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人先来答一句,麻烦老乡再别强调拉面还是牛肉面了,我们西北的面多是拉的必然大家的招牌觉得没必要把拉面作为卖点所以说牛肉面,放外地拉面是招牌,加个拉面显得有些功夫,好卖。天天把拉不拉提嘴边外地人吐没吐我已经想吐了,我们兰州人的心胸和情怀只剩下面馆子名字了吗。

既然问兰州料理不得不说这几年兰州菜在各地做的真不错全国各地甚至都开到了日本美国,光上海的兰州菜装修风格也是从小众文艺清新到粗矿硬核大漠,从丝路文化到龙门客栈风格甚至甘肃省的政府都可以学学什么是文化宣传。我个人比较推荐酿皮,和陕西的凉皮不同里面有麻酱高担的有种柔韧的口感,也很不错了。


谢邀~

请称之为牛肉面:)

对于我们这种中老年人来说,牛肉面在心中最深处的记忆就是儿时人山人海的小店面,各类大叔端著一碗热腾腾的面,一排排蹲在马路边那吸溜吸溜的样子。慢慢长大后,又变成了成功人士们专门开著车去那些驰名的老店,搬一个马扎,把面放在引擎盖上吃。

那些热腾腾的烟气缭绕和大汗淋漓的红油辣椒中,是金城百姓的生活态度和西北风情。一个小小的牛肉面馆里,是无论贫贱富贵、社会地位,一视同仁的马路牙子和马扎子。

当然,现在都是装修洋气的现代馆子为主。不过兰州的游子们,无论是多么天南海北,总是忘不了心里的那句「师傅,一个二细,辣子多些」~


先说拉面,纠正一下那个叫牛肉面。

地道的吃法是肉蛋双飞+小菜,再加碗面汤,齐全。

面最好拉成韭叶子或者毛细,辣子要多。

最后是~捧著大碗,蹲在地上吃。

还有一点或许外地朋友不知道,兰州牛肉面承载的角色,其实是早餐,一大早门还没开,外面许多人已经开始排队,只为喝到那一口「头汤」。

出了牛肉面,兰州料理中值得推荐的是随处可见的烤肉。

晚上下班后(兰州下班早),约上几个朋友,随便找一家烤肉店,羊肉、羊蹄筋、要板筋、羊腰子各来一份,啤酒要勇闯或者大乌苏。

别忘记让老板甜一杯自酿的红茶,解腻。


「下个二细,蒜苗 香菜 辣子都多些」


谢谢,请说兰州牛肉面,早些年也有叫拉面的(当然很少),后来青海某地注册了兰州拉面,就是你看到的开遍全国的所谓兰州拉面,兰州人就再没有这么叫的了。

本地人一般称呼为牛肉面,昵称牛大。面馆开遍全市,据说有上千家(兰州只有四百万人口),面馆经营品种较为单一,早些年(还在使用粮票的年代)只有牛肉面,牛肉和大饼三样,少数面馆还有卤面,90年代黄师傅(如今已经没有了)横空出世,开始有了卤蛋和小菜。如今的牛肉面馆一般售卖牛肉面、牛肉、卤蛋、数种小菜,个别还有卤面,夏季大多数还会有凉面,有些店会有浆水面,大饼已经从牛肉面馆消失。一些大的所谓豪华品牌还会有干拌、炒面、等,还有卖酿皮、灰豆、油香馓子等小吃的,但这种店不是主流。

牛肉面是肉面分开卖的,目前主流价格是一碗面7元,一两牛肉7元,有些店会上下浮动1元,还有的店肉卖到9元。请记住牛肉面的重点不是面,是汤!汤!!汤!!!三遍,评价牛肉面的主要标准就是汤好不好!够不够清,够不够香,够不够润,够不够爽。


大学时期狂喜欢咖喱炒饭,现在 新疆拌面或者鸡蛋炒拉面


三细,肉蛋双飞,哈哈


吃过兰州的金鼎以及连锁的马子禄,也吃过很多叫兰州牛肉面的餐馆,也吃过甘肃或兰州等驻京或沪办的餐厅,当然还有数不清的青海化龙出产的标著兰州拉面的餐馆,感觉最好吃的还是在兰州某个小摊位吃过无名炸酱面,十多年过去,想起来自然口水。。。


兰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我这半个兰州人是时吃时不吃的,但有机会会搞点甜胚子,喜欢用温水泡,还有浆水,这个应该西北比较常见吧,以前不爱喝,现在只要不是酸掉牙的那种还能接受,只不过浆水菜是不吃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