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 回憶青春……”
這是愛爾蘭詩人葉芝的一首獻給母親的詩,詩中充滿了美好的意境。
疲倦的時候,可以愜意的睡覺;走不動的時候可以去爐火旁打盹。
有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安逸,讀了這首詩,有的人就很想老去。



可是歸事實,現實還是現實。人終於還是要腳踏實際,在腳踏實地的時候去遙望遠方的詩歌。
現實生活中的老人,有幾個能像詩裏的老人一樣安逸呢?
在很多年前一位主持人採訪了一位在路邊擺攤給別人刷鞋的老人,當主持人問老人說: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最心酸的是什麼?”
老人放下了手中的鞋刷,佈滿血絲的眼睛看着主持人。
他說:
“沒錢。”
這句話看似現實,卻說出了很多老人的心酸。



01.
年輕的時候要多存錢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吊兒郎當的,什麼事情也不幹。
小時候父母讓讀書,希望長大之後有出息,可是也不聽父母的話,整天和父母吵架。
後來畢業了,找了一份工作也不聽領導的話三天兩頭就要跳槽了。
年輕的時候還有能力去努力奮鬥的時候,沒有好好把握,老了的時候才傷心了。
有一句話這麼說: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年輕的時候有去賺錢,不好好學習和工作,沒有攢下錢。等老了發現沒有能力去工作的時候,才覺得生活如此的心酸。
所以古人所說的:
“三十而立。”
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人在30歲的時候把什麼都準備妥當,趁着年輕去多賺一些錢,這樣老了纔會安享晚年。
有一次一個朋友來我們家,這個朋友雖然看起來很老了,可是依舊過得非常得意。
他走了之後,我們和爺爺瞭解這個人,爺爺說道:
“人家年輕的時候努力的賺錢了,所以現在想買啥就買啥。”
只有多存錢,老了之後要把纔會硬氣,因爲如果你年輕的時候沒有趁着年輕好好賺錢,那麼你老了的時候,你再想賺錢就來不及了你。



02.
人要學會自私一點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爲了孩子,把所有的積蓄都投資到孩子的身上。
總是希望讓兒子女兒有出息,長大之後讓兒子女兒過上好日子。
都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世界上再也沒有像父母這樣疼愛自己的人了,事實上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假。
真的父母對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夠愛,但是除了他們再也沒有人這麼愛你了。
所以很多老人老了之後口袋裏面都沒有錢,因爲把錢都給了子女了。
閨蜜的奶奶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閨蜜的年輕的時候,爲了供子女唸書,到處去工作,老了那時候也爲了給自己省錢不捨得看病。
閨蜜的奶奶一輩子的光陰都給了子女,可是當自己躺在病牀上的時候,子女卻不照顧了。
有一次和閨蜜一起玩,閨蜜的奶奶看中我口袋裏的糖,就要。
一個老人看見一塊糖都饞,可想而知老人在家裏面受了什麼樣的罪了。
所以一個聰明的人不會把所有的東西都給自己的兒女,還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這條後路是爲了以後還想晚年,比如說給自己留一點錢,以後老了想喫什麼也可以自己去買。



03.
詩和遠方,都需要錢
留在年輕的時候總是想着:老了就要過着詩一樣的生活。
但是人生並沒有詩歌中的那麼美好,詩和遠方都是需要錢的。
如果你想去遠方旅遊,那麼這個時候你就需要錢,沒有錢你連房的車都沒有。
沒有錢你也沒有買票的錢,所以不了美好的風景。
如果你想寫詩,這個時候你需要帶大量的時間。
所以詩和遠方都是需要錢的,遠方很美好,詩歌也很美好,但是沒有錢,一切都要歸零,一切都不美好了,生活而已會很苦惱。



年輕的時候總是聽別人說去遠方,於是拿起東西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可是等年華老去你會發現,如果你沒有錢,那麼你的身體都沒有保養好,如果你沒有錢,那麼你也沒有去遠方的路費。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沒有本錢,也沒有現實中的錢,那麼將會寸步難行。
年輕的時候都向往瀟灑,老了才發現唯有錢最實在。
人老了之後才知道現實是什麼樣的,所以說的話也比較現實一些。



現實在人眼中是心酸的,所以當人揭穿這份現實的時候也會格外的心酸。
生而爲人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一個國家要懂得去愛思維,要有憂患意識,一個人也是一樣的。
年輕的時候一定要想一下晚年要怎麼樣過,不要等老了的時候過得非常的心酸。口袋裏緊巴巴的時候,生活也會變成灰色。
也不要光想着去靠子女,其實有時候自己也是靠不住的,我們唯一能夠靠住的還是自己,所以不妨在年輕的時候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