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2018自動駕駛全球高峯論壇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

表示,買車你一生做的最壞的投資。因為車有96%的時間是停滯的,1%的時間尋找停車位或是堵車,真正開車的時間只有3%。

而他表示未來交通有三大力量推動:第一是共享出行,這樣可以讓我們有需要上路的時候才上車;第二是無人駕駛,這是更未來的一個技術,可以幫助節省更多時間;第三是電動汽車,在能源排放方面會給城市帶來很大好處。

對於李開復的「買車投資」論,網友可謂是一下子炸開了鍋,我想應該是因為身份的差距導致觀唸的不同吧!下面先來看一看網友們炸鍋的評論...

把買車都看成是投資那真的不是一般人了,目前汽車界確實也存在一些所謂的理財神器,比如馬自達MX-5、大眾R36以及法拉利LaFerrari等一些頂級超跑,這些車的二手車行情往往都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確實會增值,但是這只是少之又少的一部分而已,絕大多數的汽車都是高貶值率的商品,談何投資呢?

正如李開復所說的,一輛車子96%的時間是停滯的,都在停車場度過,這麼來看車子所帶來的價值確實沒有被充分發揮,但是殊不知自己擁有一臺汽車所帶來的附加價值遠遠超過一輛車的價格,有了車你就不必每天上下班高峯期再去擠公交、擠地鐵了,可以根據上班路程的遠近自己控制出門的時間。車子的本質就是交通工具,就是為生活出行提供方便的,進一步說車子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必需品。或許在你沒有車的時候,你週末的常規活動或許僅限於幾個公交車站或地鐵站內,但是當你擁有了車以後,你就會覺得遠一點也無所謂,無非就是多踩點油門~

有了車子之後,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節假日可以帶著一家老小去短途自駕遊,遠離喧囂的鬧市,去郊外呼吸新鮮空氣,不僅能讓小孩子多長長見識,也能讓年邁的父母多活動活動筋骨,盡享天倫之樂,這樣子的生活豈不是美滋滋。對於小年輕來說,可以開車愛車帶著愛人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瀟灑玩樂,可以盡情享受車子帶來的樂趣以及跟愛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沒有車怎能感受到這其中的美妙呢?

車是消費品,同時也是精神品,車會貶值,但是車會提升我們生活的品質,普通老百姓是肯定不會認為買車是一生中最壞的投資,況且他們根本沒把買車當做是一筆投資。難道李開復會因為買車是一生中最壞的投資,而不買車嗎?肯定不是,他名下必定有很多豪車,因為這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車子能夠帶給他面子上的滿足,能讓他談成較大項目的生意,要知道開桑塔納和開賓士S談生意的成功率以及項目大小是完全不在一個層次的。

我們也都知道未來汽車發展趨向是共享出行、無人駕駛、電動汽車,但是不可否認在現階段這些都是「半成品」,並不能普遍推廣開來。共享出行在四五線城市的普及率是非常之低的,一般家庭或多或少會有傳統的觀念,都想擁有屬於自己家庭的車。無人駕駛對於熱愛駕駛的人來說無疑是致命的,難道一個愛車的人會願意坐在一輛無人駕駛的車內嗎?如果真是這樣,那全球的賽車運動是否也可以消失了,有時候過度的智能並不是一件好事。

至於電動汽車,國內目前大批ppt造車新勢力的湧現會給人一種燃油車的末日到來的錯覺,但是又有多少造車新勢力真正思考過消費者的需求呢?目前國內一些電動汽車在燃油汽車擁護者眼中簡直就是工業垃圾,純粹是為了騙取國家補貼而存在的,有些話不必說的很明白,懂的人自然懂,電動汽車這條路還很長~

最後,李開復認為買車是最壞投資的觀點我絕不認同,一輛汽車給個人或者給一個家庭帶來的價值遠不止那4%,汽車本不應該定義為投資品,我們無需以投資的眼光去看待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