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會說, 孩子問的問題那麼多, 怎麼可能每個都會答呢。 敷衍一下孩子不就完事兒了么。 的確也有一部分家長是這樣的, 因為除了帶孩子我們確實是還有其他的事兒要去忙, 不能每時每刻都能能量滿滿的回答孩子的問題。 我們也希望有一些方法,能讓孩子能了解到這些問題的答案的哪兒, 也許他們自己尋找和了解的這個過程要比家長直接告訴給他們要效果好很多。

在家門前的小公園裡,春暖花開之後,各類小昆蟲就開始出來活動了。 關於昆蟲大家都有多少了解呢? 有6條腿、數量龐大。有益蟲也有害蟲。 一隻小小的螞蟻可以搬起很重的東西。 它們個頭雖小卻是昆蟲界的大力士。 到底螞蟻的力量有多麼驚人呢? 據說一隻螞蟻可以舉起或者拖拽的物體相當於它們體重的100倍!

在《好問題兒童大百科》中, 每本書都是一個主題,愛問為什麼的孩子,可以在家長的陪伴下一起閱讀以下這本書, 比如孩子們喜歡的恐龍、昆蟲,地球等等方面這套書都有涉及。不要擔心科普書籍會很悶,孩子會坐不住, 這些問題保證是他們也好奇的。 比如說,昆蟲到底有多少種,最大的昆蟲生活在哪兒,它們能同時看到360°的全景嗎?昆蟲能嘗到味道嗎? 它們能聽見聲音嗎? 耳朵有長在哪裡呢? 有害的昆蟲到底對人類有什麼傷害? 這些問題足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好問題兒童大百科》的作者分別是瑪麗?凱?卡爾森、梅利沙?斯圖爾特、本傑明?里士滿、凱麗?史密斯,

瑪麗?凱?卡爾森:美國非虛構類兒童文學作家,已寫作超過40多部作品,作品涉及宇宙、天氣、自然等多個領域,曾獲得美國航空航天協會兒童文學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優秀兒童讀物等多個獎項。

梅利沙?斯圖爾特:美國非虛構類兒童文學獲獎作家,已寫作100多部兒童科普作品,兒童文學作家和插畫家協會會員,美國物理學會兒童科學寫作獎評委。本傑明?里士滿:科學記者,美國Vice雜誌主網站專欄作者,也曾在《The Believer》任職。凱麗?史密斯:美國非虛構類兒童文學作家,擁有15年美國非虛構類兒童文學編輯經驗。艾瑪?卡爾森?伯爾尼:其作品覆蓋少年、青少年的虛構類和非虛構類文學等多個領域,曾與迪士尼/盧卡斯影業、美國女孩、西蒙?舒斯特等多家知名媒體出版合作。愛問為什麼的孩子同樣也樂于思考, 這個過程中相信寶寶會有很多的收穫, 同時,跟孩子一起發現問題的答案也是一個親子互動的過程。

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對於地球以外的事物,充滿著嚮往。這種嚮往並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相反我們窮其一生也無法明白宇宙的秘密。

小時候,聽聞的故事中有一句很值得回味的話:天外有天。如今,當我們翻開《好問題兒童大百科之繞太陽轉的行星有多少顆》時,我們發現自己太渺小了,恰當的形容就是「微塵」。儘管如此,我們仍然愛思考,我們追尋的不僅僅是數量的多少,而是具體到每一顆行星,它有什麼特徵?

比如說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如果我們有幸成為它的居民,就會發現公轉與自轉的真正含義。以前,接觸到公轉與自轉時,我們只是機械地記憶,並不明白其含義,但通過這本書的介紹,我們知道了所謂的公轉就是圍繞太陽轉的時間,自轉就是以自己的中軸線為中心,「自己」旋轉的時間。我們在計量這兩者時間,使用的仍然是地球的概念,即水星的公轉是太陽系最短的,只需要88天,而自轉卻遠遠超過24小時,達到59天。

了解公轉與自轉後,我們仍然好奇心爆棚,我們急於知道它是否適於人類居住。很慶幸,現代科技已經探測出水星的地表溫度,白晝達到440度,晚上卻是零下160度,溫差之大,可以說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難以生存,我們美其名曰「水星」,或許是因為我們總是在望遠鏡中看到它的模樣——白雪皚皚。

月球上會不會出現人類的腳印?作為地球的衛星——月球,是我們最親密的鄰居。想當年,宇航員將自己的腳印「印」在了月球上,過了將過五六十年,這腳印卻一絲一毫沒有變化,究其原因,月球上並沒有強烈的天氣變化,所以腳印可以保存得很久。同樣,隕星只要撞擊了月球,也會留下永久的證據。

相比於其它科普讀物,《好問題兒童大百科》的特色就是在於隨時隨處地設問,而這些問題並不陌生,甚至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彷彿出現,卻沒有一個合理的答案。從童年到現在,我們在地球上總是能望見月盈月虧,規律性極強,卻不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後來,我們才知道,那不過是地球在某些時候遮住了太陽的光茫,讓我們的肉眼發現不了影子中的月亮,曾經擔心「月球人」會不會因為月亮的盈虧而脫


滿足孩子的提問與回答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學習是我們人類的本能。我們都是從無知的幼兒,一路不斷學習成長為大人。可當我們成為大人後,卻忘了許多最初學習和了解這個世界的認知。所以現在很多家長,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自己心知肚明,卻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解答。所以,我們就需藉助書籍,挑選一部好的科普書籍就顯得很必要了。知識不在於多,而在於精。把一件事物了解的清楚透徹著實不易,在選擇書籍的時候就更加謹慎地精挑細選了。

這套《好問題兒童大百科》根據現在兒童的需求,聯名四位國外兒童文學作家、科學記者和一位國內物理科普作家。這套書包含十四冊,涵蓋了兒童熱門關注問題,包含日常生活的垃圾回收、耳朵是怎麼聽到聲音的、恐龍、泰坦尼克號、龍捲風、太陽、海水、種子等多個主題。配合精美的插畫和針對性的問題,生動形象的為孩子上了一堂堂知識課程。

就拿其中一本《種子是怎麼發芽的?》來說,首先解釋植物這個名詞,然後跟植物最相關的就是種子,解釋種子是什麼。關於種子就代表著可以有果實,果實可以成為人類的糧食。可以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植物,甚至維持生命也離不開植物。之後介紹植物包含的大部分關聯知識,種子都能長出新的植物嗎。植物生長過程中需要的物質,陽光、空氣和水。植物對人類的意義,利用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除了自身生長外,產生的氧氣還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關於植物我們在生活中可能見的種類不多,通過圖像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豐富的自然植物。這本書不僅有彩繪,還有一些珍貴的照片,讓我們可以一睹為快。

人和自然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是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第一步。從孩子教育開始,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好奇和敬畏之心,讓孩子在看書的過程中,發現提問題的趣味,在找尋答案中激發想像力和探索力。通過一個名詞或一種事物,延伸出先關的各種問題,同時也就讓孩子又有了聯想能力。一本好的書不僅是解答問題,更好的是培養孩子提出更多相關問題的能力,就像我們流傳的那句老話「授予魚不如授漁」。


《好問題兒童大百科》:耳朵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很多父母督促自己重新學習知識是從生養兒女開始,曾經固有的思維方式令自己以為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可是在面對兒女每日增長過程中,時常會有失落感,只因書到用時方恨少,如今社會對知識文化的要求與日俱增,遠非隻言片語就可以闡釋明白。作為一位堅持在科學育兒路上的母親而言,看相關書籍,汲取客觀有效的教育理念是義不容辭的。兒童時常會有奇思妙想,總是不停問為什麼,父母被問的啞口無言再正常不過。

那日,許久未去圖書館,春天到了,疫情的恐慌慢慢消散,人們開始走出家門走出霧霾,無意中看到一套正在銷售的《好問題兒童大百科》粗略翻閱,頓覺此書能夠解我燃眉之急,因為家中兒女經常問東問西,神似十萬個為什麼。此書循循善誘,無論是家長陪讀還是兒童自我觀看,都會有強效力。

人生來就有五官,猶記得生養我兒女時,醫院都要檢查聽力視力,嬰兒對世界的感知完全來自於五官的完美融合。可是耳朵是如何聽到聲音的呢,作為成人,很多時候,我希望自己能有選擇性聽力的能力,這樣就會避免生活中太多的噪音閑言碎語。《好問題兒童大百科:耳朵是怎麼聽到聲音的?》是將聽覺嗅覺味覺視覺觸覺的原因,以及少年兒童對它們常有的疑惑進行解答。

令我一成人都非常驚詫之事就是可以通過眼睛的生長方位得知動物是屬於主動捕食者還是被捕食者,為什麼有些動物的眼睛長在頭的兩側而有些動物的眼睛長在面部的前面,在此書中,作者饒有興緻的跟讀者闡釋了緣由,令我也大開眼界。由此得知,眼睛長在正面的,通常是捕食者,譬如狼,老鷹,獅子,老虎,人類等都是地球上最兇猛的捕食者,因為兩隻眼睛長在頭的正面,可以看到三維的世界,三維空間通常來說是最全面的視野範圍了。而鹿,兔子,山雀等眼睛長在腦袋兩側,能讓他們在吃東西的時候看到左右兩邊很遠的地方,讓敵人很難偷偷靠近,周圍的危險規避係數提高,這一點我完全可以用來教育孩子對不同動物要有的防範意識了。

耳朵是怎麼聽到聲音的,通過書中的一幅圖片就能夠顯而易見,可是孩子們對於器官的內部構造沒有明顯的認知,所以在形象的圖片面前也不免心生疑惑,我們為什麼耳朵是長在外面,為什麼需要耳廓,原來那是因為我們周圍的空氣中充滿了聲波,但是只有當聲波進入耳朵時,我們才能夠聽到聲音,我們的耳廓就是用來收集聲音,並將它們納入外耳道。

《好問題兒童大百科》是一套圖文並茂的好書,在閱覽過程中,能夠增長很多見識,對於陪讀的母親而言,也是簡單易操作,行之有效,值得推薦的一套好書,我們都知道少年兒童對世界的好奇如此之大,我們作為長輩的為何要刻意扼殺呢,何不積極引導敦促。


一套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開闊孩子視野的百科全書能豐富孩子們閱讀興趣!

一套用問問題的方式來提問並給出答案的書能夠更好的培養孩子們的思維縝密性。孩子們小小的腦袋裡裝滿了奇奇怪怪的東西,每天都會發問大人們都無法回答的問題,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

整套書里每本書的內容都非常豐富配有高清插畫圖能夠讓孩子們更客觀的看到一些動植物的生長環境及形態。

書中將枯燥乏味的科學知識化為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激發孩子們對知識探索的慾望。作為一個成年人讀了《好問題兒童大百科》後我才知道我們人類所在的行星被稱為「地球」,土地卻只佔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積都是水。地球上的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千米,超過96%都是存在於海洋里的。

同時海水的溫度都不一樣,會隨著海洋深度的增加溫度降低。海洋深處太陽照射不到的地方,海水會變的非常寒冷;但在海洋淺水區域,海水是會被太陽加熱的,水溫可上升到30攝氏度左右,幾乎和洗澡水一樣暖和啦!

大概你就知道像國外海灘為什麼倍受歡迎,很多人都喜歡穿著泳衣比基尼在沙灘海水裡沐浴,暖和的海水讓她們褪去工作後的疲憊。

所以說海水的表面溫度高低主要和太陽照射有關,書中告訴我們同一片海域的海水溫度會隨著海水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每深1000米,溫度大約下降1至2攝氏度。

雖是豐富孩子的書,但成人的知識也得豐富起來,以防萬一哪天帶孩子去海邊玩,問些奇奇怪怪的問題,你就不用窘迫尷尬啦!可以自豪的告訴兒子關於大海的每一個問題了,這樣將會成為孩子心目中偶像,他會很自豪很開心自己有個像百科全書一樣的父母。

同樣去海邊玩,很多孩子會忍不住發問為什麼海水是鹹的?這個時候可不能輕而易舉的敷衍孩子了。

你要告訴他,當河水流動的時候,會沖刷周圍的岩石和土壤,這被稱為「侵蝕作用」。一些微小的岩石、泥土和像鹽之類的礦物質被稱為「沉積物」,會被河水帶著一起運往海洋,只要進入海洋後,沉積物就無處可去啦,水呢會通過蒸發再次進入水循環,而沉積物會被留在海里,久而久之慢慢積累起來海水就變成鹹的了。

哈哈,不要問我為什麼會知道如此多!博大精深的問題都在《好問題兒童大百科》里,不妨和孩子一起翻讀此書,你收穫的不只是知識還有孩子對你的崇拜和自豪哦!

《垃圾是怎麼回收的》——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學問

隨著人們的創造力的增強,各種能夠使人的生活變得愈加便利的物品也被層出不窮地製造出來。於是,在製造這些物品之餘,及這些物品無法繼續使用之後,垃圾也就出現了。

關於垃圾的分揀、處理、循環利用,一直是有識之士十分關注的課題。垃圾圍城、環太平洋垃圾帶、為了公共衛生對垃圾進行必要的處理……這些知識在2019年的中國,隨著上海最嚴垃圾分類相關規定的出台,成為一堂全民都要進行學習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課中的重點內容。

提起垃圾,從前人們只是單純將之視為「清潔」的反義詞。但是對垃圾散發的難聞氣味,垃圾後續將如何進入再利用的循環過程,怎樣更合理地處理垃圾等問題,多數人並不曾進行更深入地了解。說起來,這一類問題並不少見,這其中固然有覺得自己未必能了解相關專業知識的先入為主的想法作祟,但更多的問題出在一般人難以甄別相關知識了解到什麼程度就算足夠了。

此時,一些內容上能把問題解答的深入淺出、還配有鮮明色彩插圖的童書,就能成為我們自己和孩子共同學習的好教材:這不但有助於家長們更新自己的所知,更能使父母們在與孩子們共同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對書中內容進行舉例、講解、按照書中內容的指導親自動手實踐垃圾分類,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和信任。

比如,垃圾填埋也需要做好相關的防護措施,需要安裝管道排放廢氣和廢液;很多時候,垃圾填埋還是製造土地的一種手段,繁華的紐約市就是建立在填埋了垃圾的地塊上;太平洋上,現在有很多的塑料碎片漂浮著,其中大小相對適中的,會被海鳥和魚類誤認成食物,已經成為海洋生物的隱形殺手,所以,為了減少對塑料製品的使用和不適當丟棄,出門前,不妨讓孩子借著家長在做出門準備時的興奮勁兒,快速地將垃圾進行簡單分類,準備購買小件的物品時,不妨讓孩子提一個布袋出門,讓他們在幫助家長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之餘,減少對塑料袋的使用……

本書翻譯自外國系列童書,筆者因為時間和精力有限,在此謹選取其中一本進行了初步解讀,所以,也許有理解的不夠全面之處。本書在舉例時選取的美國事例較多,但閱讀起來並不影響理解,可以算得上是在為孩子提供更廣泛思路以應對垃圾分類與回收等問題,而這將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成為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學問。希望我們大家都能默默地將相關知識化入每日下意識的行動模式,把從這本出色童書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在生活中。


這套書作為科普啟蒙非常棒,好多問題作為家長都不知道,這套書輕鬆就回答了。

去年夏天我帶兒子去北戴河玩,那是他第一次看見海,雖然最開始有點怕怕的,但是因為對沙子和海水的好奇與喜歡,沒一會就在海灘上跑來跑去,一個漲潮,海水就跑到他的小腳上激動的不要不要的。

慢慢的他開始往裡面試探,一不小心就摔倒了,喝了一口海水。之後他竟然問我:媽媽,怎麼這麼咸?

那時候他問題還沒有開始變多,只是偶爾會問出一些難倒我的題,我也沒太在意,所以當他問我海水為什麼是鹹的,我也被問住了,只是匆匆告訴他,因為海水裡面有鹽。剩下的我也不知道如何跟他解釋了。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歷經一個個敏感期,因為對未來和世界的好奇,會問出許多問題,於是我開始給他尋找一些科普類繪本。

《好問題兒童大百科》是一套科普類的繪本,一共有14冊,每一冊內容為一個領域涵蓋面非常廣泛,既包含宇宙、恐龍等孩子熱門科普主題,又包含垃圾回收、天氣、動植物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還有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等歷史謎題的揭曉等。書中將原本顯得枯燥的科學知識,化為一個個有趣的問題,與孩子天馬星空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契合,一下子就能勾起孩子的興趣。

這套書由多位作者共同完成,孫正凡翻譯,他是天體物理學博士、科學松鼠會創始會員、科普作家、曾任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編輯。對孩子們喜歡的科普書非常了解,可以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翻譯的內容符合孩子們的口味。

其中有一本就是《海水為什麼是鹹的》正好可以解答我對兒子的那個遺留問題:海水為什麼是鹹的。這一本不止關於海水為何是鹹的這一個問題,薄薄的一本書里涵蓋了27個關於海洋的問題,有日常我們可以問出來的,還有一些我們壓根想不到的問題,從海洋生物,到海浪的產生。

在這本書里,告訴我們海水之所以是鹹的,是因為當河水流動的時候,它們會沖刷周圍的岩石和土壤,這個過程被稱為『侵蝕作用』。一些微小的岩石、泥土和像鹽一樣的物質被稱為『沉積物』地,它們被河水帶到海洋。一旦到了海洋,這些物質就無處可去的,經過常年累月的積累,慢慢地就使得海水變咸了。

因為侵蝕作用的存在對陸地和海洋的影響,才有了科羅拉多大峽谷。

通俗易懂的把問題科普給小朋友,讓小朋友們更容易理解。

海平面會一直保持不變嗎?當然不會。雖然它變化的很慢,慢到我們似乎感覺不到,但是它確實在變化。人類的污染給海洋帶來了巨大的問題。這個時候可以引導小朋友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

海平面的上升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因為今年 澳大利亞大火和其他一些原因,今年全球的氣溫已經在升高,現在南極都已經達到20度左右,愛護地球的行動刻不容緩。口頭上的說明並不能讓孩子們切身體會,書中將事件與我們的城市相關聯,海平面上升2米,我們的上海市就會被淹沒,這樣讓孩子理解起來更清晰。

看這個圖片就可以很直觀的看出來藍鯨有多大,恐龍有多大。

科普繪本的好處就是讓孩子在美麗的插圖與有趣的文字中習得一些知識點,讓孩子愛上科普,喜歡帶著問題去看書,尋找答案,喚起兒童探索慾望好奇心,激發創新思維與想像力。

這套《好問題兒童大百科》可貴之處就在於他以問答形式給孩子科普知識,讓孩子多角度去思考,絕對是家長不能錯過的好書,值得推薦。


創設一個場景,讓好問題自然發生

最近兩年,互聯網場景思維是一個熱門話題,不論是產品設計,還是市場營銷,無不體現著以場景為導向,以顧客為中心的場景化思維,場景不僅帶來了一種連接方式,更是創造新價值的一種方式。

所謂場景化就是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某種類型的用戶,通過某種方式手段,來滿足某種慾望。其實,就是研究並深入了解消費者的心智規律,知道消費者在怎樣的場景下更願意使用該產品,從而達到營銷產品的目的。

很多從事教育的老師經常會在課堂對學生說愛因斯坦曾提出的一個觀點——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其目的就在於培養孩子勇于思考問題,敢於提出問題的能力。但是,我們卻在課堂上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提問的孩子數量由小手林立慢慢變成了屈指可數,部分孩子的所提的問題還可能是毫無價值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缺乏「讓孩子會提問」的意識培養可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許多家長也經常有這樣的困惑,我給孩子購買了許多個版本的「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他還是不會提問題呢?但家長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平常給孩子購買科普百科類書籍的原因是什麼?可能只是從增長孩子知識的角度出發的,沒有很好的把增長知識和培養問題意識有機的結合起來,致使有的孩子可能讀的越多,越覺得乏味無趣。

從場景化思維的角度出發,「讓孩子會提問」需要真正從孩子的需求角度出發,結合其已有的生活經歷和知識儲備,給他創設一個的場景,引導其自然而然的生髮出問題來。在我看來,《好問題兒童大百科》這套書就符合這樣的設想,以其中的「泰坦尼克號為什麼會沉沒」一冊為例,它以人們熟知的泰坦尼克號首航即沉沒的歷史事件為主題,通過精美的照片和插圖創設了一個讓人身臨其境的場景,通過問答的形式,使原本顯得枯燥的科學知識,化為一個個有趣的問題,與孩子天馬星空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契合,一下子就能勾起孩子的興趣。孩子們在遇到類似的場景時就也能很自然的生髮出自己的問題,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自然也會得到提高。

這套書共14冊,每本書一個主題,涵蓋面非常廣泛,既包含宇宙、恐龍等孩子熱門科普主題,又包含垃圾回收、天氣、動植物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還有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等歷史謎題的揭曉等。正如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所說,《好問題兒童大百科》一書,精彩超酷,值得一讀。


《好問題兒童大百科》:問我吧

家中神獸最近經常從外面撿一些樹枝,回家後一本正經地插在瓶子中「水培」。眼看這些枝葉一天天變黃枯萎,他還一直跟在屁股後面問我,這些樹枝能不能活過來。我回答不能,還會繼續追問為什麼不能。每每這種時刻,我都張口結舌,生無可戀。

相信每個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窘況,畢竟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不能指望每個父母都是百科全書。所以面對神獸們的十萬個為什麼,廣大父母亟需應對神器,而《好問題兒童大百科》就是最好的選擇!

《好問題兒童大百科》全套共14冊,涉及14大科普主題,300多個科學好問題,涵蓋了恐龍、宇宙、人體、天氣、海洋、植物、昆蟲等等各學科的方方面面,幫助孩子打開奇妙的科學世界,也給家長的知識庫添磚加瓦。

這14本小冊子都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從一個問題發散出去,由點及面,多角度解疑釋惑,不僅給孩子科普知識,也讓孩子們學會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更加激發了孩子們的探索慾望。

比如《龍捲風是怎樣形成的?》,書中不僅僅解答了龍捲風形成的原因,更是從天氣這個角度,闡釋了季節、雲雨雪、風暴等等現象的形成。書中很多問題我們都似曾相識,我們的孩子都曾經天真地發問過,比如云為什麼能漂浮在空中,彩虹是怎麼形成的,打雷和閃電為什麼形影不離……我現在想想自己的回答都臉紅,只想著快點敷衍過去,這是多麼不負責任的態度啊。

另外,不要小瞧了書中的配圖。我第一遍讀的時候以為就是某些天氣的展示圖,為了讓文字更形象而已。當我再次翻閱的時候,才發現了這些配圖的深層用意。我們都知道繪本是圖文共奏,然而慣性思維導致很多時候仍然會忽視圖畫的作用。在這套科普書中,圖畫傳達出文字所不具備的意義。

比如當談到云為什麼能漂浮在空中?文字只是向我們揭示了雲的成因,雲有不同的形狀和名字。成因用文字解釋沒有問題,但是形狀和名字通過文字描述就略顯抽象和單薄了。

這個時候只要稍稍挪動視線,右側的配圖就畫出了各種形狀的雲,也標註了雲的名稱,甚至展示了各種雲形成的高度。如此一來,當我們對天觀雲的時候便更加直觀,不僅可以促進理解,更加深了孩子們的印象。

都說會提問的孩子更聰明,我們不僅要鼓勵孩子提問,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更要注重如何回答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培養創新思維,提升探索能力。


神奇的地球家園

富於好奇心是兒童的一大心裡特徵,好問是兒童的天性。他們由於年齡小閱歷少,知識經驗貧乏,對所接觸到的周圍事物都感到新鮮和好奇,就會提出許多「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問題。許多家長面多兒童的提問要麼應付回答,要麼不予理睬,要麼不知道如何去科學解釋,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好問題兒童大百科》全套14冊,每本書一個主題,涵蓋面非常廣泛,既包含宇宙、恐龍等孩子熱門科普主題,又包含垃圾回收、天氣、動植物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還有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等歷史謎題的揭曉等。為家長積極回應孩子的提問,引導孩子勤奮好學,提供了得力工具。

這本《地球上為什麼會有生命》是《好問題兒童大百科》全套14冊中的一冊。通過圖文並茂的20個問題的問答,將原本顯得枯燥的地球知識,化為一個個有趣的問題,在回應兒童好奇好問的同時,給予孩子普及地球的科普知識,讓孩子能夠很輕鬆地理解地球知識。在提升孩子學習的興趣的同時,對所生活的地球家園會有一個正確的概念。簡單易懂的語言,精美的圖片對比,生動形象的知識點,能有效幫助孩子培養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和探索能力。

本書的作者瑪麗?凱?卡爾森,美國非虛構類兒童文學作家,已寫作超過40多部作品,作品涉及宇宙、天氣、自然等多個領域,曾獲得美國航空航天協會兒童文學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優秀兒童讀物等多個獎項。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面多兒童的多種多樣的問題,家長正確的引導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如何輕鬆搞定孩子的各種各樣的花式提問,我想一套科學、有趣的百科全書能有效解決大多數家長的問題。這也是我向各位家長推薦套書的原因和理由。

這套書還有一個值得推薦的理由,全書採用環保大豆油墨印刷,每位家長不用擔心孩子在閱讀圖書的同時,會因油墨受到健康傷害。可以說,這是一本「無公害」的健康科普書籍,值得每位好問的小朋友擁有。


好奇寶寶的啟蒙書

01.

作為父母,都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早教開發,選擇什麼書,以及怎樣才能開發孩子的智力就成了父母關注的問題。其實除了在害怕孩子文化課方面的智商,在科學方面,父母也應該重視。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就是一本很好的向孩子們普及自然界的相關知識的書籍——《好問題兒童大百科》。

《好問題兒童大百科》全套14冊,每本書一個主題,涵蓋面非常廣泛,既包含宇宙、恐龍等孩子熱門科普主題,又包含垃圾回收、天氣、動植物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還有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等歷史謎題的揭曉等。

書中將原本顯得枯燥的科學知識,化為一個個有趣的問題,與孩子天馬星空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契合,一下子就能勾起孩子的興趣。而每個問題的答案的闡述,語言簡單易懂,適當融合貼近孩子生活的一些類比,配上精美的照片和插圖,讓知識更加生動形象,讓孩子能夠很輕鬆地理解知識。

02.

這套《好問題兒童大百科》根據現在兒童的需求,聯名四位國外兒童文學作家、科學記者和一位國內物理科普家,生動形象地為孩子上了一堂堂知識課

程。

現在來對它的作者做一說明:

它的作者分別是瑪麗·凱·卡爾森、梅利沙·斯圖爾特、本傑明·里士滿、凱麗·史密斯,瑪麗·凱·卡爾森:美國非虛構類兒童文學作家,已寫作超過40多部作品,作品涉及宇宙、天氣、自然等多個領域,曾獲得美國航空航天協會兒童文學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優秀兒童讀物等多個獎項。

今天我特別提出的作者是:梅利沙·斯圖爾特:美國非虛構類兒童文學獲獎作家,已寫作100多部兒童科普作品,兒童文學作家和插畫家協會會員,美國物理學會兒童科學寫作獎評委。因為他是《毛毛蟲是怎樣變成花蝴蝶的?》這本書的作者。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從小學的課上得知美麗的蝴蝶是由毛毛蟲演變而來的。但究竟怎麼變化?過程中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危險和艱辛?讀了這本書,大家就應該非常清楚了。

當然,作為一本科普讀物,這本書不僅僅簡單地向我們敘述毛毛蟲的進化涅槃之路,而是一本蝴蝶的前世今生的百科全書。

該書最初向我們普及了毛毛蟲的生活習性、名字的由來、以及毛毛蟲如何保護自己等小朋友感興趣的話題,細細看來,與其說這是一本向小朋友介紹蝴蝶的書籍,倒不如說這是一本找回所有人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的科學書籍。

從這本書中,你甚至可以知道蝴蝶是怎樣幫助植物的,它能否用他的腳品嘗味道,他是否可以幫助自己免受敵人的傷害,以及蝴蝶和飛蛾有什麼不同,蝴蝶在繁衍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等等。

這種問題是最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動腦、動手能力的。

記得兒時的我們,也像孩子一樣,對大自然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十萬個為什麼?》就是當時風靡全球的書,而這套《好問題兒童大百科》更能形象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何謂大自然的奧秘。

03.

這套書能全面地向兒童展示大自然對於人類的意義,孩子們能更深刻地理解自然和人類的聯繫以及共處之謎,對於家長來說,它也是一本很好的親子讀物,每位父母可以從和孩子共讀中了解到孩子的成長階段,知曉他對於自然感興趣的方面在哪裡,在和孩子共同探索的過程中加深親子感情。


孩子認知世界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問獲取答案的過程。成人好奇於孩子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問題,其實每一個人認知世界都是如此。可惜成人不是無所不知的,遇到解答不上來孩子問題時,該怎麼辦呢?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套《好問題兒童大百科》。真是一書在手,啥問題都不愁啦。

《好問題兒童大百科》全套一共有14冊,採用每本書一個主題。這次閱讀的是其中的一本,書名為《霸王龍的前肢為什麼那麼短?》。

這本書,看書名就可以得知,這是一本關於恐龍的百科書。霸王龍的前肢為什麼那麼短?這既是書名,也是書中的一個問題。以此設問,引起讀者想要知道答案的興趣,從而翻開書,進行閱讀。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取題方法,特別是針對兒童。本身兒童就對世間萬物充滿好奇,他們正處於一個探索世界的時期。那麼對於曾經地球上的霸主恐龍,更受到很多兒童的喜歡。

書中就羅列了很多關於恐龍的知識,比如到底什麼是恐龍,它們生活在什麼時期,最有名的恐龍是什麼,最大的恐龍是什麼,它們聰明不聰明等等。最後還有匯總的恐龍對比圖。通過閱讀增漲知識,那麼書最後的互動,就是檢驗閱讀成果的——這些說法是對是錯。正是通過這個來看讀者是否認真閱讀,是否理解,並且記住知識。當然答案就在書中。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梅利沙斯圖爾特,這位作者是美國非虛構類兒童文學獲獎作家,已經寫了一百多部兒童科普作品。本書由孫正凡翻譯,這位科普作家,同時也是天體物理學博士,已經翻譯了十餘本科普書。這兩位合作,可以說是強強聯手啦,本書的內容質量就非常有保證啦。

《霸王龍的前肢為什麼那麼短?》這本書的文欄位落設計遵循了孩子閱讀特點,採用一問一答。不同於以往的百科長篇幅內容,因為不同年齡段的人,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長短不一樣,這種一問一答的設計,簡單易懂,從而避開孩子小而注意力時間短,不能閱讀長篇幅文章的坑。事實上這種設定,更適合孩子快速閱讀和高速收吸。同時,書中配有插圖,形象生動的把這種我們無法在現實中看到的動物呈現出現。當然,有一些骨架,我們可以帶孩子去博物館參觀到。

特別有意思的是關於恐龍的拉丁文學名,原來是由好幾個單片語成的,比如暴龍的TYRANNOSAURUS,就是暴君和蜥蜴,很貼切,很有道理。而南方巨獸,則是由巨大的,南方的,蜥蜴三個來組成。那麼就可以以此類推它們的名字,從名中知道它們的性格,體形,生活在哪裡等等。

《好問題兒童大百科》是一套涵蓋範圍非常廣的百科書無論是豐富自己的知識,還是用來解答孩子的問題,都是非常棒的,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


《好問題兒童大百科》全套14冊,每本書一個主題,涵蓋而非常廣泛。我們收到的是《大腦為什麼像一台超級計算機》一冊,書中將原本顯得枯燥的科學知識,化為一個個有趣的問題,與孩子天馬星空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契合,一下子就能勾起孩子的興趣。而每個問題的答案的闡述,語言簡單易懂,適當融合貼近孩子生活的一些類比,配上生動和有趣的照片和插圖,讓知識更加生動形象,讓孩子能夠很輕鬆地理解知識。

本冊講述了27個問題,以孩子的口吻提出,富有童趣和想像力,同時涵蓋面廣:包括為什麼我和地球上的其他人不一樣、我身體最大的器官是哪個、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等等。

我身體最大的器官是哪個?

當我問孩子們這個問題時,她們也是饒有風趣的開始猜想:胃、腸、大腦、等等,真的很有趣,即有親子的互動也有開動腦筋的時刻。不是你的心臟,也不是你的大腦或肺,而是你的皮膚,看到孩子們驚訝的表情我又肯定的說,是的,沒有聽錯覆蓋你整個身體的皮膚是單獨的一個器官。皮膚作為身體的保護屏障,不僅可以保護機體抵禦外界侵害外,還有感受刺激、吸收、分泌、調節體溫、維持水鹽代謝、修復及排泄廢物等功能,因此皮膚對保障人體的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消化系統:我吃下去的食物會變成什麼?

你的胃就像水上氣球一樣可以伸展,能夠容納大量的食。當你的胃裝滿了,胃液就會流入,它們把食物搗碎,並混合成一種被稱為「食糜」的濃稠混合物進入小腸。之後更多的消化液會肝臟和膽囊中進入對食糜進行分解,食物中大部分的營養物質會在小腸內被吸收。我們的胃可厲害了軟的硬的,甜的酸的,都能被它消化掉。但是我們自己也要好好保護我們消化系統,這樣才能夠享受更多更好的美食。

這本書中的問題都是生活中與個人息息相關能夠早到的,能夠隨時隨地和孩子交流。提問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我們發現越小的孩子越能提問題,越大的孩子反而沒有問題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一些問題也隨之複雜,家長們也開始對孩子的問題敷衍過去,一些問題得不到解答,漸漸的孩子們失去了提問題的興趣,遇到問題也不再探究。提問是創新的開始,我們有很多機會和孩子們談天說地,互相問答,寓教於樂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了解許多事物道理,同時還有更多的為什麼啟發著你去多想多問,去探索新的世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