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設定一個「錨」,也就是這個人物最核心的性格內核。

有了這個錨,寫起來就不會飄走。

其他性格特徵都是在這個錨上生長出來的水草,可以看上去紛亂複雜,甚至矛盾,但是一分析就會發現根子都在那錨上。

這在寫長篇小說的時候尤其重要。

長篇敘事中,人物性格的呈現其實是相對容易的,因為有足夠的時間和篇幅讓作者來慢慢展現人物性格的立體性和複雜性,甚至發展變化。

短篇小說就特別難。

如果要在很少的文字裏給讀者呈現一個鮮明的人物性格,就極難。

這個時候可以向經典作家學習。

魯迅對豆腐西施的刻畫就非常牛逼。

他的方法是

1.取外號。一個好的綽號能省掉無數筆墨。

魯迅給楊二嫂取了個外號叫豆腐西施。西施是世人皆知的可知而不可見更不可近的絕世美女,豆腐是最普通低廉的人人得而食之的食物,兩者結合在一起,就產生了強大的張力和反諷效果,同時也激起人們的好奇心,為什麼叫她豆腐西施呢?

是因為人老珠黃嗎?是因為德不配位嗎?是表裡不一嗎?還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

所以好的綽號不但標示人物性格,而且令人讀之而起好奇探究之心,且永生難忘。

2.外貌描寫。魯迅的尖銳和犀利真的是令人絕倒的。他以細腳伶仃的圓規來比喻豆腐西施,尖酸刻薄到了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境地。一個是和前面的綽號形成對比、呼應,西施和圓規,大家自己想想,還有一個是圓規在當年是個很洋氣的高貴的新事物,結果用到了這麼一個從裡到外都惡俗不堪的女人身上,那個一個叫諷刺。須知圓規體現的是科學的量化、標準化、精確性的,豆腐西施的圓規體現的是中國之人性和文化中的算計之斤斤,非常的小家子氣和齷齪,這就和綽號裏的豆腐對應上了。也喻示這種人自以為聰明實際上算計來算計去無非是塊豆腐而已,眼界自然是極低的。

(所以豆腐西施的豆腐主要表現了她賣豆腐時的算計和短斤缺兩。)

所以,外貌描寫可以抓住特點以喻示人物性格,恰當的比喻,能夠更好地呈現人物性格特點。

3.行為描寫。外號也好,外貌也好,最後要依託於事件或人物行為,最後還是要讓人物自身來說話。

魯迅就用了兩個小細節,第一件就是順手偷東西,第二件就是告密或誣告閏土。

這都沒花多少字。但是豆腐西施從此載入文學史冊。

偷東西,表現了豆腐西施的貪婪和狹小格局,告密又表現了她的惡毒和討好的奴才嘴臉。

這個人物性格的錨就是中國人劣根性裏的流氓性——卑鄙無恥狠毒貪婪吝嗇。

4.心理刻畫。短篇小說《陳奐生上城》刻畫了一個農民形象陳奐生,他進城賣油繩生病「被」住進了賓館,結賬時發現要一晚上五元,心裡氣不過,就回去房間大肆「破壞」。

5.習慣描寫,如口頭禪,如下意識動作。這個就像標籤一樣,簡單方便,在網文寫作中尤其實用。楚留香的摸鼻子,李尋歡的咳嗽,李雲龍的他孃的,貓膩的微羞的笑,都是非常成功的描寫。

習慣要表現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和潛臺詞。如背手挺胸是自信,結結巴巴是不自信,說粗話是文化水平不高或性格粗魯爽快。


他長得就非常的五四。


1.通過故事或是他的經歷,做過的事情,選擇的態度來突出他某種的特性。

比如:三歲看老的說法。看某個小孩的態度與做事的能力,就判斷他的性格。

2.通過對比,體現一個人的性格好壞。

3.用某些事物印證他的性格,比如:喜歡藍色的人,可能有沉穩,冷靜的特徵。

不一定要正面寫,側面描寫或許會更有意思。也挑戰自己的理解和寫作手法。


描寫人物的性格需要仔細觀察,經典文學名著人物性格都是非常的鮮明。

如果你想要達成一個高度,建議看看《紅樓夢》,紅樓夢中共有約1000多個人物出場,脂硯齋評論:摹一人,一人比到紙上活見。

還有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老舍先生描寫祥子、虎妞、小福子、劉四爺、曹先生等非常鮮活,並且人物心情與景物描寫相得益彰。寫作能力提升需要日久積累,快速提升效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人物外形,參見《紅樓夢》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等的出場描寫,曹雪芹三四句話,人物形象鮮活可見。

2.人物性格,參加《紅樓夢》王熙鳳出場,書中寫到還沒見人,先聽到聲音。

3.人物肢體動作。

4.用景物描寫來襯託。

5.用所做事情來映襯。


言語,行為,特別是面對不同事件、與不同人交往中的表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