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被錄取,就要先通過面試,究竟表演專業考的是什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院長張輝認為,外在形象、內在素質以及自身技能三個方面是學校要求的重點。今年表演專業藝考多分為初試和複試兩個環節,考題以聲樂、朗誦、舞蹈、小品為主,且多由考生自主選題,隨意性較強。

考試考什麼?

明處:四大題目

朗誦:考查普通話水平

朗誦一般是考生自己選擇表演內容。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面試的考生小吳透露,許多考生都會選擇現代詩作為自己朗誦的項目,甚至連自我介紹也不忘與朗誦接軌:「作自我介紹的時候,有人不用說的,用喊的。」

專業分析: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導演表演系副教授、表演教研室主任李立宏表示,朗誦是希望聽到學生的自然聲音,包括普通話水平和語音情況,但最重要的還是對作品的理解。李立宏說:「我個人覺得,90後考生選擇反映現實的散文、詩歌、小故事等比較合適,便於他們表達對於人、自然以及生活的認識。」

聲樂:唱法不拘重表現

聲樂其實就是唱歌,可以是通俗、美聲、民族或者其他唱法,沒有硬性要求。小吳透露,她見到的大多數考生都會選擇美聲和民歌。對於考生來說,表情僵硬、跑調是常見情況。小吳說,如果跑調,有的老師會直接打斷,有的老師則會笑,還有的老師聽幾句後會打斷,不做評價。來自貴州的駱同學說:「有男生唱《曲苑雜壇》的主題曲,引得大家狂笑不止。」

專業分析:

李立宏指出,聲樂與朗誦不同,聲樂更傾向於考查學生對音樂旋律和節奏的把握。另據某表演培訓機構負責人透露,在聲樂環節中,老師並不會依照考生的聲樂水平打分,他們更多的是看考生在聲樂考試中的表現力,包括表情或肢體等方面的表現力。

形體:「藝多不壓身」最好

形體可採用舞蹈、武術等方式展示,同樣由考生自選表演內容。小吳稱,北舞附中的考生舞蹈水平比較強,但對於大部分普高生,舞蹈是硬傷,也正因為這樣,出糗的人屢見不鮮,「很多人在跳舞過程中摔倒、忘記動作或者跟不上節奏」。

專業分析:

據了解,形體考試側重於觀察考生是否掌握了一些關於身體運用的基本技能。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教研室主任王勁松說:「有的考生小時候學過舞蹈,還有的學過雜技、魔術等,總之,最好是『藝多不壓身』。」但這並不意味著無培訓基礎的考生就沒有機會,他補充道:「有的孩子是一張白紙,但他在表現的過程中能用真誠打動考官,那也是考官所讚賞的。」

參加了本次招考的明星考官黃磊(北京電影學院老師)也說:

我們不是培養舞蹈演員,所以不會按照挑舞蹈演員的路數來選擇考生。考生最重要的是表演出一種真實的感受,並且去感染別人。

小品:集體表演需搶戲

表演專業的複試,通常是演集體小品。考生分為數組,以抽籤方式決定每一組的題目,題目定下來後,考官都會給考生一定的時間在考場外互相溝通如何表演。小品題目有給定一個情景的,比如「公交車站」;也有較為抽象的題目,比如「秘密」。

考生小潘稱自己和另外幾名同學抽到的題目是「公交車站」,經過15分鐘激烈的討論,他們定下了表演方案——小潘和一名男生分別飾演孕婦和她的丈夫,其他同學也有各自的角色。「我的『丈夫』是一個小警察,買不起車,只能坐公交車去產檢,他有一句台詞說『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我就反諷了他一句:『你還真看出來自己是牛糞啊。』」提到當時的情景,小潘忍不住笑了,她對自己的表現還算滿意。

小潘表示,由於小品時間有限,所以許多同學急於突出自己的角色,集體搶戲、加戲,導致「場面混亂」。另一位駱同學則透露,當他們辛辛苦苦地演完之後,一個女生突然下跪,來了一出誇張的「賣身葬父」,「我想這個是很加分的」。

專業分析:

李立宏坦言,多人小品對於第一次見面的考生們而言,考察的內容不僅僅局限於表演本身,還要考察考生的適應能力、交流能力、想像能力以及表現慾望的強弱。他表示,作品完成好壞並非全部,考官更希望在這個過程中看到考生對於人、事、物的理解。

暗處:三類素質

做人態度

態度似乎比考試本身更為重要。據某藝術類院校老師透露,他曾在面試中遇到一位考生,讓其陳述個人愛好,該考生說自己喜歡看歷史,老師便問他關於劉邦的看法,不料該考生卻錯將劉邦安到紅巾軍名下,老師隨即指出其錯誤,但該考生表現得自負而張揚。老師事後表示,考生表現得謙虛得體是非常重要的,「站在老師的角度,這樣的學生誰都不敢帶」。

文化修養

對於藝考中的文化常識考試,許多老師都表示是必要的。李立宏說:「這麼多年,表演專業的文化課成績幾乎是所有專業里最低的了。在我看來,作為一名演員,文化程度低是一個缺陷。」他表示,演員要表現不同的人來反映作者思想,傳達自身對人和社會的看法,「對於人的認識,是世間最博大的學問之一。如果他連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又談何認識人呢?一個成功的演員,對於社會學和人類學都要有一定接觸。」

王勁松則認為,考生的文化素養高,證明其自學能力強:「這樣他(她)就可以主動學習國內外最新的一些行業經驗,並從中選擇有益的信息。這些人文修養可以幫助演員更快更好地成長、成熟。」

素顏示人

今年許多院校都將「素顏」作為考試規定之一,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等高校都要求考生需卸妝後才可以進入考場,有高校還專門為考生準備了卸妝棉。李立宏透露,並非現在才有「素顏」考試的要求,而從前化妝沒這麼普遍,「化妝後的形象,尤其是化了濃妝的形象與本人形象差距很大」。

張輝坦言,外在形象對電影演員來說很重要,考試主要從大眾審美和藝術審美兩個角度來考查:「大眾審美就是我們常說的,長得很漂亮或很英俊。但有的考生長得不是那麼漂亮,氣質卻很獨特、性格鮮明,這就是藝術審美,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重點。」

許多考生為博考官青睞,希望從臉上多做文章,甚至不惜整容。對於整容,各院校沒有明確禁止,但老師們紛紛表示對此並不提倡。王勁松說:「一個演員的成功絕非只依靠外表,想想最近紅得發紫的黃渤和王寶強,哪一個靠的是美貌?想通過整容進入演藝圈的同學,還請三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