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年初有脸友问我关于防走失绳的问题。

我没用过,也不知道该怎么给建议。

他说想要喜舖的款式,但好像已经买不到了!

于是我觉得从网路上仅有的图片来仿制一个。

封面图.jpg

 

从网路照片中理解后猜测,决定选用家里库存的一种叫「Tyvek」的材质。

根据维基百科的说明,中译叫「特卫强」(网路上好像也有称泰维克),

是美国杜邦公司从1955年开始研发的一种化学材质,

结合了纸、布和薄膜塑胶的优点,防水且不易变形,又可再回收利用(?)。

选了棕色系搭配库存的古铜色系扣具。(开发商品家里永远有多倒数不清的家私)

目标是要做出一条约100公分长,1英寸宽的防走失绳。

使用扣具.jpg

 

先裁出两个长120公分,宽4公分的裁片。

其中一边为圆头(半圆),另一头为矩形(方头)。

靠近圆头端是扣在大人手上,有两段调节,所以用一组母扣配两组公扣。

靠近方头的那端是结合目标物(可能是小孩的手或背包),所以用D型环搭配一个我忘了叫什么名字的东西(总之很常见)。

裁片与扣具配置.jpg

 

将两个裁片面对面叠合后,沿缝份0.5公分车缝。

没有缝纫机的话,手缝也不太困难,但很花时间。

因为缝好之后还要翻面,所以我选择方头的末端不车缝封死。

缝份示意图.jpg

 

4公分宽的裁片,扣掉两边缝份0.5公分,车缝好后中间刚好是3公分的空间。

因为翻折后布料的厚度会吃掉一些宽度,所以翻折前要预留一些空间。

成品希望是1英吋(约2.54公分),我决定放大到3公分(布料厚度不同放大的比例不同)。

预留消耗示意图.jpg

 

车缝好之后开始翻折。

翻折比较困难的是一开始,可以先从接近圆头的附近侧面开始凹折,想办法让两个裁片不要贴合在一起。

然后沿著分开处在圆头起一个反点,然后把筷子慢慢伸进去。

过程中要留意筷子的头会不会太细(和针距有关),筷子太细或针距太大可以能会不小心撮穿。

翻面示意图.jpg

 

完全翻折过来之后,再沿边压车一道定型。

离边的宽度可依喜好,我个人是偏好0.5公分。

压边示意图.jpg

 

整条压边完成后,在方头端固定那个我忘记叫什么的扣具。

并在离边适当处(约8-10公分),用一个水洗纸片固定D型环。(车缝部分完工!)

目标物端构造.jpg

 

接著是打上金属四合扣。

确定好要打扣的位置后,先用冲孔工具把孔洞打穿。

东西刚好摆在有长度表示的切割垫上,就不赘述各点距离!

大人端示意图.jpg

 

要压金属四合扣最理想的还是大型手压台。

没有手压台的话,可以用特殊工具敲打。

不论敲打或手压台都须要多练习几次,失败了用斜口钳破坏掉重新来过。

没有工具的话可以去卖扣子的店家问,有些有代客人压扣子的服务。

压扣示意图.jpg

防走失带完成图.jpg

 

大功告成!番茄试用的时候非常兴奋。

我说这么隔天要寄给一位阿姨,他吵著要我再多做一条给他。(才不要!)

防走失带使用图.jpg

 

随手有材料可以说做就做的感觉很好!

但平时储备的材料和工具要花的钱也是很惊人。以下照片是个人搜集工具中的冰山一小小小角。

对上瘾的人来说,就是一条心甘情愿的不归路阿~

金属打扣家私.jpg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