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會有飛躍性的發展嗎?這一理論說明瞭什麼,能有什麼用?


消息來源?

m.toutiaocdn.com


什麼真不真的,這本來就是科學大神們探索微觀世界所形成的一種理論,德布羅意物質波理論聽說過吧,那意思所有物體都具有波動性,只是波長和頻率的不同,大的物體表現出的波動性不顯著,或者水平太低可能根本觀測不到,而物體尺寸越小,波動性越顯著,你越容易觀測到而已。


不是說一切物質都有波粒二象性嗎。。。

宏觀物體也有波動性,不過因為宏觀物體質量大,動量也就大,儘管運動速度很低,動量還是大。

根據不確定性關係,動量大,波動性就小。

普朗克常數放過誰

所以說,人會穿牆是真的,只要找到足夠小的孔構成的牆。因為人的波動性,就可以實現穿牆了。


現在這樣


不是所有的物質在量子水平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而是所有的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跟尺度無關。

至少到目前為止,這一理論在物理學界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也就是說,大家認為,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

既然這樣,也就是說,這個理論本來就是對的,對世界會有什麼影響呢?它讓我們更準確地理解了這個世界,可以讓我們在未來的探索和開發過程中少犯錯誤。


推測波粒二象性的真相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從更微觀的角度看,波粒可能就是更微觀粒子的不同狀態,我們可以想像一個粒子很快的畫圓,看到的是一個球,原子直徑很大,但原子核非常小,原子只不過是電子圍著飛轉的軌跡,當人類的測量水平達到微微管的能力時,波粒的真相就變得簡單了:微粒子能量強是表現為粒子,能量弱時表現為波!


物理學中「波粒二象性」中的「波」和「粒子」可能不是我們簡單認為的那樣:「波」就是「繩波」那樣,「粒子」就是「鋼球」那樣。

這裡的「波」指的是某個「量」具有一定的空間分佈,而這個「量」不一定是可觀測的,不一定是宏觀經典物理中有對應的量,並且與存不存在某種介質去傳播這個量都沒關係,只是某個量的一種空間分佈,而這個分佈函數又是和時間相關的,所以會出現「頻率(波長)」的概念。

「粒子」指的是某個不是連續的,是一份一份的存在的。

量子物理中的「波粒二象性」中「波」描述的是「概率」這個量的分佈,「粒子」指「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存在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