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對,嗯…你和你最愛的人在一起,給你們兩個選擇,與Ta長相廝守,天地同壽,但不可有子嗣,或者如常人一樣匆匆百年,卻可以生兒育女,讓生命延續在下一代身上,你會如何選擇?


如果我們的祖先長生不老不繁衍,我們現在還是渾身長滿黑毛的猿人,別說上知乎,就連語言文字都沒有。

您這個問題,可以轉化為另一個問題:死亡有什麼意義。謝邀。


謝邀!開始沒看懂問題,看了解釋後才明白。我的回答是:是的,一定是妥協的產物。

雖然物質世界是永恆的,但是很遺憾,生命是極其短暫的。無論是什麼樣的生命形式,終有一天,都會再次回歸塵土。不過很幸運,生命在產生之初就找到了延續自己的方式,那就是通過繁衍後代,使自己相似的生命形態延續下去。這固然是生命的妥協,但更表現了生命的頑強。

借這個問題我說一下人的責任。從根本上說,一個人成為人,是一次非常偶然的物質組合,它很短暫,從概率上說,不可能重複,他就是偶然的產物。但是這個人對他的父母、家族、民族、以至於人類來說,他又是承上啟下的,肩負著血脈延續責任。所以,任何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有天賦的繁衍責任。

那麼有人問了,人來到世界就是為了生育嗎?不是,繁衍的內涵更大。生育固然是產生下一代,但是撫養他們、教育他們、為他們創造更適宜的生活環境,都是在盡繁衍責任。就如同過去有人問我,計劃生育也是為了繁衍嗎?我的回答是對的,就是。計劃生育是為了減少人口,使得社會資源的消耗減慢,與生產力合拍,讓後代更富裕地生活,這當然是在盡繁衍之責。

從這個觀點出發,我們人類的道德準則應該是有利於人類和家庭發展的,首先是生存和傳承,然後是財富,及其它。


從生物角度,有性繁殖纔是妥協的結果。繁衍纔是最初最重要的目的。

先有無性繁殖再有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有什麼優勢?突變快,基因交換快,更加利於基因多樣性,利於生存。要是基因有意識的話,它纔不管我們幹什麼,只要能把自己複製下去就OK了。

要是我們選擇不生殖呢?也不影響和你相同或相似的基因複製,一個種羣有幾個不生殖的個體,或者同性戀個體反而可能有利於照顧這個種羣其他幼崽,這些幼崽都攜帶者類似基因。所以同性戀基因和無私奉獻基因也遺傳了下來。

所以大千世界,我們再自由,最終還是逃離不了大自然給我們設定的源代碼。


是選擇後的妥協

數億年前大家玩有絲分裂玩的不亦樂乎,社會安定,共和安康。偏偏有一小撮朋友聚眾淫亂,說什麼要搞有性繁殖

後來,就是我在這盯著屏幕打字了


如果永生生物是物種演化的終極目標的話,由於我們並未發現任何大型永生生物(燈塔水母那種東西就是一團不斷自我更新的肉),說明那些東西都被淘汰了。

永生不是不死,只要是能殺死的生物,我大人類就喫給你看。


繁衍是動物本能,拒絕繁衍是超越本能


似乎所有的行為都是求偶行為,所有行為的目的是為了生存和繁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