都能信手拈來,而不再僅僅是短期內應付考試之用。可以採取這樣的辦法,把把小學階段所有需要記憶的材料都集中在一本書裏,從小學第一年級就把這本書發給每個學生。學生和他的家長通過自學也好,通過日後的教學也好,反正就是在這六年的時間裡徹底把這本書的內容全部背誦下來,而且是非常熟練的背誦。而到了小學畢業的時候,就進行考覈,任意抽查書中的內容,要求默寫背誦。如果能夠通過,就允許畢業,不通過,那就繼續留在小學,直到能全部背誦為止  

因為這一本書篇幅非常大(可能至少在十萬字以上),這也從根本上杜絕了短期應付考試才來背誦的做法。只有在六年的時間裡不斷學習,反覆背誦的,任何時候都能做到張口即來,脫口即出,真正把這本書完全刻印在頭腦裏就象九九乘法表一樣終身不忘的學生,纔有可能通過這個考試了。 

c、加強小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精神  

雖然是保守方案,但教學方法還是必須進行徹底改革的。  

原來的教育,就是老師上課,學生被動消極地在那裡聽。這種情況是不能滿足教育真正的需要的,所以需要改。  

應該明確把知識內容的記憶同知識正確程度的相信區分開來,可以把知識內容記住,但沒有必要對知識內容的正確程度也深信不疑,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懷疑精神,允許甚至鼓勵學生有同課本上的知識不同的看法。  

可以採用否定之否定的教育法,比如說一個自然常識、科學規律,一個政治觀點,對一個事件的看法不要灌輸給學生,而是他們在已經記憶的基礎上,進行質疑否定,再對自己的質疑本身進行質疑,那就是否定之否定,多次反覆這個過程,毫無疑問能大大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和思維深度  

總之鼓勵學生經過自己思考後,提出對課本上的知識的懷疑之處,然後再鼓勵他和其他學生經過思考後對這些懷疑做解答,然 後 老師做評點,如果老師也不能回答的,就鼓勵學生把這些疑惑保留在心裡,以後去獲取更多的知識來研究解答。  

可以專門給所有的小學生設立一門新的課程,課程的名字就叫「提問課」,就是訓練和教會小學生們提問。在傳統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部分人就是基本的提問能力也未必具備。對一門學問,就算不懂,也不知道怎麼問問題,這自然是不行的。  

提問課首先可以開放式的,讓小學生們先學會去問自己任何能夠想到的問題。然後再讓小學生們提高表達能力,怎麼讓自己提出的問題更容易讓別人理解。然後訓練小學生們提高提問題的效率,怎麼樣能問到要害上,怎麼樣能問到點子上,怎麼樣問能讓回答問題的人無法迴避躲閃。然後再訓練小學生的追問能力,也就是你提出一個問題,別人也做了回答,怎麼樣針對別人的回答,繼續找出問題來進行追問。  

提問課本身也可以和其他課程結合起來,比如其他課程中,老師應該盡量把上課時間變成答疑時間,回答問題時間。課程本身的內容可以讓小學生自己去看,然後正規上課的時間就是讓每個學生提問,然後評分,哪個學生提的問題越多,質量越高,就給的分數越多。佈置課後作業可以採用這樣的形式,針對課程內容,讓每個學生自己經過思考提二十個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自己經過思考後已經有答案的,也可以是還沒有答案的。有答案的就連問題和答案都寫上,沒有答案的,就單純寫上問題本身。  

總而言之,即便給小學生上課,每一門課程也不再僅僅是老師上課,學生被動在那裡聽了,應該盡量是學生提問題,老師回答問題,或組織學生一起討論問題。至於需要記憶的知識內容,都應該讓學生自己課後完成。老師在規定的考覈時間裡,進行考覈就是了。

d、加強興趣培養和學習快樂

第一、應該把藝術欣賞美學欣賞課提到重要位置 

現在小學應該有音樂課美術課,這些課都是把本來應該是樂趣的東西變成了負擔,所以應該徹底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音樂欣賞課,美術欣賞課。而且這些音樂欣賞課,美術欣賞課必須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擔任這些課 程的 老師應該本身就是對這些方面有強烈愛好和激情,並且有相當修養的人,而不能隨便找個人來擔任。這欣賞課本身可以同語文課結合起來,讓學生們在欣賞之後,通過口頭方式或書面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想,自己的觸動。當然這應該是輕鬆隨意的方式來進行,應該是建立在真情實感基礎之上。  

而且這些課不應該僅僅侷限在課程本身,應該貫徹到兒童平時的娛樂中。比如引導兒童在日常生活去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來聽,引導兒童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畫來欣賞。把一些欣賞的門道,欣賞的方法教會給兒童。然他們不僅僅是浮光掠影的去欣賞,而能更細緻更深入的領悟體會到各種形式的藝術之美。讓在他們在欣賞藝術的過程,欣賞美的過程,心靈得到良好的薰陶。  

至於實際的唱歌畫畫讓那些對這方面有興趣有特長的兒童去參加興趣小組或選修課就行了

第二、體育課程可以圍繞練習武術為核心來進行 

現在的體育課很少起到讓所有兒童能長期進行鍛煉,增強體質的作用。對一些兒童來說,體育課枯燥乏味,對另一些人來說,他們不上體育課也照樣進行一些運動遊戲。至於每天做的廣播體操更是毫無意義,大部分人都是無精打採,胡亂比劃一下,走走過場而已。  

與其這樣,倒還不如徹底換一個思路,一個方式來進行體育活動。一個不錯的辦法是直接把體育課改成武術課,一般的運動遊戲比如踢足球,打籃球,跑步之類反正兒童自己都可以進行,根本不要體育課來專門指導。而武術套路,則倒是需要有人指導才能進行的。之所以把體育課乾脆變成武術課有如下這些理由:

一來武術本身是中國傳統文化,弘揚廣大傳統文化何樂不為

二來兒童好勝活潑,喜歡打架吵鬧,本來就對觀賞性實用性很強的武術有強烈興趣  

三來,為了練習武術所需要的身體各方面的訓練,對增加每個兒童的身體素質還有身體柔韌性靈活性都大有好處  

而且武術套路花樣繁多,不同的兒童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進行選擇,這更能增加趣味性。  

兒童的天性是好勝,是希望能壓倒別人。同時兒童也經常要打架,打贏的人就會非常高興,打輸的人會非常沮喪。而武術的特點是,它的練習效果能直接在兒童日常打架吵鬧中體現,能直接和兒童在夥伴中間獲得榮耀還是羞辱掛鉤。  

而真正要在武術有比較出色的成果,是一定要進行艱苦的練習,兒童爭強好勝的天性,能最大程度幫助他們克服這種艱苦,對鍛煉兒童的意志品質自然大有好處。而且在艱苦長期訓練武術的過程,身體素質自然也能最大程度得到提高了。  

這和過去無精打採的上體育課自然會有天壤之別。  

當然在練習武術的時候,也可以培養他們的武德,這也從另一方面培養道德品質了,可謂一舉多得。

第三、應該專門系統地講授和生活直接緊密相關的各種知識  

象文化知識,科學知識老師應該設法讓小學生盡量自學,然後再通過答疑的方式來讓小學生了解掌握。  

但是各種和日常生活緊密的知識,倒是可以開設專門課程來進行逐一講授的。  

首先食物營養知識,應該系統講授一下。比如保證人身體健康應該確保多少營養,什麼營養有什麼作用,缺乏什麼營養導致什麼疾病。什麼食物含有什麼營養。食物之間如何搭配,會有最好的效果。這些都是應該講解清楚的。  

基本的身體健康知識,也應該講解清楚  

其次是基本的法律知識,道德知識,民間風俗習慣知識,日曆節氣知識,禮儀規範知識,各種植物的分辨知識,動物的分辨知識,和生活緊密相關的氣象知識,地理知識等等。  

當然現在的小學,應該也有類似性質的課程,但肯定不夠全面,不夠系統,而且可能存在脫離實際的毛病。  

應該專門在生活常識課的名字下講授這些相關知識,然學生在每天生活實踐中就去應用這些知識。  

尤其是禮儀規範和待人接物的知識,應該強化講授,並讓學生實踐。比如一些對話技巧,如何盡量尊重別人,而不會因為莽撞冒失的對話傷害觸犯別人。如何得體應對比較難堪的場面,如何應對不太友好的問話,如何處理一些緊急的請款。小學生接受能力是很強,這些東西應該是很容易教會的。 

e、小學老師應該擔負心理學術研究的任務  

每個小學老師應該同時肩負心理學學術研究的任務,應該以自己負責帶的學生為對象,寫心理學方面的學術論文。同時應該鑒定發現每個學生的特長,作為其升入中學後的發展依據。

(2)中學的改革  

小學是基礎教育,是常識教育。每個人生活所必須的普及性的能力和知識都應該在小學階段完成。如果一個人是一臺電腦的話,那小學就相當於根據每個人的硬體條件,給他安裝上相匹配的操作系統。所以小學是整個教育系統最根本最關鍵最重要的一環了。  

而中學就應該分流了,每個人能力類型不同,興趣特長不同,那在中學階段培養方向也應該就不同了。  

藝術類型的人才,在中學就應該進入專門的藝校進行學習。相當演員的,那中學六年就應該到專門的影視院校去學習了,十八歲畢業就可以正式成為一名演員。  

動手能力強,想當技術工人的,中學六年就應該在各個工廠舉辦的技校裏度過;有文學才能的,則進入文學能力強化訓練的學校。

當然這一切都是自願選擇的基礎上,願意繼續接受一般綜合性中學教育的,仍舊可以選擇繼續。  

中學課程的內容不能再向現在這樣了,象數學裡的微積分、線性代數,物理裏的相對論,量子力學都應該全面放到中學階 段來 教授,這個是必須的。  

實際上,中學生正是頭腦最活躍,思維最靈敏,也最合適進行解決問題能力強化訓練提高的階段。把中學生的大量時間都浪費在一些以後並沒有太大實用意義的題海中是不合算的,把他們的精力智慧放在直接和科學技術前沿相關的學科知識的學習上,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學講課的方法,應該更加強化自學的那面,進一 步減少 老師講課的時間。任何課程都應該是學生自己先看,然後課堂上提問,學生互相討論,老師再解答的方式。但作業題目的量必須加大。  

3、大學的改革  

現在的大學等於兒戲,可以說現在的大學即便全部取消,對社會的發展也利遠大於害。大量的教育資源其實是白白浪費的,教育的質量和效率沒有任何保證。大部分人在大學裡不過是混日子而已,真正能認真學習知識的人少之又少。  

這種情況也必須徹底改掉,對大學教育質量效率必須有最嚴格的監督。

首先把國家科技發展最需要科技水平落後最嚴重的領域相關科目包括一些自然科學最基礎科目列為重點,比如數學物理工程機械等等。 

對這些科目規定,凡是能進入這些科目學習的學生,一經入學,就由國家發工資,這是確保最聰明最有天賦的那些學生能夠流向這些科目,而不受任何其他因素(主要經濟方面的顧慮)幹擾。其每個月的工資由在學期間,每個階段的考覈成績來決定。

然後最開始入學的半年時間,所有學生都接受軍事化管理。作息時間有嚴格規定,什麼時候起牀,什麼時候鍛煉身體,什麼時候看書學習等等有嚴格規定。每天必須有一段時間用來進行高強度的智力訓練,體力訓練,以及知識鞏固訓練,強度不得低於一定限度。

半年後進行考覈,在考覈成績前一半的人,可以有權申請自由學習,也即不受任何約束,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以及如何安排學習時間都可以自由決定。而考覈成績後一半的人,則必須仍舊接受軍事化管理,到一學年結束,再全體進行統一考覈,成績在前30%的仍舊可以自由學習,成績排名處於最後20%的人,則被淘汰,中間的那部分則在下一輪學習過程中繼續接受軍事化管理。然後反覆進行這個過程。

被淘汰的有兩個去路,第一是可以選擇留級,和下一批的學生一起競爭,第二可以選擇其他相對輕鬆容易專業的進行學習,還可以選擇到工廠和企業舉辦的技校去學習如何當工人,或者選擇參軍到兵,接受艱苦的軍事訓練。

第三年的時候,還剩下的這些沒有被淘汰的學生,直接根據在大學前兩年的表現,以及自身的能力類型,興趣志願去和工廠企業或其他各種單位進行雙向選擇,最終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落實到一個具體的工作單位或學術研究單位。然後每個學生和他已經聯繫到的單位共同商量決定接下來兩年的學習內容或研究方向。如果在此期間,學生表現不好的,單位可以退人,被退的學生可以選擇留級再選擇其他單位,或改換專業。  

以上說的是大致的意思,這裡就簡略一下。總之對現在的這些大學教育質量效率毫無監督的狀況是必須改變了。  

好了,關於教育體系改革的保守方案也就說到這裡。最後還是強調一下,這裡最重要的還是小學,小學搞好了,中學大學不辦都沒有關係,小學搞不好,中學大學就很喫力了。還有保守方案中,各個企業各單位的教育體系應該和激進方案中一致,任何人到任何職業上,仍舊有全面發展的機會。大學應該盡量轉變為培養學術研究人才科研人才的地方,而不再是現在這樣可以到處貼的狗皮膏藥,萬金油。


除非進入共產主義社會 不然沒可能


什麼也不能代替,至少這個階段不能。

我舉個例子,假如改成綜合教育,比如藝術科目進入評分系統,你知不知道很多有錢人的小孩十歲素描就畫的有模有樣了,靠的是什麼,鈔能力。藝術補課可一點也不便宜,我一個好朋友為了考上海師大的聲樂碩士前前後後補了四個月花了20多萬。普通家庭的孩子只有被吊打的份兒,就真的寒門再難出貴子了。

再來,假如改成推薦制,諸位可以問問父母,認不認識什麼教授,大牛,認識幾個。

再來,改成快樂教育,日本就是典型的快樂教育忽悠瘸的,但快樂了半天還不是要靠考試升學,那課上不教咋辦,找補習班。電影《墊底辣妹》為啥考上了?是因為沙耶香上的那個私塾花了整整20萬。白天睡覺晚上補課,要支持這個那真是純屬錢多的沒地方花。

與其琢磨怎麼改變升學途徑,倒不如讓升學熱降降溫,我們說實話真的需要這麼多本科生麼,是不是應當對中專帶專下下功夫,愛讀書的去讀書,不愛讀書的上帶專也能混門手藝。


謝邀,別想了,替代不了的,能替代早替代了,其他全是看似可行實則豆腐花教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