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問題,比如為什麼現在美國政客可以為了政治放棄生命?為什麼有錢人還想要更有錢?我是半個寫小說的,加行將畢業的心理學學生,我能夠理解體會到大多數人的感情,但是對於以上的,我不能夠理解,可能因為我是個算點理想主義吧,希望有人能夠回答出原因或者描述出那種感受。


並不是每一個資本家眼裡都只有利益的。恩格斯就是一個資本家,家裡開廠子的,算不上富可敵國,但是還是比較有錢的,你說恩格斯眼裡只有利益嗎?

除了恩格斯以外,還有一些資本家、資本家子弟、資本家家屬等,都是文化名人、科學家等。所以,資本家並非全部都是眼裡只有利益的人。

但是大多數資本家眼裡,真的就只有利益。那些不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資本家,往往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資本家,他們會在經濟調整過程中輸得傾家蕩產,從而不再是一個資本家,而是一個普通人。

只有那些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資本家,才能在一次次經濟調整中存活下來,繼續壯大自己。因此,經過幾輪經濟調整後,你看到的資本家就只剩下那些非常精明的、非常注重利益的人了。

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行為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還有大資本家對中小資本家的剝削,還有國際資本家對民族資本家的剝削,足夠精明的資本家對不那麼精明的資本家的剝削。


結論:因為這是資本運轉的邏輯,資本家是人格化的資本。

資本不是單個的物,而是一種生產關係,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生產關係。以私有製為前提,意味著人與人是隔閡的關係,也就是說作為資本,眼裡只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其它一切利益,包括普遍利益(國家)和他物的特殊利益,都與它是相對立的。資本生產的商品,不是自己使用,而是用來交換,為他人生產使用價值,那麼它就不得不佔有市場才能讓使用價值實現,這樣在市場上其它資本就成為了它的競爭者,競爭就成為了資本在流通領域最主要的邏輯,這種競爭就註定有資本被喫掉,私有制情況下,每一個資本家並不關心另一個資本家的死活,只關注自己是否能活下去,而結果就是資本不斷集中,資本家不參與競爭就必然被淘汰,即使參與競爭,不遵循儘可能對剩餘價值的追求,那麼他也將被淘汰。


是資本眼裡只有利益。


立場問題而已

資本家相當於資本的傀儡,你不去競爭,自有人會把你取代。

所以你只有不論意願的追逐,或者退出資本世界兩條路。

個人覺得這就是人性的劣根性吧


工人眼裡一樣只有利益。

這是生物的本性,是人的原罪


首先,這是片面思維教育下的結果。

一,人人都是為自己的利益而活,說別人只為利益,其實他自己也是如此。

二,每個人都有善心,資也是如此,外國如比爾捐了幾百億,國內如曹總也捐了一百億,同樣的工人也有很多人捐錢助社會的。另一方面有的人很好,確實表面上為別人而活,但,要注意兩點,一則,這不過是他的愛好,二則,他雖然是好心,但結果如何還要客觀去看,有很多好心辦壞事的歷史...

三,只要合理合法不害人,有私利是沒有什麼錯的。資者本身只是一個職業而已,和其他職業一樣有好有壞,很正常,如果有人用職業(或種族)來判定他們的好壞,那麼是這個人有問題.....


資本家眼裡只有利益?那慈善捐款怎麼回事?


瀉藥

因為資本家是人格化的資本 資本必定是以逐利為目地的

資本還會繁殖(俺水平不高 差不多就這個意思 題主將就著看看吧哈哈哈)那時的資本家已經被資本這個無形的鎖鏈給牽制住了 他不僅僅要讓自己過得好 他還需要養活其他人 不然他也可能自身難保

還有就是人嘛 多多少少會有些僥倖心理吧 資本家賣掉繩子時可能也不會覺得這繩子會弔著自己吧

(水平過低匿名保平安哈哈哈)

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