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可能會在科幻小說中看過的一樣,一個超級網路,某一天突然有了超級智慧。


這個網路就是互聯網~

宏觀的講,有可能,現在在互聯網上的信息的沉澱已經很多了,總有一天會多到世界上99%的問題都能在網上找到答案,那麼這時候只要有一個程序能精確的理解問題並找到答案,那麼這就算一個 超越個體智慧的網路了。

我覺得是搜索吧,現在覺得百度都已經有個模樣了,比如 我搜索 兩個地名,他會理解你在找火車票或者飛機票,你搜個163,他知道你是想登錄郵箱,等待,我覺得這個方面是谷歌落後的地方,雖然貌似谷歌現在也開始往這方面努力了。

2012-08-292013-07-03 更新一下前期看了《信息崇拜》,讓我對計算機與人腦的區別有了一些認識,按那本書的作者的觀點:計算機永遠不會擁有人的智慧。這個論斷的基礎是:計算機的發展和產生本質上一種數學思想(分類思想)的產物,是一種信息性的東西,而所謂的智慧,是思維的升華,是各種思維產生的源泉,所以信息再多,也只是信息,你寫出來的程序再智慧,那也只是你思考的產物,並且運行在一種分類機器上。作者也因此說明科學的發展方向需要改變。

雖然書寫於80年代,但讀的過程中還是顯現出很多睿智的觀點,不過後3章的論點就有些不靠譜了。改天再好好回味。


我把智慧定義為改造環境的能力或者是可以抵達的距離。我覺得已經有了超越人類個體的智慧了。你把一座獨立的城市看作一個智能體,發現它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改造它周圍的環境,比如,它可以預測洪水,在它周圍改變河道,築壩,保護自己。你把整個地球看作一個智能體,它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比如,它可以計算小行星的軌跡,預測撞擊的概率,然後提前摧毀。總是這樣自相似地在發展,集體超越個體。網路是這種發展進程的一部分。我覺得我們應該討論的是會不會某天產生一個超越了人類羣體智慧的智能體。

地球自誕生以來,在漫長的45億年裏,曾經發生過兩大奇蹟:一個是生命的誕生,另一個是人類的出現。今天,第三個奇蹟發生了,一個環繞全球的智能結構正在茁壯成長……。它就是全球腦,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集體智慧系統。

70億人,加上海量的計算機,加上密密麻麻的通信網路,就形成了全球腦。簡單來說,全球腦就是由這三者組成的。我們看到,它非常宏大,而且具有強大的功能。

全球腦(global brain),是正在湧現的以地球為基礎,數量巨大的擁有發達大腦和創造力的所有人類個體,他們藉助於各種信息處理工具,通過各種通信方式,彼此之間相互作用,結合成的具有神經系統特徵的自組織巨型網路。該網路具有比人腦更高級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創造力。它所表現的智能,就是地球智能。

或者,為了讓大多數人更容易接受和傳播全球腦思想,我們可以將它概括為:地球是一個腦,每個人是一個神經元。

人腦屬於生物神經網路,而互聯網屬於數字神經網路。從以上定義不難看出,全球腦主要由生物神經網路和數字神經網路共同組成。如果我們把人腦看作為微觀的神經網路,那麼全球腦就是一個宏觀的神經網路。摘自全球腦 (豆瓣)


互聯網啊 我也把握住了
其實對於網路的這個提問就是狹義的,從廣義方面應該是關於人工智慧的推敲。數據的積累與檢索的智能化對於人工智慧來說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受到科技的約束,這個瓶頸暫時是難於逾越的,主要是由於硬體水平不夠,在檢索---反饋----修正----再檢索方面有可能會陷入無限的死循環,人工智慧需要判斷這個結果的最優是何種程度的,現在的檢索完全達不到這個水平,判斷力這個水平太難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