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春節,看了一本閑書,叫《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之所以說是閑書,確實是因為在當代的背景之下,需要平心靜氣,耐耐揣摩字眼才能看的真切的,好在我看的是譯本,通假之間,也多有古人之趣,翻譯的真切,很有趣味。

一直知道這本書,在我的印象里,沈復是一個世家子弟,風雅之士,所以有閒情逸緻去描摹山水,但看過之後才知道這也是一個可憐悲催的,需靠家族庇護,方能有酒有花,有山有月,若是被掃地出門,只能是浪子天涯,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

這個書之所有在我的印象里頗深,是一直以來在各種大家的評價之中,均是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感覺,從我個人去理解,好像賈寶玉神遊了太虛幻境。這次看完,怪不得大家都盛讚《浮生六記》之中的《閨房記樂》,在我看來,一是記錄了兩小無猜的樂事,看著也頗有情趣,難得有情人終成眷屬,二是在我感覺人們總是喜聞樂事八卦,看倆人過家家一般的郎有情妾有意,遠比在凡事均有「言下之意」的現代愛情和現代高壓力高炫富的生活有趣的多。

但看完這本書,心裡還是多少感覺不喜歡,想必是自己沒得其中真味,於是去看書評,卻發現十篇書評中也是不喜歡者居多,對沈復陳芸多有批判,少有褒讚。

我也納悶為什麼大家均有同感,仔細揣摩得了幾個心思,算是給自己一個答案。

時代不同,女性的覺醒對於芸娘之輩嫌惡。

陳芸有可愛之處,卻也很多迂腐之處,不光給自己的老公納妾,更為自己的公公納妾,還因沒為自己老公納成而氣淤而死,從目前接受的教育來看,真是難以理解,畢竟當下社會是一夫一妻制,難得相互敬愛與尊重,而陳芸卻因自己鍾情於憨園而強請沈復納妾,就算是古代來看,女人也是嫉妒至極的動物,從各種宮斗劇來看,也容不得夫君枕邊另有女眷吧。卻不知道陳芸為何在兩人伉儷情深之時,非要強插一人,這把另外一人的感情放置在何處?

順時代者昌,逆時代者亡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不管在任何年代,時代的洪流都會洗滌掉與社會不相符的雜色人等,就好比說在一片黑髮之中有一根銀光閃閃的白髮,那勢必就會有一雙手,將其連根拔起,或者說在一片草莓叢中,千萬顆草莓均已經成熟落果,唯有一顆不肯成熟落果,青白不接的果子掛在紅丹丹的果實之中,勢必會有人將其掐走,免得礙眼,在現代如此,在古代封建禮序尤甚的時代更是如此,芸娘可愛在此,也卻因此招惡。試想在那個年代,女扮男裝,堂前和夫君牽手相依之事,不是那個時代的女性所能認同的道德觀啊。說樹秀於林必摧之也好,說大浪淘沙也罷,時代的洪流就是如此,適者生存。

時代造就不同的價值觀,從坎坷記愁中可以看到,沈三白與芸娘的生活也是顛沛流離,苦中作樂,好在兩人感情深厚,但也從中看到世態炎涼,有相幫者,更多的是親情的淡薄,芸娘身體欠佳,卻將子女安置別處,想必在這個時代少有人願意將子女託付他人,而更多的是一家人生死相依,古人不曾說雙親在,不遠遊嘛,為何孩子卻棄之不顧,令人唏噓,讓我難以接受。

男女之間的希翼不同,造就芸娘得男子心卻不能得同性之心

我所看的《浮生六記》的譯者是誰沒注意,但裡面有句話很是刺眼,譯者序中大意是這樣講的,芸娘難得,可夫唱婦隨,可為夫君納妾,可為公公覓知己之類之類的,而在看書評時,也有俞平伯,林語堂對之讚譽,很多女性書評者說:這真是襯了男人的心了。

是啊,想來沈三白那個時代對於結髮妻子的好,也只是相親相愛,也不是遵守廝守凈身的誓約,依舊可以心有所屬而身游萬花的。女人的價值觀卻不是如此,所以眾多書評中對沈三白的痴情也多是呵呵噠而已。這種愛情備受男人推崇,想必卻不會被女人接納,畢竟女人從身心都希望可以從一而終。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其中的道理,恐怕現下的青鬢佳偶難以消受,慢生活的遠方眾多人追求,步履不停,可追的過程就是一種焦慮一種忙,何談為歡?

即使是讀書,也功利的多,閑聊的少,從這一點來看,《浮生六記》可取的對我而言治療焦渴,安定心神尚可,真正效仿,卻無福消受,難攜美眷而棄家,以窮游天下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