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更讓你覺得有韻味?


瀉藥,書和電影都看過的在這裡。

斯蒂芬金的小說為什麼那麼多人改編為電影,就是因為他幾乎都以極具畫面感的筆法在寫作。

《肖申克的救贖》其實原著看起來我是無感的,因為很多描述都和電影一模一樣,有種讀劇本的感覺。

於是我就再讀了他的《納粹高徒》,這一下就能明白斯蒂芬金的語言魅力了。在描述一個人、一個場景、一件事的時候,他濃重地去描寫畫面,而不去直接書寫人的感觀、心路歷程。有種很強烈的身臨其境的感覺,面對男孩心理的異變,甚至能影響你作為閱讀者的心理的變化,這是很有趣的心理體驗。

所以你要問哪個經典,我認為電影的《肖申克的救贖》的經典,是原著賦予的。


電影有電影的藝術,文學有文學的藝術

因此也無法用一種形式的藝術來評價或者否定另一種形式的藝術,因此只好以他們的共性來說。

而他們的共性是什麼呢,它們形式不同卻是同一個藝術作品的兩個方面,互以成就對方的經典而在各自的領域經典下去。


書沒有讀過,但是看完電影不會有一種再想去看書的衝動。電影讓你覺得每個人物便是那個角色。


都很經典,不同的藝術體裁,建議先看小說再看電影。

--END--


怎麼說呢,大概是國內外罵人辭彙不一樣。金的書經常卻出現一些這樣的辭彙,而書的翻譯比較直,感覺看根據金小說的譯作語言很多怪怪的。我覺得如果不看英文原版書的話,還是看電影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