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編輯 我想有幾位答主誤解了我的問題,雖然我感覺原來的描述是比較清晰的,那我再補充一點兒吧:

我完全沒有小孩子情緒不豐富,或者不能感受某些情緒的意思。(原描述說無法完全體會,我現在也是堅持的。)這個問題是在「拍電影」這個前提下的,拍電影和生活不同之處在於,演員需要調動、控制自己的情緒。兒童怎樣能調動起這樣的情緒,讓我很好奇。比如成年人可以讓自己迅速地進入一種情景,運用自己的經歷或者聯想幫助表達,小孩子是怎樣做到的?目前我認為很有價值的幾個答案是:在美國等地,小孩子從小受到表演的浸染;剪輯;導演的幫助;天分。

原描述:在很多經典電影作品中,一些兒童演員能夠表現出非常複雜的情緒。如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中飾演少年圖靈的演員,在校長辦公室得知好友(戀人)去世時的那一段,表演得非常細膩真實,在其他情景中也表現出圖靈的個性,從舉止到神態。對於成年演員,他們的個人閱歷和較強的學習能力可以幫助他們代入角色,那麼兒童演員是如何做到的,尤其是表達一些以他們的年齡可能還無法完全體會到的情緒?只靠說戲就能幫助他們出色表演嗎?還是要靠天分?


你看一下《安德的遊戲》、《超新星紀元》、或者《蠅王》就知道小孩子才不是你想的那麼幼稚和白紙辣。

或者參考《環太平洋》里的小蘿莉蘆田愛菜,她的日劇會讓你目瞪口呆。

隨著人類社會平均物質條件的進一步提升,小孩的心智和生理成熟會來得越來越早。

即使是原始社會,13歲當媽的也不少嘛,不要小覷人類了。所以那些你認為他們無法體會的情緒,只是你不願意相信他們能體會罷了。——————————————————————————————表演就跟發力一樣,正確的發力不費勁即可到位,庸者如我等,太多表層意識往往會過猶不及,琢磨發力這個東西很難言傳,但也可練習,不斷實踐調整提高。綜上,天資佔主要成分吧。


童年或者少年是社會文化的強制劃分 其實沒有什麼童年 少年 那個只是一種社會角色 我們往往被社會要求扮演與我們所在年齡段相稱的角色 小孩子就應該being cute being naive 就好了嘛 當我們展現出與這個角色不相稱的才華天賦的時候 人們就會驚嘆 但是他們不知道小孩子這個角色包括其他社會角色在內 本來就是虛的 不存在的
心思花到了或是有感觸
天生表情帝


天分必然重要,但是後天的培養更重要。有些小孩天生就能把之前的感情轉化到現在從而達到電影的要求。比如他之前有一件很傷心的事情足以讓他哭出來,在電影里如果需要哭戲小孩可以做到把之前的情緒轉化過來,不需要滴眼藥水。但是後天培養可以讓他演的更加自然與成熟,這是天賦做不到的。
演戲需要天分,這是毋庸置疑的。其實更多時候,我們低估了小孩子的想像力。在他們的腦海中,沒有什麼都不能存在的,沒有什麼情節是錯亂的。正是由於他們的這種無限可能,再加上表演的天分,往往能迸發出比成年人更大的戲劇衝擊。
很奇怪啊 就像蠻典型的一部中國片子張元的《看上去很美》 方槍槍 這個人物 寫這篇影評的時候有考慮過這個角色的演員演繹方面 就目前受大社會影響下的小時代的孩子們的發育狀況來看 那就是他們自己 不用演 只需要揣摩一下 想要的就會出來


我總覺得,演戲最重要的是進入人物。

只要小孩子找到感覺了,演的肯定比大人更自然,所以要好得多。

有時候覺得自然、不做作真是難得。

看韓國那些人跳舞,很放得開,即使一個有點傻的動作也可以跳的很帥;反觀國內,根本放不開,很帥的動作跳出來也很傻。

演戲同理,有些演員經常演的太用力,覺得很假、很做作,不自然,也就演的不好。

這時候,小孩子似乎得天獨厚了。
在1940年前大多數演員對自己的角色都沒有詳細的思考理解,他們只是聽導演的,像木偶一樣擺出動作和表情,最後通過剪輯使這些動作表情組合出導演需要表達的情感。就好像導演手上拿著三原色的顏料(演員動作表情的footage),調色然後鋪上畫面(剪輯過程)呈現出自己想要的效果。這種模式一直持續到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出現才漸漸被取代,因為這一代的導演對電影的逼真感要求更高,具體體現在的更節制的蒙太奇使用,更豐富的單個鏡頭內涵和更高要求的演技上。同樣道理,小孩要演出好戲,一是本身性格要最大程度上符合角色的氣質,二是要聽導演的話,剩下就交給剪輯了。
有一部影片叫人工智慧,裡面小男孩表達的感情就像是在現實生活中,很細膩。他也參演過阿甘正傳(童年部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