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各位可以分享一些自己在職業從業過程中一些難忘的或者值得紀唸的事情,可以幫助更多人的人去真正的瞭解「汽車人」,他們是怎樣的一羣人


值得紀唸的事情有很多,思來想去挑選了我組織的一場用戶自駕遊活動。

之所以選擇這件事,除去本身的集客效果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前因和巧合。

2016年,從4月份開始,作為當地唯一車展主辦方的電視臺再次啟動經銷商招募,意料之中的是參展費用又漲了。(逐年連漲)

四線縣級市的經銷商們不堪重負,私下互通成立了經銷商協會,決定和電視臺好好談一談。

第一步,由全市所有4S店市場經理登門至電視臺,商談車展價格問題,結果談崩了,主辦方的態度很簡單:只有我們能做車展,也只有我們可以申請車展場地,參展費一分不降,你們也得參加。

那麼就有了第二步,全市所有4S店總經理共同擬定出一份通知函,如果費用不調整,全市4S店不參展,電視臺依然沒妥協。

自信的主辦方認為經銷商們一定扛不住壓力,會在最後一刻選擇交錢報名,然而忽略了經銷商抵制的決心。

屆時真的沒有任何一家參展,主辦方焦急之下臨時邀請了很多各行各業小商戶參展,但這一事件也被市內領導得知,從此禁止車展場地的審批,至今(2019年),本市再也沒有啟動過有規模的車展。

車展經費省下來了,我們打算自己做一次集客活動。

但是常規的展廳活動或者外展,已經讓用戶審美疲勞了,考慮了兩天之後,我們決定嘗試一次自駕遊。

(在此之前沒有任何經驗)

目的地是距離本市100公里左右的景區,有山有水,我和同事先去探了路。

一路上我們分析了很多活動需要注意的問題:

●初期邀約和邀約人數。

●集合時間,行進路線。

●活動費用和就餐安排。

●各種突發情況如何處理。

因為沒有組織自駕遊的相關經驗,我們最擔心的是高速路上的駕駛安全問題,有車輛掉隊怎麼辦,有車輛臨時發生狀況怎麼辦,有車主臨時身體不適怎麼辦。

另外最後還意識到一個問題,景區門票費是一筆大開支,但是我們組團來又拿不到折扣。

回到公司後,商量了很久,最終決定不要太過於盲目,要找一個有自駕遊經驗的人同行,帶帶我們,因為很多事情有可能是被忽略的,而經驗老道的人一定會最大限度的保障周全。

我們找了幾家旅行社,其中有一家經常做自駕遊,商談結果如下:

●旅行社出一位有組織自駕遊經驗的老師傅與我們同行。

●旅行社負責安排門票。(大概比我們自己購票便宜了40%)

●旅行社安排中午就餐。(之前我們去探路已經打探好價格,相差無幾)

●活動組織依然以我店為主,老師傅負責景區不同景點的引領和注意事項提醒。

●我們同旅行社結算自駕遊師傅的酬勞,旅行社贈送我們6位工作人員門票。

當時鈴木的主推車型是維特拉,然而保有量並不高,所以重點邀約的都是鋒馭車主,店內工作人員駕駛兩臺車:一臺救援車,一臺四驅維特拉。

(當然,維特拉必然得是我駕駛,嘿嘿。)

活動當天,用戶們比我想像中還積極。

給用戶們分配好對講機,講解了路途中的一些溝通用語和注意事項,大家就直接出發了。

在臨上高速路之前,收費站廣場合影留念,原本準備的活動橫幅忘帶了……

半路上在服務區休息了一會。

我車內乘坐的都是同事,三個妹子,其中有一個半路憋的想跳車。

所以在這裡溫馨提示大家:出門之前先上廁所。

另外我知乎頭像的出處也是這裡。

當天的路線規劃是這樣的:

從高速行駛到景區後,旅行社師傅給大家分發門票,上午是自由活動時間,然後中午集合喫飯,稍作休息後,原路返回,但不是直接回家,而是返程的路線中還有很多免費的景點,比如淺灘可以讓車子下水洗個澡。

景區自由活動時間沒什麼好說的,我也不是太喜歡拍照,就一路走走看風景,由於人太多沒有去玻璃棧道。

被自己的直男拍照手法深深感動

在活動進行中,我也一直將動態發到廠家市場部工作羣中。

廠家領導點評了大區內所有經銷商的集客活動,對我店給予了最高肯定。

並,獎勵了200塊錢……

這次互動前期準備略有倉促,但所幸途中沒有出現太大的紕漏。

唯一令用戶們不滿的是,下午集合出發的時候,有人尚未歸隊,耽誤了大家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這個未歸隊的還是我同事,差點把我氣個半死。


●後來才知道,我們找的這家旅行社就是同行師傅的女兒開的,而我發現他女兒是我初中同學,他女婿是我以前的同事,老師傅是我同事的上下樓鄰居,專門負責組織自駕遊活動。兩年後,老師傅在一次自駕遊途中去世,得知後,我們都很難過。

●廠家活動獎勵200塊錢後,大區市場經理說以後每月活動都評選出最優的一家經銷商,獎勵200塊,但再也沒有執行過。

●我們是當地第一家組織用戶自駕遊的店,宣傳效果很好,自己也積累了相關的組織經驗。

●本篇回答的圖片和視頻都是我從自己和同事的朋友圈翻出來的,有些像素可能不太好,望大家見諒。


看到這個問題,應邀採訪了一位小鵬汽車的應屆畢業生同學,她在公司內從事著電子電器類的工作,下面的回答來自她的敘述,希望能對各位有一點啟發。


作為一位新新新的汽車從業者,我剛迎來了工作一週年的日子。

作為一名剛畢業一年的大學生,我想從自我的經歷想談談入汽車行業這一年感受。對汽車行業來說,我還算一個外行,也有很多還未經歷,但僅僅這一年就打開我的眼界,我也有很多固執的觀點被改變,同時也有很多值得紀唸的事情。願我的經歷能給還在糾結找工作的大學生一點啟發,願你們也能找到適合你們的工作。

為什麼我選擇了汽車行業?

找工作的時候我也是各種糾結,俗話都說,學什麼不想從事什麼。反正我是真的!所以畢業的時候著實迷茫了很久。我嘗試了各種行業,各種崗位。行業上來說,上到金融,互聯網,下到醫藥,範圍之全。從崗位上來說,上到程序猿,下到銷售也都有。找過工作的學生也都清楚,我們要關注各種招聘信息,要去參加各種宣講會,要一遍又一遍的提交簡歷,一輪又一輪的面試。海投之後,真的有點身心疲憊。

最後我為什麼選擇了汽車行業呢?當時我冷靜下來之後進行了一波騷分析。雖然不知道對不對,反正當時的我認為挺有道理的,哈哈哈,然後就這樣固執的走向了汽車行業。

我當時認真排序了選工作的順序。1.行業 2.崗位 3.城市。就第一點來說,我大概選取了排名前幾的行業。第一當然是房地產,第二是車企,再兒互聯網、金融也是及其喫香的。網友們都逗趣說,實業誤邦,炒房興國。不得不說,房地產確實是很賺的。但是,高房價並不代表普通員工的高收益。當所有的利潤都在投資者手裡,單純作為一名從業人員,我感覺我無法在這個行業中闖蕩出來。且我們可以看到政策鼓勵國家政策已明文規定住房定為「住」而非「炒」。

承接上面所說,國家政策確實是指引線。國家支持哪方面,哪方面就更有可能有發展。所以,我聚焦到了第二大國家支柱:汽車。為了避免被石油扼住咽喉,國家大力支持電動汽車,各種補貼政策拉動需求。再兒,我那一年,資本瘋狂的進入電動汽車行業,一股互聯網汽車的風潮席捲整個行業。互聯網幾大巨頭都紛紛部署自己在智能汽車行業的力量,等待下一波盈利的爆發。

剛畢業的我一腔勇氣,認為我在如今的中國進入傳統行業慢慢賺錢是沒辦法趕上房價的上漲和金錢的貶值。人生不一定每次都要選對,但只要選對了一次,沒準我可能成功了。抱著這樣賭博的心態,我最終選擇了汽車行業。

為什麼是小鵬汽車?

當時的我找了互聯網汽車發展較好的公司,前三家是蔚來、威馬、小鵬。當時也是百度了這幾家公司的創始人和公司的發展方針。我感覺小鵬的企業文化跟我當時的想法是符合的,地點也是我喜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怕冷吧,哈哈),所以也就來到了小鵬。

關於這一年我的感想是什麼?

學生的想法都太天真。

不過,我真的覺得我當初的想法挺單純的。我以為我站到資本的風口就會大富大貴,我以為下一個能實現財富自由的人就是我。結果就是,社會教你做人。

我選擇汽車行業和選擇小鵬都沒有錯,並且在剛畢業之際是非常正確的。這一年我理解到了為什麼汽車是國家第二大支柱,它真的涉及的太廣了,拉動了太多行業的發展,這也讓我看到了社會的百態,是一段不錯的經歷。

有哪些難忘的經歷和感受?

作為小鵬招的第一屆應屆生,不得不承認在我們那屆小鵬對應屆生的培養中體系還不夠完善。但我看到一羣努力的HR為我們展示小鵬的文化,為我們定製課程。也體會到了一個創業公司的摸索、努力與有趣。

培訓中,第一週我們參加了售後服務的競賽課程。裡面的課題都是當時小鵬真真切切面對的問題,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互聯網汽車和傳統汽車在售後服務這一塊的巨大差異,我們將新零售與汽車行業結合起來,更有很多個性化的創意。且很多互聯網的大佬們都激情四溢為我們講解和指導。

第二週,我們參加了售後技術的培訓。這其中,我們瞭解了售後的同學們在面對客戶時用的工具,也學習了一些排查問題的方式。瞭解了之後互聯網汽車的售後的發展方向會採用遠程式的診斷,能在汽車發生問題前能夠進行預測,能在汽車發生問題時進行及時保護,也能在汽車發生問題後收集數據來幫助整個系統的完善。

直到第三週第四周,我們被安排去打螺釘,拆內飾等等。我們還焊鐵板,換輪胎。第一次感受到,原來車企這麼累。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工人們辛苦的工作,戴著安全帽,勞保服操作著大型設備。這跟在學校的金工電工實習的差異太大了。

入職培訓結束之後,就正式進入了崗位。HR為我們每個月都定製了培訓課程,其中包括職場表達和職場思維等等。這些課程幫助我們從學生到職場人角色進行了轉換。

在這一年的工作中,我既要對接演算法明白技術上的策略,也要對接架構知道整車技術方案,同時也要對接供應商提出我們的技術需求,也要去工廠產線上蹲點測試所負責的內容,最後也要去售後查看顧客的反饋。車企這個行業真的涉及範圍太廣,同時也很有趣。也在糾正我當初天真的想法,就算站在政策跟資本的中心,也要腳踏實地的學習。在跟走在技術前沿的AI演算法工程師對接時自己也要學習目前最新的技術,在跟裝車等師父對接時,自己也要自己定位為工人。在跟客戶對接時,也要明白客戶的需求。我看到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也知道我應該更加努力往更高更遠的方向走。


小鵬汽車與這位應屆畢業生同學一樣,都很年輕,我們期待能夠在未來的路上肩並肩走得更遠。


很多事情,需要想一想

  1. 07年從日本培訓回來,工廠投產馬自達2車型,因為設置資料庫失誤,導致總裝停線1個半小時,裝錯了近百臺車。總經理,總監等老闆都站我背後,看我以最快速度解決問題。
  2. 3年帶領銷售運營團隊經歷某豪華品牌銷量從3萬多到近10萬,最高月銷量8000時轉職。
  3. 某產品中國上市前一天拿到競爭對手產品預備上市價格情報,快速通過CEO彙報全球總部,得到支持臨上市前價格調整了,該產品上市半年到達細分市場第三名。
  4. 在外資總部,與營銷最高層SVP爭論某高端產品中國定價到上市前一天。拋下狠話,哪怕離職也要把道理說清楚。最終該車型未能更改策略上市失敗,成為中國公司大換血的最後一根稻草。
  5. 歷經合資,地方國企傳統自主品牌,外資豪華品牌,互聯網企業汽車事業部,民企自主品牌,互聯網新能源品牌等,歷經工廠投產,項目管理,資料庫管理,國內外物流調達,市場分析,產品規劃,銷售計劃,銷售運營,產品研發管理,產品戰略,品牌戰略,營銷管理,市場品牌公關管理等方面,終於確立自己的發展方向。


Formula Vee客戶急需一套輪胎,從接到需求到輪胎寄出只給7天時間。

領導讓我負責這個事情,那是第一次獨立負責輪胎試製,做參數表、下計劃、去工廠指導操作工生產、輪胎寄出,流程啥都不懂,工廠老油條們看我不懂也欺負我,難受。

那個時候是7、8月份,工廠的硫化車間能熱到什麼程度,人一進去呼吸都很困難,降溫是用超大功率的風扇前面擺一個大冰塊,呆幾分鐘工作服全濕透,女生這個時期都不能來工廠......由於模具長時間沒用,加上交貨期催得緊,輪胎合模有問題,出來的第一條輪胎肩部全是很厚的膠條,大晚上求爺爺告奶奶讓模具師傅幫我調試,說實話,我不喜歡這種工作方式,需求緊急,卻沒有足夠的資源,原本只是在做本職工作,但想做好只能到處求資源,這也為我後來辭職一個重要原因,這就是後話了。

最後加班加點,最後一天正好寄出。

開心的像個傻子!

後來我負責的項目一共為客戶提供了上萬條輪胎,也比不上那4條輪胎帶來的幸福。

Formula Vee就是這貨,連F4都算不上吧。


曾幾何時,多少次從西單站出來往東走,找門衛和武警登記,進門後直走左拐上四樓,彙報幾個小時,然後領了新任務,下樓從小門出衚衕,原路返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回想起來,其實主要就是這一件事,很慚愧,就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謝謝大家。


我是一名修車狗,帶證的那種。我覺得最記得紀唸的就是去學校讀書,因為我花了4年去讀書,我一出來工作老闆就讓我做診斷。

如果我沒有讀專業培訓,老闆肯定不會讓我碰診斷。

沒有讀過書,我這輩子可能都只會是個part changer。

如果沒有讀過書,我就沒底氣跟別人在知乎bb。

如果沒有讀過書,我根本沒可能馬上可以完成我的夢想


莫過於看到自己經手的第一個項目上市的那一天,那時候什麼趕節點什麼交付物什麼加班熬夜都不如驕傲的對別人說「看,這車是我參與開發」來的爽


小學畢業,初中沒上完就異地打工了。兜兜轉轉回到家鄉,機緣巧合之下,做了個汽車銷售。沒有人脈。沒有口才,賣出去第一臺車賠錢的。從進入這個行業開始的小白,到今天的售前售後主管。最值得紀唸的,也許是我收穫的冷嘲熱諷吧,也可能是我沒什麼文化,心眼太小,但我總忘不掉那些讓我厭惡的笑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